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什麼在中國Corolla拼不過Focus、Sentra、Elantra?

ocf wrote:
地圖寶貝兄回的很好,...(恕刪)



我在上海20年了。我對汽車沒有什麼愛國主義的考慮,即便是買日本車,也是給中國政府交稅,而且,中國生產的日本品牌車,廠家50%的股權都是中方控股的。

分享汽車銷售的大的背景常識。1、汽車銷售有品牌區域性。就是當地生產的車輛,在當地銷售有一定的優勢。這種優勢,或者來自於地方政府,或者來自於廠家。地方政府來說,計程車的車型基本上是有政府部門決定的,上海的就是上海大眾的產品做計程車,北京的就是北京現代做計程車,西安就是比亞迪做計程車(比亞迪在陝西省有一個汽車廠),武漢、十堰就是富康做計程車(東風汽車的老巢在武漢,PSA在中國找了東風作為合作對象,最近的新聞好像說東風成了對方的並列最大股東之一)。你只要看各個大的汽車廠家在各地產能分佈,基本上就能看出他們的銷售重鎮在哪裡了。2、日本車省油,電子元件可靠,歐洲車的車感比較爽這個基本上是地球人的常識,中國人當然也知道這些常識。3、無論是日本車,還是歐洲車,元件共享的情況是非常的普遍,共享的程度超過你的想象。我講的這個情況,是幾年以前上海大眾的內部人士親口告訴我的。當時,國內出現了暴民打砸日本品牌車輛的情況,日本汽車銷售困難,進而導致日本本土的有些工廠的零部件供應不正常了。上海大眾為防範風險,對其需要採購的重要日本汽車零部件做了統計,上海大眾需要採購的數量是驚人的。4、日本車比較關愛錢包小的客戶,歐洲比較關愛口袋深的客戶。日本車在發動機方面,儘管在省油耐用有不少心得,但是歐洲人的發動機還是走在日本人前面的。我是說在機械增壓、渦輪增壓方面,是歐洲人在引領潮流趨勢,歐洲車說明書上的保養間隔似乎也長於日本車。舉例,本田是日本車裡面以發動機出名的,可是,本田車的發動機這麼多年都是非增壓的,本田下一代的發動機就要改增壓的了,這其實就是以發動機技術見長的日本廠商向歐洲人靠攏過去了。不要說什麼earth dream\bluesky,這些玩意兒都是本田馬自達的營銷術語,其實都是缸內直噴GDI,歐洲車的發動機早就用上了。總之,日本人耐用省油,但是小鋼炮非常少,即便發動機小鋼炮一下,底盤還是那副樣子,你覺得1.6T的tiida能算小鋼炮嗎?歐洲車就不說了,比較有個性,小鋼炮比較多。5、日系汽車的可靠性整體上是最好的,但是,他的領先的幅度相比90年代小了不少,歐洲車、韓國車進步都不小。這個既是J.D.Power的總結意見,也是大家實際使用下來的結果。從整體上講,歐洲車、韓國車主流的大品牌其實都還是可靠的,只要能讓計程車司機長年使用沒有什麼意見,都算可以啦。中國大陸的汽車,整體品質上有差距,我個人感覺就是這方面有問題,計程車司機還不愛用。

上海的計程車的車型,馬上就要換了,要換的新車型我聽計程車司機說是途安和朗逸。途安後排獨立避震,舒適性很好,很平穩,尤其是行李箱超級大。朗逸舒適性也好於現在的車型,這個車其實就是jetta。這兩個車型的採購價都遠高於現在桑塔納3000,大概叫計程車又要漲價了吧。
地圖寶貝 wrote:
說說中國市場的神車。...(恕刪)

sobekmax wrote:
說實在沒必要拿滲油來說嘴

誰敢說自家的沒滲油?

