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裕日車 今年EPS衝20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31000245-260210
(2227)今年EPS可望雙雙攀上20元大關激勵下,類股指數5月大漲11%,比價效應更激勵兩家業者股價,雙雙衝上近期新高。
裕隆汽車(2201)靠著兩大金雞母-裕日車、裕融(9941)獲利貢獻,首季EPS拚上0.52元,創下近1年單季獲利新高;裕隆新店舊廠開發案第2季正式啟動,2020年第4季商業區完工後,可望有穩定租金收益入帳,2022年住宅區交屋後,處分利益將為裕隆獲利帶來三級跳的想像空間。
中華汽車(2204)兩岸汽車銷售本業得意,儘管因人民幣貶值匯損,首季財報帳上獲利沒有成長,但預期第2季起匯損衝擊大幅減緩,獲利提升效益將顯現。
三陽工業(2206)受惠於機車舊換新政策發威,國內機車銷量大幅成長,市占率重返兩成大關,帶動二輪(機車)事業獲利提升,彌補四輪(汽車)事業新車銷量下滑的缺口。
和泰車今年來因暢銷車款Wish、Innova停產,拖累新車銷售進度落後去年同期。不過和泰車靠著入股八大經銷商,有穩定投資收益挹注,加上租車、融資等汽車水平事業獲利成長,新收購的和泰產險首季財報提前轉盈,使和泰車首季EPS繳出5.75元,改寫單季獲利新高紀錄。
和泰車公司高層近日受訪,信心喊話公司獲利成長趨勢不受營收起伏影響,基本面堅強。此外,MSCI調高和泰車權重,外資回補買氣,激勵和泰車5月中起股價激漲,5月26日更收388.5元,改寫波段新高。
裕日車日前董事會做成超額配息22元的提案,遠高於去年的每股稅後淨利15.44元,超過7%的殖利率,吸引投資人目光,股價從4月中旬的206元低點起漲,5月底兩度叩關299元的近1年半新高點。
同時裕日車今年本業坐擁匯兌優勢,包括日圓、人民幣貶值、新台幣升值,讓進口零件、整車成本下降。此外,裕日車今年高單價的進口車與國產車,銷售占比進一步提升,讓裕日車毛利率大增,法人估全年本業獲利將衝上19億元,比去年大增近6成。
裕日車轉投資持股4成的大陸廣州風神汽車,受惠於東風日產汽車調高委託代工費用17%,且東風日產今年新車銷售目標上調至120萬輛新高下,大陸轉投資收益對裕日車獲利貢獻度將大幅成長,估從兩個股本(60億元)起跳。
(工商時報)
車商大賺錢,一流車價,二流服務,三流品質,
國家的汽車政策如果只是保護財團而不是照顧人民,
那不如不要這種傾向財團、保護車商的政策,
如果電子代工只能毛3毛4,
台灣電子業的能力應該在汽車業之上,
不如大家都來當車商吧
A車商今年車價漲5~10%
B車商也會跟進也給你漲個5~10%
而且車商都跟政府官員都有利益輸送政治獻金
不然要是車商出事或是有法案卡住車商影響車商獲利
你看那些政府官員或立委民代跳出來圍事解套就知道
政府官員有的還買一堆或插股車商股票
電視或廣告媒體還有網路報章雜誌也是不敢得罪車商
都是靠車商吃飯
萬一你寫錯講錯話廣告沒了被封殺
哪敢對自己的金主下手
政府官員那敢訂定影響車商獲利的法案或規範
都在維護車商利益
台灣車業環境本來就很黑暗
在台灣賣車太好賺了
樓主一直講車商負面的事
馬上網管人員出動把你滅了
網管廣告費用營利都要靠車商贊助
難怪國產車商沒再怕的
今年要是少賺到錢
就會要求政府補助或減稅
哪有這種企業少賺要政府補貼的
車商每年都可以漲價5~10%
哪有這種公司企業可以這樣的每年的產品
固定漲價5~10%
台灣每個公司企業都這樣不都賺翻
thoreau wrote:
和泰裕日車 今年EPS...
和泰車今年來因暢銷車款Wish、Innova停產,拖累新車銷售進度落後去年同期。不過...
(恕刪)
我個人覺得。
不過...
