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局於中山高速公路興建時,即配合路工完成進行中央分隔帶種植灌木工作,以提供遮擋眩光、視線誘導及視覺景觀的功能,並可作為誤入車道動物臨時的避難空間。
於民國82年辦理新竹至員林段拓寬計畫時,原擬將? 丰﹞戴j帶全面改為混凝土護欄,以增加路幅可用空間,惟經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後,要求應兼顧行車安全與環境景觀生態,仍以保留中央分隔帶綠樹為原則,合先敘明。
三、 台端所稱混凝土護欄加設防眩板亦具有遮擋眩光、視線誘導的功能,且較不需維護,雖屬事實,惟其在景觀與生態的功效上仍有不足,且對於長程駕駛易導致視覺疲勞。考量大部分用路人需求,本局對於寬度達5公尺之中央分隔帶(含內路肩)仍以植樹方式處理,養護時亦要求人員儘量於護欄內作業,減少對交通之影響。
=======2015/06/15更新=====================================================================
請問高速公路中間的安全島為什麼要種植灌(喬)木呢?
阻擋對向車道的光線是一大重點,還有其他優點嗎?(如:綠化環境?)
因為常跑高速公路後,發現三不五時在封車道修剪樹木!
直覺就是浪費人力、物力、金錢,更製造交通堵塞、意外事故的發生!
樹根應該也會破壞水泥結構吧@@
為什麼不能用綠色遮光板代替(如圖)就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