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似乎很難找到車子的剛性圖,有什麼辦法規範車商主動揭示呢??!!連署給立委?提案?
車商本身一定有相關資料,不會增加成本,或者資訊透明也是一種成本!!
跟車輛安全性有關的參數太多,車體材料的剛性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其他如結構設計、焊接方式、焊點數量等等,全都是跟是否能保障乘員安全有密切關係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沒做好,其他的再好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舉個實際上的例子,上一代福特Kuga/Escape使用了硼鋼,但是在IIHS的乘客座小面積碰撞成績不佳,沒有拿到Top Safety Pick。而同時期的中型休旅車中,也有其他廠牌的車子,只在A柱、前座下方橫梁、還有前門框下緣這三個地方使用了980MPa的鋼材,590MPa的鋼材也只佔了車體不到30%,但是連年拿下了IIHS的Top Safety Pick+,甚至還登上了IIHS前20最低死亡率車種的榜單,而且是中型休旅車中駕駛死亡率最低的車種。可見單單看車體材料剛性,並沒有辦法證明一台車輛的被動安全的優劣。
真正有意義的,只有IIHS或是NCAP這種碰撞實驗的結果,因為這是車體材料、車身結構、焊接方式、焊點數量、氣囊氣簾數量、甚至是座椅設計等等的安全總驗收。
ps. 金屬有抗張強度、抗剪強度、屈服強度三種測量值,同一種金屬的三個測值可以差很多。您知道在車禍時,哪一種強度測值才有意義?而車廠公布的強度MPa值是哪一個測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