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
同事的TIDDA已交車
當初談保險費用是39661…
交車時說保單會之後在寄到…
寄到後…保費收據為36172(任意保費34872+強制保費1300)
可是業代已實收39661…(溢收3489)
且問業代後…他說這是之前談好的…
請問合理嗎?
takakuo wrote:
就正常面來說...絕...(恕刪)
就保險細項:
----------------業代說的-----保單上的
乙式車體險:---29760------27839
竊盜險:---------3066--------3086
乘客險:---------1706--------1706(乘客體傷責任險1127+駕駛傷害險579)
意外險:---------3432--------2241(第三人傷害險944+第三人財損1297)
強制險:---------1697--------1300
總 和:---------39661------36172
每一項說的是都有…只是在金額上的差異是蠻大…
所以覺得非常的不合理
就一般而言…我同事是想保險讓他保…因為一定有回佣給他賺…
可是不應該是和保單金額不符…而有被騙的感覺…
目前車險的佣金...不超過18.4%
(過去的30%..在費率自由化後..已成歷史..勿再拿來討論)
賣車的業務員..不見得有賣車子保險的保險業務員執照
所以..都會將=件=..掛出去..在某一個真正的保險業務員身上
在由=保險業務員=領到佣金後..再給這個賣車的業務員
所以..我個人認為===原來的車險的保費=>(任意保費34872+強制保費1300)==是正確的
==>發現差額是3489==就是任意險的10%....(強制險沒佣金.只有代辦費.不能折佣)
但是...這樣搞..對這個賣車及保險業務員有2個問題
1.賣車業務員..晚一點才能拿到佣金.
2.賣保險的業務員..由於有佣金收入..所以要被課稅
為了解決這2個問題.....
就會先..用9折後出單..(這是合理合法的手段)
1.賣車業務員..可以先將3489元先留在口袋..後面佣金到時再拿
2.賣保險業務..因為折佣..所收入變少.稅也降低
=========
原本..這個東西..是要給自動至保險公司買車險的客戶的保費優惠
現在..被業務員拿來省稅的方式
所以..我認為..業務員並沒有溢收保費
而是..用這招來減少自己的所得稅
我不是很認同這個手法...但很多都是這樣搞...業務員也是為了省稅.
我想...請大家要了解真相.
www.bearlife.com.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