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就有車商就很聰明,懂的利用「台灣人就愛殺價」這點,加以應用在賣車上面
就拿本田來說好了,CR-V當初大改款價格公布
網路上到不少說「本田CR-V開這什麼鬼價格,國產客貨車滿配要賣到130萬…」類似的評價
雖說如此,但改款起初兩三個月,死忠粉絲相挺,就算再貴,依舊不少人買單,也繳出不錯的成績
但兩三個月過去,本以為粉絲買的差不多了,一些理性消費者可能會對“高貴”的價格打退堂鼓
加上一些競品也陸續有動作,好比說X-Trail差不多是CR-V改款後一個月接著改款
根據一些媒體跟網友的分享,都看得出來X-Trail是有備而來
同樣都是大改款,X-Trail跟隨其他品牌腳步,給出了完整Level2,功能還比CR-V要更完整一些
一些內裝配備跟用料,像是大尺寸車機/儀表、雙層玻璃、鋁合金板金…都給的算有誠意
引擎也換上全新的得獎引擎,各項數值與實測表現也都比CR-V出色
價格也明顯想跟CR-V互別苗頭,所以各個車型也都比CR-V便宜一些
就各項條件與設定來看,雖說本田車二手價要比日產車來的更為漂亮
但也有不少媒體點評這次X-Trail比CR-V來的更為超值
不過年底看到網友分享的菜單,CR-V居然新車上市才沒幾個月
就出現“大砍價”的情況,直接折到10萬甚至超過的菜單都有
才發現其實本田很聰明耶,一開始價格刻意先開的高高的,賺本田粉第一波
後面本田粉都買單完以後,故意製造一個假象
「一台大改款不到半年的新車,居然可以折到10萬!」
讓一些喜歡殺價、搶便宜的人,產生一種“好超值”的感覺
但仔細想想…疑?是不是折價以後的價格,才是當初CR-V就應該開的價格?
第一波買的車主不就很盤?
所以在台灣賣車,其實規格、配備、用料都不是車商第一考量
因為「懂“做車”不一定會賺錢、但懂“賣車”可以賺很多錢」
車商的核心本就是為了“賺錢”,所以重點是如何抓住市場消費者的心態
只要滿足台灣人愛殺價的喜好,即使配備、規格輸了又如何
重點是有沒有營造出那個“超值”的印象
感覺這一塊台本就蠻懂的,所以即使CR-V被很多人吐槽,但卻依舊可以賣得很好
其他車商幹嘛不學學本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