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豔的海外試駕 – 2018 野馬 GT
各位爺好,
我不善太多文字敘述,僅重點式描述,若有其他我沒提到但您有興趣的地方,請提出討論。
這次有機會到美國幾天,租車的時候正好有特價就升級成了Sport Car,換算台幣1天約2,300左右,本來想隨便開開體驗一下,但由於印象時在太深刻了,於是就來寫一篇分享。
Ford是美國汽車的代表之一,而Mustang (野馬) 又是Ford品牌中轎跑車的精神領導,從40多年推出到現在,已經是曾曾孫輩的了……..。在我心目中,野馬就是美國精神指標。
按下引擎啟動鍵的瞬間,耳朵好像電到一樣,排氣浪聲從排氣管直入大腦,14個鐘頭的時差立刻清醒。
以往有開過幾款大排氣量的德國肌肉,這次是第一次嘗試美國肌肉,一直以來的刻板印象認為美國車不能轉彎,刻板印象這次徹底毀滅了。
從機場旁租車公司出來要接快速道路的中速彎引道,無法抗拒的第一次大腳油門,轉動方向盤的瞬間,靈活的車頭讓人忘了這是FR車,深踩油門過彎屁股穩穩的貼在地上幾乎沒有側傾,方向盤重得有點誇張,比較瘦弱的女生可能真的會拉不動。
上了69號州際公路一路南下,找到車縫連切3道到內線,喵了一眼儀表板,不知不覺已經100mph了,看到60mph的限速牌,還是減速尊重一下,避震器過度硬朗,過橋縫車內感覺很明顯,講話會咬到舌頭,簡直是改裝直捲彈簧的路感,如此輕鬆優遊了1個鐘頭的路程到達第一個停點下車。
環繞車子稍微看一下才發現原廠配Brembo多活塞卡鉗,難怪剎車感很綿密;前255/40/19後275/40/19的米其林PS4S,對應430匹的馬力和50多公斤的扭力迎刃有餘。
至此,我已決定要拍攝一部短片來介紹這台野馬,影片會附在這篇的最後面,接下來的敘述請參考影片,我就不一一截圖標註說明。
引擎蓋打開,引擎上面和 AMG / M Power 一樣貼上名牌,5.0 GT Powered by Ford,奇怪的是引擎蓋居然沒有油壓撐桿? 老美真是實務。
進入車內,全車黑皮內裝,包括內門板。方向盤有野馬標,副駕前方也有Mustang的銘牌,方向盤上有+/-換檔鍵,搭配10速手自牌(實際開起來像tune得很好的CVT,換檔綿密,但沒有打滑的時間差),中控台是觸控螢幕,大燈開關和德國車一樣用左手轉。
方向盤有標準、舒適和運動等3種回饋模式。
駕駛有標準、運動、賽道、噴起步和雪地等5種模式,可依不同的使用需求隨時選擇。
原廠搭配2張全皮Recaro 椅子,座感和包覆性類似Recaro SR,但上圍更包,預留安全帶孔,而且居然是手動調整前後高低的椅子,again,老美真是務實。
後座應該是裝飾用,我(176cm)進入後頭擺不直,直接撞到後檔,且安全帶肩帶位置過低,但後座很舒服,屁股凹膝蓋高,感覺被包在椅子上,如果150cm以下的小孩應該適合坐。
行李箱標準的小,一個身長170的人要放進去都很困難。
冷氣、喇叭就是標準的美國車,冷氣強,低音猛,要把你肺臟震出來不是問題。
其他細節就不在多說,把時間交給我為各位準備的影片。這車的浪聲不錯,有好的耳機或喇叭的請好好享受,在此為您奉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