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台灣的車輛消費者是弱勢,一旦買到問題車輛大部分都不能退車,只能滿心期望公司幫忙修好。至於能退訂車輛的機率少之又少,聽到的都是問題很大原廠不能修復的會同意退車。
當然交車前,業務會會同車主驗車交車,但是這應該僅只於外觀配件的檢視。車輛的運作正常和車體的防水性沒有能當場檢查。而且車主也不一定具備專業的知識來檢查引擎、變速箱、煞車等等的問題。
國內以五大車系的公司,讓我覺得他們把台灣的開車人口都是肥羊,會覺得不砍會不好意思。明明是車輛組裝或是組裝零件瑕疵,或是車輛設計有問題,都會以近最大誠意來幫助客戶維修,而不會勇敢回收車輛。
我是希望國內能成立像美國的監督消費機關,每年公佈有問題的車輛和招修公告,保障國人消費權利。
可是想一想又好像又不太可能成立。國內這些官員看到財團就自動矮半截,想要叫他們對抗不良車商更是不可能的。大家只能勤燒香,求自保!希望問題車輛不要被我買到。
(某業務)謎知音:放心,我們是符合ISO的製造工廠,產品品質是不會出問題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