雖然MPV需求可能在台灣市場沒有那麼大,但我想應該還是有不少跟我一樣家裡小孩比較多、需要大空間的網友,提供給大家參考。(台灣人不知為何還是最愛SUV,但對我來說SUV只有高而已,空間沒有想像中的大)
家裡有三個兒子,一個老婆(廢話),一條黃金獵犬,買車空間真的是不嫌小啊,從Sedan,換到5+2 MPV,再換到8人座MPV...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繼續換更大台XD
從有孩子開始,就發現空間真的是永遠有不夠用的感覺...
人生第一台車買了黃色的五門Focus,當時準備快要結婚而已,還沒有小孩。
接著是Golf tdi 1.6開兩年左右,當時第一個兒子剛出生。
再來公司配車Civic跟Altis開了三年左右,接著老二老三陸續出生,雖然孩子都還很小,但是就是很擠,後座全部堆滿書包,東西都塞滿滿。
<<<第一台MPV,5+2 雪鐵龍C4>>>
三個小孩Sedan的空間是真的不夠,因此就這樣開啟了尋找MPV之旅。
比法拉利還稀有的雪鐵龍C4就這樣成為了陪伴我們6年承載滿滿回憶的好夥伴,我們全家都很愛這台車,沒記錯的話雪鐵龍C4也是當年的歐洲風雲車!

在當時那個年代,要5+2空間比較大、有獨立三張座椅,又要有isofix的車子,這幾個條件選下來幾乎是零集合,只有雪鐵龍C4以及福斯的Sharan而已,記得當時Odyssey也不常見,台灣那時需求可能還沒起來吧。
5+2選項真的很少,先是去看了Sharan,其實Sharan整體還不錯,試乘過後也很喜歡。當時已經是最後一代的Sharan正在促銷,其實滿吸引人,但Sharan畢竟是比較舊款的車了,電子配備比較不足,連電動尾門都沒有。看完Sharan沒有讓我有想買的衝動,就開始上網做功課,剛好12月有車展,就跑去看了雪鐵龍C4,覺得外型很漂亮、車展又有促銷,看完就直接下訂了。
<<<雪鐵龍C4喜歡與不喜歡的點>>>
這台車真的讓我們全家都很喜歡的重點原因之一是玻璃面積非常大,視野非常開闊,有點類似特斯拉的設計,可以給駕駛很好的視野,開車可以看到天空,也讓人心情比較好。另外一點是以前開車有時候等紅燈時候,抬頭容易看不到紅綠燈,因為玻璃面積大,C4就完全不會遇到這個問題。小朋友們也都很喜歡第二排的大天窗,空間來說那台車最高紀錄塞得下10個人…家母大概153公分,坐在第三排也還可以。

(借用網路上的圖,玻璃面積是真的很大)
不過C4的天窗也個設計小瑕疵,就是塑膠卡扣壽命很短,一兩年就斷了。
有一次關不起來甚至讓我老婆在車裡面撐陽傘XDDDDD
如果過保整組換掉要40,000多,不過後來有車友去訂製中國鐵的零件,問題就解決了!(我當時還特地跑去彰化買這個零件)
對這台車唯一的complain是零件有點難等,有一次尾燈撞到椰子樹,尾燈破掉,結果等了兩個月,想說很奇怪的配件等兩個月就算了,結果一個尾燈竟然也要等兩個月...
其他小問題的話,就是引擎腳設計有點bug,開久了會抖動,橡膠老化整個引擎就會歪掉,覺得有點設計不良...
然後還在換車之前半年發現前擋風玻璃兩邊橡膠條會開口笑飛起來發出異音XD
不過還是要再次強調,除了這些小問題,真的還是非常愛這台車。
包括雪鐵龍C4的車友群組,也都是對C4的愛大於這些小問題,是真愛!

跟這台雪鐵龍C4真的有很多感情,帶給我很多的回憶,看到布椅上面的牛奶痕、可樂痕、餅乾屑、頭髮糖果有的沒的…
會覺得雖然是髒,但是這些都是小孩子一起跟著成長的痕跡,小孩子的成長回憶都在這台車上面了!
==========================
<<<為什麼又要換車?>>>
接著家裡三個男孩子漸漸也長大了,開始又起心動念想要換更大台的車
1.空間需求更大
家裡兒子國二已經快170了,叫他去坐第三排,他不太愛去坐,坐起來不舒服。有時候爸媽會來台北,或下南部玩,全家出動行李真的不夠塞,也不想開兩台車,雖然家父也才70幾而已,但是反應不太靈敏,台北路也不熟,回台南一台車還是比較方便。
2.注重安全配備
時代不同了,開始注重一些安全配備,2018年的雪鐵龍才開始有自動煞車,而我買的只有安全帶警示,小孩子也都在車上,覺得安全滿重要,想要買台有Level2的車款,開長途比較安全也比較輕鬆一點。
3.想要環景
本來的雪鐵龍也沒有環景這個配備,而我又不喜歡外廠的不想要鑽孔。
我的選擇要求1.塞得下 2.先進電子/安全配備 3.車子動力夠

