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跟中國簽 RCEP 對百姓比較有意義啦
喜歡當美國的小狗 , 永遠都是繳保護費 吃虧的份
台灣人啥小好處都沒有 , 只有越來越貴的物價
中國離台灣又近 , 歐美日中韓 所有叫的出名子的車廠全在中國有設廠
運來台灣 運費又便宜
中日韓東協 等 RCEP 會員國 汽車零配件0關稅 , 成車進口關稅逐年調降至 0
這代表著 會員國之間的進口車會越來越便宜 , 消費者百姓將得利最大受惠者 為日本 中國 韓國 , 日本豐田 LEXUS 等進口車輸中國將 0關稅
而韓國 中國的純電車 銷往會員國也將 0 關稅
真它馬想不透那些意識形態腦子 很愛跟錢過不去
然後自己才苦哈哈 在台灣面臨 高物價 高車價
可憐~

在沒有加入任何關貿協訂的台灣
未來10年 台灣汽車 決對會再貴3成以上,
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而 rcep 成員國 會越來越便宜, 懂了嗎?
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經批准生效後,「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10年內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
中日汽車工業的交互
RCEP的簽署,也讓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中日關稅將在目前8%的基礎上有大幅變化,從日本出口到中國的86%的工業品可能會取消關稅,對於日本汽車工業來說,在中國的整車產能布局已經達到一定數量級,日本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則非常有利於支撐日系車在國內的長期發展。在未來,日本出口到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包括傳統燃油汽車關鍵零部件和鋼鐵製品等)近90%實現零關稅。從整車進口來看,從日本進口的雷克薩斯,在關稅環節有望從現有的15%逐步下降,這塊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小。
RCEP對中國電池出口利好
日本在動力電池和材料方面有著很強的先發效應,但是日本汽車企業在全球的BEV和PHEV領域都不是很理想,這大大拖累了日本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和技術叠代。從全球範圍來看,日本目前只有松下具備比較強的電池供給產能和技術儲備。隨著下一步豐田、本田和日產進入電動汽車推廣周期,RCEP的簽署對於中國具備產能優勢的動力電池行業是一個很大的利好——進入日本汽車供應產業鏈的電池企業,在12V鋰電、48V鋰電和PHEV及BEV電池各個方向上,都有很大的空間。

高配板遠程續航里程可達300km以上
中國汽車製造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 (SGMW) 8/8 日) 宣布,已在印尼西爪哇芝卡朗 (Cikarang) 工廠展開全新微型純電動車「Air ev」生產,而這也是全球首度生產該款電動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所推出的 Air ev,是由該企業印尼分公司 SGMW Motor Indonesia 的芝卡朗汽車工廠負責組裝。該汽車工廠面積達 60 公頃


GIIAS 2022 ICE(Indonesia Convention Exhibition)。
在中國大獲成功的小型電動車 上汽通用 “宏光miniEV”的國際版 Air EV全球首發。
說到宏光miniEV,它以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的重磅出名,對於城市駕駛來說,它的規格已經足夠了,而且價格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
全球首發的 Air EV 有兩個等級:標準續航里程和長續航里程。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電池容量,標準款為17.3千瓦時,長款為26.7千瓦時。
兩者都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這是一個大大超過中國板 miniEV 的容量。
因此,標準續航里程超過200公里,長續航超過300公里。
另一方面,電動機為30kW,最高時速為100km/h。
中國板 mini ev 為 12萬新台幣











比亞迪 自進軍日本市場後
【比亞迪在泰國建設海外首家車用EV工廠】
該工廠將於2024年竣工,預計乘用車年産能達到15萬輛。這是比亞迪首次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設純電動乘用車工廠。
該公司打算以泰國為基地,向周邊國家和歐洲擴大出口
幾個指標意義 :
中日韓東協 等 RCEP 會員國 汽車零配件0關稅 , BYD 泰國設廠後 , 可快速輸出東南亞 ,台灣這種因政策禁止中國成車進口的國家
(基本上整個 歐亞洲 也只有台灣禁中國車)
也將因產地繞道而有機會見到新世代的比亞迪純電車




RCEP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十國發起,由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與東協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五國共同參加,共計15個締約方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
此協議也向其他外部經濟體開放,比如中亞國家、南亞及大洋洲其他國家。
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












台灣人喜歡捨近求遠 跟錢過不去
那就繼續被政客 跟 車商剝削吧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