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何長久以來"幾乎"沒有一間汽車銷商(代理商)願意改變業界生態....

從小到大,多年以來都一直很喜歡車子,雖說沒有雄厚的資金足以滿足我開遍各式各樣的車,但一直 以來我還是很注意的台灣車壇的一舉一動,及各廠牌車友們的各種問題......
其實我想說的是.....
一路以來,看到很多以往一直被人詬病的職業,如殯葬業,3c業,宅配業,中古車業等.....從黑道介入經營,坑殺拐騙,服務不好,收費不透明等....一直到近10年來,都有善於經營的業者,慢慢地將其導成正派經營模式,收費透明,服務至上,甚至全國統一,童叟無欺(雖說還不盡完美,但至少是真的有改革了,也頗受民眾接受)通常這樣的業者,生意也真的很好
但似乎只有台灣的汽車業...除了會裝潢的美侖美奐的展間外,售後滿意度電話打得很勤,還有甚麼???
多年前工作的關係,那時剛好接觸到台灣納智傑公司的成立,當時有幸在該公司都還沒對外發表的草創時期,我就知道了,還進到該公司做業務上的商談,因為對於汽車的熱愛所以心情很興奮,也見到當時主導納廠的執行人胡先生,(記得那時他還親自戴著安全帽試駕著研發中的車)....

當時心中似乎看到了國產車自行研發的一切曙光,怎知最後的妥善率還是不過爾爾...(只是剛好舉例沒有對納廠有其他意見)因為我當時一直 認為新廠會有新氣象.但至少我記得他們當時對車價不二價,全省統一這是新的變革

車都會壞.沒錯,新車也或多或少都有毛病,什麼樣的廠牌亦然,在版上高價車,低價車, 國產車,進口車....新車出問題,或是保養廠誇張的技術....時有耳聞,我自己也遇過....十幾年前到如今....依舊存在著讓消費者不滿意的聲音!
為何原廠的保修無法做到技術上的精進,大家都會說....厲害的都自己開了誰還會留在原廠?難道這樣的問題要一直無解的存在著?

為何新車短時間內一直 反覆出問題原廠查不到只會一直換零件要你試?難道這是應該的嗎?
我的重點就是.....
我不知道在國外,車商的經營模式是否是跟台灣相同....
我很期望台灣能有一間車廠能內內外外的真正改革,真正創下業者的先鋒,明訂一些新車重大瑕疵的退換貨機制,維修上不再一問題多說法...不再打迷糊仗,所有的購車,折讓贈品等統一標準,對待技師待遇好一點,留下真正有能力的師傅(一直都被說外廠修得比原廠便宜又厲害,幾十年來原廠都不覺得羞愧嗎?)

國人對車廠(代理商,經銷商)沒信心,真的不是車子的原罪...車都很好,問題是出在人.......
ps.我知道講這麼多也是(在作夢)沒屁用啦....但這真的是大多數用車消費者的心聲....

ps.這也是陸陸續續看到這幾年,從馬牌的訴訟事件,到鈴木的生鏽事件,及最近多起的新車自動駕駛誤判事件,而引發的心聲,無論如何車輛畢竟關係著多少人的生命安全,有些人辛苦工作幾十年,好不容易買了一台車,遇到原廠無法處理的事情後,最後只能落得網友一句,為了安全,早點認賠虧錢賣掉.....情何以堪....
2020-08-13 12:44 發佈
如影隨行 wrote:
一直 認為新廠會有新氣象.但至少我記得他們當時對車價不二價,全省統一這是新的變革
車都會壞.沒錯,新車也或多或少都有毛病,什麼樣的廠牌亦然,在版上高價車,低價車, 國產車,進口車....新車出問題,或是保養廠誇張的技術....時有耳聞,我自己也遇過....十幾年前到如今....依舊存在著讓消費者不滿意的聲音!
為何原廠的保修無法做到技術上的精進,大家都會說....厲害的都自己開了誰還會留在原廠?難道這樣的問題要一直無解的存在著?
為何新車短時間內一直 反覆出問題原廠查不到只會一直換零件要你試?難道這是應該的嗎?
我的重點就是.....
 

