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車是2001年的馬自達Capella,幾乎完全只在原廠保養,用的機油也一直是馬自達原廠的全合成5W40,不含工資一瓶390(打9折)。
上次保養時,想嘗試合成酯(Ester)機油,雖然我知道非賽車的機油用合成酯沒什麼道理,但就是想嘗試看看。
來到車X屋,東挑西撿到了最後選了SUNOCO的Svelt 5W40。一桶4L約23xx元。
黏度級數同樣是5W40,但換完之後馬上可以感覺到重拖現象,油耗增加了5%左右。這個原因我想主要是,同黏度狀況下,在滑動摩擦時,酯油的油膜厚度高於PAO(一般合成油),因此汽缸壁受到了比較大的流體動阻力。也就是說,如果原本用的是5W40的PAO油,改用合成酯油就應該選個低一、二級黏度的,比方說5W30或0W20(如果有的話)。
除了比較厚的油膜外,合成酯優於PAO的地方,在於高溫穩定性,PAO一般最多只能耐150度,合成酯一般可到180。雖然這對汽車引擎來說沒什麼差別,但合成酯耐高溫代表其比較不易氧化劣化,因此我期待它的壽命要明顯長於原本的原廠PAO機油。
在原廠保養時,我習慣開7500km左右才保養,過了8000km就有很明顯的引擎異音。這次換了sunoco合成酯油後,雖然阻力比較大,但一直開到12000km才開始覺得有些微機油劣化的跡象。算下來它的平均$/km比PAO便宜了一點。
BTW,5W40的定義是:
5W:-25度時最高動態黏度3500cP (如果是未添加VI提昇劑的油,差不多等於3800~3900cSt)
40:100度時動力黏度12.5~16.3cSt
這種黏度級數的VI值大約是130~140,已經逼近PAO的極限了,很多便宜的PAO機油或礦物機油如果也聲稱是5W40,唯一的可能是添加了大量的VI提昇劑,VI提昇劑是高分子化合物,在新油時有提昇VI與黏度的功效,但用久了會失效,也就是說用了一段時間後,便宜的5W40機油會變回20W30機油(VI約100)。
加了VI提昇劑的油,在高剪力(高滑動摩擦速度)時,其黏度會急速下降。但VI 140~145對合成酯而言只是小菜一碟,所以賣ester機油的都宣稱〞無剪力損失“,意思就是ester不用VI提昇劑。
whitesox wrote:
愛車是2001年的馬...(恕刪)
好專業的機油常識,我也是想要試試酯類機油是否有如市面上宣稱的耐久性較佳,買了RAVENOL的5w-30,有mb-229.5與bmw LL-04認證的號稱酯類機油,價格貴到要命,一瓶900,買8瓶(是的,V8要吃8瓶),每瓶算700,光機油就要5600.....如意算盤打的是如果在台灣可以10000再換,每瓶700就不算貴.....但開起來好像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whitesox wrote:
酯類油的確清潔性很好...(恕刪)
白襪大您好!
小弟在網路上找到 MAZDA CAPELLA 改DGR 舒適版 避震器 一文
得知CAPELLA、626、TELSTAR都是同一時期的車款,和後期FORD TIERRA的底盤也大多可以流用
Mobile01 首頁 » 小惡魔的動力研究室 » Mazda > millenia 老車開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1851041&p=1
我想您之所以不考慮旗艦款的millenia應該是因為價格跟台灣的維修能力使然,
本身卡佩拉就已經不常見,只有平價的天王星跟626最常看到.....
馬自達還有一款更好的Sentia 929台灣買不到.
不過,在轉子引擎結束生產之前,Mazda更發展出另一套全新的引擎,突破以往
Otto-cycle奧圖-四行程引擎運轉的方式-Miller cycle-以2.3升的排氣量,
產生3.0升引擎的動力性能,卻只有近乎2.0升引擎的油耗!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米勒循環引擎了.....
底下是真的賽道用油,20公升要價4萬.想辦法請他生出心得文中.....
Mobile01 首頁 » 小惡魔的動力研究室 » Subaru
[開箱]超好運!買到super GT 用機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6&t=1811870&p=1
好女人就像汽油,一旦擁有就有動力:壞女人就像氣囊,一旦用上就有危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