<<<選擇Kia Carnival的原因>>>
其實當時基本上就是鎖定Kia的Carnival,我是會先上網做功課,做功課第一步發現不喜歡就不會再花時間去看車的人,還是分享一些當時也有在心中考慮過的車:(個人想法,若有得罪請見諒)
#Sienna我自己有開過,個人覺得開起來感覺太像船,體感有點太晃,加上外型也不喜歡,有點像是在開機場接送的既視感..
#Odyssey 沒開過,但有坐過,坐起來還不錯,但是外型不喜歡
#V250D,朋友叫我去看的,但是個人覺得太像禮車….都是黑的
#Starex,也是有點太像機場接送..且車高好像快1米9,一般的停車場很難下去
# Custin座位是ok,可是我覺得引擎不是我喜歡的,應該要有更有力的引擎,要買七人座載那麼多東西,會後悔不買動力好一點,也因此就算展間就在我公司對面,我也沒去看,這台可能還是價格取勝,需要一有些取捨
#GLB、X5,小弟的學弟有叫我去看賓士的GLB,不過看網路影片開箱,就覺得跟雪鐵龍空間差不了太多,而X5又破我的預算
而Carnival是某次出去玩的時候剛好有一台開在我前面,想說是哪牌的車?滿漂亮的!回家Google 才知道是Kia的Carnival。
選Carnival的一大重點是Carnival的外型比較是家庭用車的感覺(當時路上看到的也不是租賃車牌),沒有我不喜歡的機場接送感,大部分應該都是自己家庭會買,畢竟是花你自己口袋的錢。
到展間試駕的第一印象也很驚艷!帶著全家一起去加業務六個人,開Sport模式動力反應很靈敏,讓我滿訝異的,跟開一般的Sedan沒什麼兩樣,完全不會覺得自己是在開一台七人MPV
我很不喜歡爬山的時候油門要踩很大力,油門在吼叫的感覺,我其實也不是什麼飆仔,但是動力扭力這種東西也是要用到時方恨少,所以個人覺得最好一次買足。
賞車完就開始找錢、賣股票,下訂,等了一個月,交車!

~~Carnival喜歡與不喜歡的點~~
超安靜,隔音靜音差很多,假設噪音最大10,Carnival大概是3,Golf大概7或8 ,雪鐵龍大概6 (都拿柴油車來比)
覺得Carnival很讚的一個功能是駕駛艙有迎賓模式,很喜歡那個功能,以前開的車是手動,應該比較少品牌有給這個配備?可能要到比較高級BMW或賓士才有
空間非常夠用,以我來講我180,我坐在後座是可以翹二郎腿的,以前的雪鐵龍不太能翹二郎腿,除此之外,第三排也不會頂到頭,雪鐵龍的第三排腳會有坐板凳的感覺,頭也會頂到,基本上180去坐不太可能,現在家裡老三很愛跑到第三排去躺著,或者是老二跟兩個吵架,自己也會跑到後面。
內裝我覺得質感設計很好,個人覺得比一些比較入門的豪華品牌來得要好,不會讓你覺得是一台Kia,而且有配一些菱格紋很加分,還有氣氛燈也很加分。
行李箱非常夠塞,我家狗過年的時候送去南部,狗籠尺寸120x90,塞完狗籠之後還可以塞的下很多東西,以前C4也塞得下狗籠,但旁邊放不了什麼東西...
然後我們家會打網球,有一個其實滿大的九支裝的網球袋,個人不喜歡搬上搬下的,包括網球、足球、籃球通通都可以丟車上,跟朋友家人打網球,我家三個小孩,他家兩個小孩,7~9個人一車就出去了。

目前覺得的缺點:
1.第二排應該要有小桌子,因為雪鐵龍有,但其實雪鐵龍的桌子有點雞肋,放不了太多東西,雖然有設計一個小溝槽,但是設計的很淺。
2.可能車太寬太高,雨刷應該要配長一點,我看到有點髒髒的就會阿雜,雪鐵龍的比較長,而且是雙開型的,雙開型感覺刷比較寬廣的範圍。
3.美國官網跟澳洲官網有看到Carnival有紅色跟寶藍色,還有淺色內裝可以選,我知道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深色,但還是希望能有多點選擇。
4.沒有跟雪鐵龍一樣的玻璃大天窗,不過Carnival的天窗是可以打開的(要頂配)。

<<<<其他閒聊>>>>>
本來其實對韓國車沒有什麼好印象,應該說不會特別想考慮韓國車,不過有個小故事可以分享。我本身在德商工作,待的部門是在塑膠材料販售,會跟汽車廠商合作。
聽韓國同事說公司有跟現代集團合作,不管是Kia還是現代的車都是用我們的公司產品,而我們公司產品定位本來就比較Premium,換句話來說,會買到我們公司產品基本上是有考量到品質的。因為這個小故事因此比較不會在意是不是韓國車了XD
現代集團也滿明顯在積極佈局他的車型,這幾年韓國人做車不得不佩服,是真的有看到韓國車這幾年來的進步,再回去看Luxgen或甚至其他品牌…是真的有差,車子不只是外型要好看,像是比雅迪做電車很厲害很漂亮,但是就是差在品質品管都是需要經驗的累積。
當然也是會有掙扎,不過我買車的定位是代步工具,不是為了彰顯身份之類的,最大目的是家人出去坐得下坐得舒服,需求比較重要,沒有必要硬Ging那個牌子,而且MPV需求本來就相對少了,Kia就是剛好有提供消費者滿好的選項!
我有看到網友很愛問後勤,我只能說...
雪鐵龍我都敢買了!Kia怕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