目前國內車商大概就只有直營的特斯拉有做到
  • 價格透明
  • 拿到車後七天內心情不爽可以退車


長期來講我覺得大概也很難改變,你可以比較看看Costco跟台灣其他本土的賣場就知道了
btopia wrote:
 目前國內車商大概就(恕刪)

是的,我唯一想到的也是他們,雖說新車很多組裝上有問題,但都有一套標準的sop處理,保養維修也都有全台標準的價格跟算法,車價也是公開不議價的,這些做法至少讓很多的糾紛和不必要的抱怨減少了很多,但還是有些服務,可以改善
1.量不足聲音小,原廠當然可以選擇忽略。人家常說,難不成就該死嗎? 看起來似乎是

2.即使量足的車商,他都不做了,其他小廠也跟著有樣學樣,跟著老大走一定不會錯的概念

3.無解。第一句話可以留著,之後老了可以改從大到老,再感慨一次,心中滿是溫暖。
有啊很多啊,只是都死光光了
人就是這樣,對你好的時候你不珍惜,等失去了才來懷念

好的服務、好的產品請自己支持,不要以為賺錢那是廠商的事
以後買不到了就別再抱怨
車價不二價哪是什麼變革,當車子讓人覺得不值那個價,根本賣不出去。
kobe13794823 wrote:
1.量不足聲音小,原(恕刪)

哀....車市只是一個小舉例,我相信在台灣還有很多事是這樣子的,但並不是不可為,像之前舉的殯葬業,中古車業,優良的商家已經慢慢越來越多了, 一方面市政府法令上有改革,二來是因為這是對的事,相對地生意就越來越好,同業就會學習,其實這是個很好的賺錢經營方式 ,因為目前市面上所缺乏的模式
其次就是....消費者自身的問題,喊聲的人多真正支持的人少,多爛的商人但捧場的也是一堆....只會羨慕著國外有著好的消費環境,但自己該有的卻懶得爭取.....

一個檸檬車法案...弄了好幾年...沒有下文....三三兩兩的人上街頭而已...但用車的消費者有多少人?
別的國家 搞了一堆人
出了一堆專利。
快100年的累積才能有厲害的車子。德國。

連日本都一億多人了。

台灣一個小國人那麼少。能出幾個真天才?
能搞出什麼名堂?
關關相互。

你看看現在的研發是在搞什麼。
每年編預算到工研院到車測到華創
花多少錢出去打水漂。

台灣就真的沒有啥研發。

都馬說說。不然早就一堆 真!技轉成效了。國外來買技術 

講台積電。台灣的驕傲。
真的有創新嗎? 還不是機台設備最重要

也是一堆碩博士去操作機台。
機台搬去對岸。一樣可以弄出來。
人就三五倍錢挖走。
siva01 wrote:
別的國家 搞了一堆人(恕刪)

我們國家沒有厲害的造車技術也沒關係...但賣車的就不能把服務跟技術提升嗎?我很好奇,車商對於自己賣出的新車或是保固內,屢修不好的車是甚麼樣的感覺?
對於技師抓不到毛病或是不會修車,又有什麼樣的感覺?
對於自己的業務跟消費者充滿話術甚至有詐欺騙錢的事也時有耳聞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難道車廠長官都覺得...車修不好是應該的?想辦法把車主打發走就是好的技師?修不好,修錯也沒關係?
開公司的人不會覺得...我自己的員工這麼兩光嗎?不會檢討嗎?
通常看到的都是....整個公司聯合起來對付車主的比較多...這感覺上好像我們的政治人物一樣,底下在怎麼亂搞都是瞎挺....難怪國家都原地踏步了..
這又要說到台灣的工作制度面啊。
因為老闆覺得人都可以被取代的。
而且 有很多新鮮的肝。
反正你不做有人做。
所以大都40過後。工作難找。因為你薪水高啊。

原廠 就只有換換油 換換水。

那些連我都可以自己做的維修。有啥技術性。

過保要你去外場修的比比皆是。
外場老闆大都35-55歲。
自己開 能拿三四倍的薪水。

反觀外國。他們40幾還當技術人員的很多。因為薪水高啊 又不會趕人。
因為那是技術最熟練的年紀。

台灣就炒短線啊。

除非搞一個大型活動 大家都拒買才有可能改變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