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各大車廠招回汽車事件的疑問?

自從TOYOTA事件之後各家車廠紛紛招回自家的有問題車輛!!
這是為什麼啊??是真的有問題嗎??
是因為之前其實問題就很多了~~
只是T牌事件!!大家害怕~所以在爆發之前就先招回??
還是因為招回告訴車主沒問題~之後可以加減順便推銷一些東西?
還是像我之前公司那樣= =根據不可靠消息~~放出一堆新聞拉高公司股價
然後高層內部會開始賣股票~~之後放出負面新聞!!然後再以低價買回股票!
公司從中賺了一筆~~
不然為什麼T牌事件之前都不會這樣~~之後就大家輪流連環爆?
2010-11-11 19:24 發佈
因為各個國家的法律要求不同,民情也不同

歐美人不怕你的產品有瑕疵,只要在意外發生前能夠主動積極改正就好
所以歐美品牌的汽車常常有招回,也不一定是很嚴重的安全瑕疵
只要有一點點「特殊狀況下可能會造成」意外發生的機會,就必須招回處理
歐美的立法精神是廠商要注意與負擔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原因,而且有官方監督,消費者就是小白一個
沒辦法,歐美的人命比較值錢,不只是汽車業,各行各業都一樣
否則隨便打個官司就是賠償幾百萬美金的
(前幾年還有新聞報過,麥當勞的熱咖啡燙傷消費者,賠了一大筆,理由是熱咖啡的杯子上沒有註明會燙)

亞洲人有「家醜不外揚,私下解決」的心態很嚴重
亞洲品牌的汽車以前很少招回車輛,除非是「嚴重安全瑕疵」或是「已經有意外案例」,否則只會私下個別處理
因為亞洲國家的法律大多沒有強制要求,也沒有官方單位負責監督
法律現況是廠商只要不是產品設計瑕疵就好,個別零件的製造瑕疵是可以容忍的
沒辦法,亞洲的人命比較不值錢,不只是汽車業,各行各業都一樣
消費者必須自己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使用能力、維護能力,因為不是設計瑕疵就不是原廠的錯
(最常看到的用語就是:這只是個案 or 我們的設計用料跟其他地區不同)

之前TOYOTA風暴之所以鬧那麼大,很大一部分就是總公司誤判了美國分公司的狀況
(以日本法律心態看待在美國發生的事件,卻忽略了美國法律的規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導致現在很多日系品牌為了維持形象,學了個乖,開始學習歐美系品牌的主動招回的服務




吉夜輸 wrote:
還是像我之前公司那樣= =根據不可靠消息~~放出一堆新聞拉高公司股價
然後高層內部會開始賣股票~~之後放出負面新聞!!然後再以低價買回股票!
公司從中賺了一筆~~

這叫做內線交易,是違法行為....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