不過他的後繼車種,賣一台利潤抵得上原車種賣好幾台。
以前我預計想買Wish時,都笑Livina是小車假裝大車。現在Sienta長寬都還比Livina小。誰才是真的小車假裝大車。
而且比較小的還比較貴。
難怪裕日也一起好賺,是對手為了獲利率而自廢武功。
車商都這樣搞,消費者受損股民受益。不想被敲竹槓只好舊車修一修再戰十年。
keivnchen6516 wrote:
車商每年都可以漲價5~10%
哪有這種公司企業可以這樣的每年的產品
固定漲價5~10%
台灣每個公司企業都這樣不都賺翻..(恕刪)
2007到2014,房地產就是那樣的漲勢。
結果被罵無良,就被政府一巴掌拍下去,死懨懨振作不起來了。
政府何時可以考慮到用車人的權益?
拜託給進口車零稅率吧!
高稅率保護出一個把百姓當肥羊的不振作產業。
U6在台灣賣幾元在大陸賣幾元?
如果政府不能指望,難道要指望解放軍?
舊車報廢退稅五萬?
看也知道車商早把五萬灌到車價裡了,五萬表面上是消費者拿走,其實是車商拿走。
順帶連沒有舊車可以報廢的人,也平白被多賺五萬。
yu0556 wrote:
我個人覺得。
不過...
不過他的後繼車種,賣一台利潤抵得上原車種賣好幾台。
以前我預計想買Wish時,都笑Livina是小車假裝大車。現在Sienta長寬都還比Livina小。誰才是真的小車假裝大車。
而且比較小的還比較貴。
難怪裕日也一起好賺,是對手為了獲利率而自廢武功。
車商都這樣搞,消費者受損股民受益。不想被敲竹槓只好舊車修一修再戰十年。
2007到2014,房地產就是那樣的漲勢。
結果被罵無良,就被政府一巴掌拍下去,死懨懨振作不起來了。
政府何時可以考慮到用車人的權益?
拜託給進口車零稅率吧!
高稅率保護出一個把百姓當肥羊的不振作產業。
U6在台灣賣幾元在大陸賣幾元?
如果政府不能指望,難道要指望解放軍?
舊車報廢退稅五萬?
看也知道車商早把五萬灌到車價裡了,五萬表面上是消費者拿走,其實是車商拿走。
順帶連沒有舊車可以報廢的人,也平白被多賺五萬。
RSS 加入VIP會員 站務回報 檔案下載 常問問題集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合作與廣告 聯絡我們 工作機會 線上會員 活動與報導 回到頁首
Copyright © 2014 Yo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這種圖利財團政策,早該廢了,
如果沒有政策的保護傘,以國內這幾家車商的體質,早就被外商鯨吞蠶食,那有可能一年賺兩個股本,蔡政府應該好好思考照顧一般百姓,而不是像以前只照顧財團
裕日車獲利要看中國吃飯, 鹽董還好有中國可吃. 還好當年仗著買辦身分弄到點中國餅吃, 不然現在吃啥??? 又哪來的高現金股利可分股東 ?? 要是腦袋如這裡大部分網友的成分一樣, 公司早萎縮, 只是他還是一樣有錢, 但台灣失業人口又多幾萬而已.
悲觀的話, 就日本母廠日產而言, 最終台灣市場會變成中國的一個納入省的架構, 不再特別. 這裡很多人還會因此開心不已. 但以我本土股東而言, 這公司每年從中國人身上賺的錢發給我比從台灣人口袋轉給我來的爽. 雖然, 和泰車獲利從未讓我失望.
不過裕日車的行銷應該把股東納進來, 買車讓點利給小股東, 這樣股東會又有點話題, 買氣又會上揚一點. 老顧客回娘家, 小股東也可以支持產品啊. 畢竟一張股票不便宜.
最後提外話, 還零關稅??? 呵 呵 呵................... 關稅是一體適用!!!! 現進口汽車零組件關稅還比整車進口高2趴嘞.
如果整車進口是零關稅, 那相同差距下, 進口來料組裝, 是不是全民稅金應該貼錢給組裝廠, 這不是圖利甚麼才是圖利??? 認真講起來, 政府還欠台灣組裝廠2趴進口零組件的關稅 ........... 這兩趴的差距, 沒人知道是甚麼??? 既不能壓制車廠進口轉自製??? 也無異於扶植產業, 只能說吃豆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