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人於/2010/6/6在台中豐德BMW訂購一台汽車(非期貨車),也刷卡五萬作為訂金,不過6/9即向簽約的楊姓女業務員告知欲退訂一事,期間百般刁難就是不退訂金,該業務員即稱我退訂她要損失兩萬元(公司內規?她自己損失一萬,經理也一萬),當時只想拿回訂金,於是跟該業務員說那退我三萬元,該公司也答應,我後來冷靜想一想覺得這樣不合理,即向該公司表示,應該返還我五萬元訂金才是
會這樣想是因為該契約上面有寫到三天的審閱期,且簽約的時候業務員也未就合約內容跟我詳細說明,我當下沒有看的很清楚,回家看清楚後也以最快速度告知退訂的事情,希望把傷害降到最低,在我的想法,契約上面寫交車日期是七月多的事情,且業務員並沒有說6/6~6/9期間車子已經到該公司了,該公司的損失也不至於要兩萬元吧,為什麼要消費者買單兩萬元,但是台中豐德之後就表示要沒收五萬訂金,這種誇張的處理方式,我實在是不能接受,
之後該業務員及其主管也都未曾有善意的回應,所以我主動申請市政府調解,第一次調解時(消保官未到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請委託人代理出席,對方推託說我本人沒到場,所以想當然爾,當然是沒結論,第二次申請調解時,這次要去消保官辦公室處理(本來公文寫12/1要調解,後來又一封公文說要改成11/22調解,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沒關係,既然第一次調解對方那麼在意我沒出席(我覺得很妙啦,我有委託人耶,他就是代表我阿不是嗎?)那我這次可要出席才好,不料稍後市政府消保科人員來電,說該公司不會有人出席第二次調解,要我不用去了,告知我可能要循法律途徑解決,我當下請他發個公文給我,以證明是該公司不願意出席,而非我不願意出席,這時消保科人員就說那我調解時間還是要去一下....讓我有點無言,不過反正約定的時間我還是會去
這間公司的做法還真的很妙!第一次調解我已經有委託人了,又推說我沒親自出席,那第二次調解又不請該業務員或其主管甚至委託人出席,這麼大的一間公司,怎麼會訓練出這樣的人員,那就採取法律途徑吧
最後,奉勸各位,買車簽約前真的要三思,不然就有可能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喔!
結果一面倒被砲的人
可憐
...................
扣2萬是不爽
攪了老半天結果沒業績
公司也沒賺到錢
也就是做白工
不爽
想要獲得的賠償
...........................
我比較想知道
最後有拿到5萬嗎?
.............................................
個人案例
上次賣了舊車談好車價
交車給2手車行那天
錢和資料都交了
但還未完成過戶
當天家人反悔要拿回車
就是吵的開始
最後多付3萬才拿回車
那家車行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
各為看官
你說有3天審閱期嗎?
個人經驗
消保官只付責調解
並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利
也就是上上電視動動嘴巴
就像出車禍
戴帽仔都要雙方和解的意識
也就是吃*的
casionokia wrote:
敝人於/2010/6/6在台中豐德BMW訂購一台汽車(非期貨車),也刷卡五萬作為訂金,不過6/9即向簽約的楊姓女業務員告知欲退訂一事,期間百般刁難就是不退訂金,該業務員即稱我退訂她要損失兩萬元(公司內規?她自己損失一萬,經理也一萬),當時只想拿回訂金,於是跟該業務員說那退我三萬元,該公司也答應,我後來冷靜想一想覺得這樣不合理,即向該公司表示,應該返還我五萬元訂金才是
會這樣想是因為該契約上面有寫到三天的審閱期,且簽約的時候業務員也未就合約內容跟我詳細說明,我當下沒有看的很清楚,回家看清楚後也以最快速度告知退訂的事情,希望把傷害降到最低,在我的想法,契約上面寫交車日期是七月多的事情,且業務員並沒有說6/6~6/9期間車子已經到該公司了,該公司的損失也不至於要兩萬元吧,為什麼要消費者買單兩萬元,但是台中豐德之後就表示要沒收五萬訂金,這種誇張的處理方式,我實在是不能接受,
之後該業務員及其主管也都未曾有善意的回應,所以我主動申請市政府調解,第一次調解時(消保官未到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請委託人代理出席,對方推託說我本人沒到場,所以想當然爾,當然是沒結論,第二次申請調解時,這次要去消保官辦公室處理(本來公文寫12/1要調解,後來又一封公文說要改成11/22調解,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沒關係,既然第一次調解對方那麼在意我沒出席(我覺得很妙啦,我有委託人耶,他就是代表我阿不是嗎?)那我這次可要出席才好,不料稍後市政府消保科人員來電,說該公司不會有人出席第二次調解,要我不用去了,告知我可能要循法律途徑解決,我當下請他發個公文給我,以證明是該公司不願意出席,而非我不願意出席,這時消保科人員就說那我調解時間還是要去一下....讓我有點無言,不過反正約定的時間我還是會去
這間公司的做法還真的很妙!第一次調解我已經有委託人了,又推說我沒親自出席,那第二次調解又不請該業務員或其主管甚至委託人出席,這麼大的一間公司,怎麼會訓練出這樣的人員,那就採取法律途徑吧
最後,奉勸各位,買車簽約前真的要三思,不然就有可能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喔!
丟臉文還敢分享
買東西都付訂金了..
反悔還想要回來
又不是買糖果餅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