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07年Teana 3.5引擎與變速箱漏油該不該修??? 請廣大版友們提供意見

如題
我的車是接手老爸的2007 Teana 3.5

自我接手後已經大修方向機、水箱水泵,總共花了約7萬元了

目前還有問題的是引擎與變速箱(CVT)還有漏油的情況

想請問各位版友們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修車廠跟我講說變速箱漏油要整個引擎吊起來處理,我看也是要4-5萬元跑不掉

我到底應不應該再花這筆錢???

另外車子還有漏冷媒的問題也要處理 看來也是一筆錢

還是我就一直這樣開,開到沒甚麼價值了再來換車???



PS.車子引擎還是很有力,目前開起來也沒甚麼異音
2018-09-17 10:39 發佈
對這台車的印象,柔順、寧靜,捨得踩油門,也是動力充沛。

V6車首較重,對懸吊系統及方向機的負荷較大,
以前同事分別有開雅歌 2.0 及三千的。
2.0 的不常有問題,三千的,常有花錢的大項目。

十年以上的車,修水系統,冷氣系統的,也是常見,
以前,不同品牌之國產車 V6引擎滲油的,也是常見,
要不要花錢吊引擎維修,讓人掙扎。
舊換新貨物稅減徵5萬
https://www.5230.com.tw/act/bestrenew/qa.html
Q1:政府舊換新貨物稅減徵何時實施?何時結束?
A1:貨物稅條例自105年1月8日起生效,預計實施至110年1月7日。

車齡2018-2007=11年
中華民國建國於西元1911+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截止
但因2021年1月7日就截止,當做2020年底截止
而今天是2018/09/17日

反正就只是錢的問題,你就推估殘值、維修費用....
用國小國中老師教的加減乘除,看怎樣較划算?

但問題癥結在於對未知的恐懼....
因不知道維修費用多少? 才沒能推估出維修要花多少錢?
變速箱漏油大多要換油封,就多問幾家(含原廠),貨比三家不吃虧。

貨物稅減徵5萬時期,因較多人汰舊換新,中古車殘值會比較差
過了貨物稅減徵5萬後,中古車的殘值會比較好些。

 不過, 3.5因牌照/燃料稅費很高,中古車殘值會比1.8以下的還差。
就是沒錢才買中古車,已經沒錢了,卻每年繳那麼高的稅費,當然不買.....

heiro216 wrote:
如題我的車是接手老...
修車廠跟我講說變速箱漏油要整個引擎吊起來處理(恕刪)


變速箱漏油幹嘛要整個引擎吊起來處理??

不是他說錯了就是你記錯了,是要下整個變速箱才對吧!

還是TEANA有不同的設計!這就有待專業人士回答。

老車漏油是宿命,但是要看是漏還是微滲,

如果只是微滲,例如一天低個幾滴,那等到漏油量會危害到行車安全,

要非常久以後,可能你要換車前都可以不用處理。

另外不管是要下引擎還是變速箱,都是大工程,

上萬元起跳是一定跑不掉的。

heiro216 wrote:
修車廠跟我講說變速箱漏油要整個引擎吊起來處理,我看也是要4-5萬元跑不掉大哭

我到底應不應該再花這筆錢???

另外車子還有漏冷媒的問題也要處理 看來也是一筆錢錢

還是我就一直這樣開,開到沒甚麼價值了再來換車???



PS.車子引擎還是很有力,目前開起來也沒甚麼異音
...(恕刪)


>>>

3.5 大排氣量的車子 , 最重的負擔就是每年的牌燃稅費

所以中古車的行情 ,非常差

如果版主負擔的起這車的稅費 , 也是非富即貴

建議冷氣的部份 , 可以尋求外廠維修

例如台北市辛亥路國隆冷氣電機 , 我之前修花2千元就解決了

去原廠 , 原廠是說要換壓縮機


變速箱的部份 ,如果漏油不是很嚴重是不是慢慢自己添加或者止漏劑

先試試

或者找專門維修變速廠的商家估價或者二手維修品更換

因為買同級的新車也要1-200萬

如果修好也是可以再用好幾年沒問題

我的車02年的 , 目前還在使用
修過跟新買的耐用度不會一樣,如果是練習用,就繼續開吧,要每天用,換吧

tomliu36 wrote:
變速箱漏油幹嘛要整...(恕刪)


抱歉 這部分是我沒說清楚

現在引擎機油有漏 所以要拆

變速箱油有漏 所以也要拆

RentHA wrote:
舊換新貨物稅減徵5萬...(恕刪)


R大講到我糾結的地方了

畢竟車況其實還不錯 修一修應該也是可以撐好幾年

奈何現在有購車補助 所以一直讓我舉棋不定
escudolin wrote:
>>>
3.5 大排...(恕刪)


我的冷氣已經確定軟管必須更換

另外散熱器有發現有漏冷媒 要換的話也是要換整片的

所以又是一筆支出
修是OK的
問題是你花這些錢之前,有沒有做功課?
店家指出的故障處,是否正確?
店家本身的功力夠不夠?
如果弄不好,花了錢還有可能買到反效果
很多的CVT是被修壞的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escudolin wrote:
3.5 大排氣量的車子 , 最重的負擔就是每年的牌燃稅費................................................... 因為買同級的新車也要1-200萬 如果修好也是可以再用好幾年沒問題


在 200X 的年代,當時國產及進口,有好幾款車長 四米八 多的中大型轎車,
排氣量囊括 2.0NA 或 1.8T,至 2.4,2.5,高階至 3.5 V6 NA。
同型國產車,
除了引擎排氣量不同,內裝也有等級差異,甚至連底盤懸吊套件都會有差別。
賣得好的,是排氣量低的入門款,車價相對較廉宜,稅金較省,未來二手車價也不錯。

3.5 V6 NA,車價高,稅金高,買的人少,登記為公司車的較多。
以前看過一個報導,國產 3.5 V6 NA ,好些車主是傳統產業的中高階主管,
他們會想買 LEXUS,但想在公司低調些,故改買國產的大排氣量車款。
相對的,他們的車輛,受到良好照顧與保養,中古車況普遍不錯。

以前看中古車討論串,這些中大型轎車的低排氣量入門款,因稅金低,
較受歡迎,轉手率高,車價也好,但車況比較不穩定。
排氣量高的車款,較少人願意碰,車況雖不錯,但中古車價還是低於同年同款之低排氣量車款。

自己的車是一般般的國產車,先前音響故障,花錢做更換與升級,效果有較好一些。
後來有開到上述 v6的中大型老車,原車音響是走光纖的,音色音質讓我的木耳都訝異。

heiro216 wrote:
如題我的車是接手老爸...(恕刪)

不是變速箱漏油!
您需要處理的是中規(台語發音),前後曲軸油封、大小油條、變速箱油封、傳動軸油封、機油幫浦油封,這些零件都不貴,工資較貴,待版上某位日產材料達人上線後,應該會和您透露些眉角。

如您有固定配合保養廠,不含油品(機油&ATF)部份,施工及材料應該兩萬左右能處理好。

上述施工過程不需吊引擎,但仍需將變速箱移開以方便施工。

至於冷媒部份,可請店家確認是否高低壓管有洩漏,通常是壓接處有油漬出現,更換管路即可,建議同時更換白干(乾燥瓶),若經濟能力許可時,一併更換膨脹閥、蒸發器、熱排,較可一勞永逸。
如低壓下不去且高壓不夠,那也就只能更換壓縮機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