上次我貼停車場的一位車主的停車格

地上油漬真的一堆

有興趣回去保養順便看看吧

這樣說的話不漏油肯定是不正常的

會漏油才是正常的

真是長知識了~
是哦,我也是長期在上海。每次坐那Santana vista都快吐血。。。希望可以快點換Touran, 朗逸。不過朗逸應該跟Jetta 不一樣,在內地siagatar那個才是真正的歐洲Jetta.

Silent Impact wrote:
這樣說的話不漏油肯定...(恕刪)


當然會漏油不正常

所以我也搞不懂為什麼雙B都會漏油

CcCManCcC wrote:
當然會漏油不正常所以...(恕刪)


別的地方不敢肯定
但是歐系車百分之百是被胡亂修車修出病
拿日系車思維亂修歐系車的不求長進,不會進修的修車技師修到沒毛病也渾身是病
台灣沒辦法淘汰這些不求長進的修車技師,哀
地图宝贝 wrote:
我在上海20年了。我...(恕刪)


為什麼十多年前靠山寨起家
大放異彩的各本土品牌,現在仍沒站上市場的主角群?
當時我還以為,十年後中國車全球跑
練兵麼久,引擎及主要組件的實力應該沒這麼糟吧?
還是消費者所得提高,本土品牌優勢反而被打弱?
吾為台中人 不食台中米

i12345 wrote:
買台車冒著未來某天會被砸 會被打的風險
買德國車最安全
(恕刪)


●不得不說豐田的老將Camry,戰力還是很強!中國人很踴躍的捧場!毫無反日情緒

在大型房車這一塊,僅次於德國福斯的Passat車款


2014年6月中國B級車銷量排名:

排名 總排名 車型6月銷量 1-6月累計

1 14 大眾邁騰------17381 ----110449

2 17 大眾帕薩特----15007 ----135954

3 20 豐田凱美瑞----13558 ----81970

4 26 現代名圖------11122 ----63322

5 28 日產天籟------10759 ----57944 (Teana)

6 33 奧迪A4L ------10134 ----60722

7 34 福特蒙迪歐----10044 ----59726 (Mondeo)

8 36 別克君威-------9563 ----51354

9 38 雪佛蘭邁銳寶---8473 ----57502

10 44 本田雅閣------7938 ----35745 (Accord)
殘翼 wrote:
為什麼十多年前靠山寨起家
大放異彩的各本土品牌,現在仍沒站上市場的主角群?
當時我還以為,十年後中國車全球跑
練兵么久,引擎及主要組件的實力應該沒這麼糟吧?
還是消費者所得提高,本土品牌優勢反而被打弱?


這個原因非常複雜,難以用一兩句說清。觀察這個現象,要注意同時考慮以下3個因素:
1、市場變化。毋庸諱言,10多年前中國民營企業(BYD、吉利、長城為典型)、地方國企(奇瑞)剛剛開始做車的時候,有不少產品是以山寨起步的。這些企業山寨的產品,有一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產品,有的是外資企業沒有投放到中國市場的產品。比如:長城最開始火起來的SUV其實是山寨了一款五十鈴在日本本土投放的SUV,五十鈴那款SUV在日本應該也是默默無聞角色,在中國更是誰都沒有見過它,奇瑞的QQ其實是山寨了大宇的SPARK,當然,QQ山寨得比較獨具匠心,外形比原版看起來更cute,而且這個事情比較搞笑,QQ在國內已經賣得很火了,GM才想到將SPARK引進到國內,李鬼已成偶像,李逵才剛剛出道還沒有混個臉熟。總體上講,當時中國汽車市場競爭不激烈,外資品牌賺錢如同搶錢一樣。以大眾為例,當時,大眾在中國的產能占整個大眾的10%,當時中國大眾貢獻的利潤,佔了整個大眾的50%以上。注意:大眾在中國的產能,有50%的股權是中國本地的國企。你能想象一部普桑賣19萬人民幣還很暢銷嗎?所以說,是外資企業的黑心腸天價賣車,而且賣的還是些在其他國家早已淘汰的車型,這種市場環境讓中國本土汽車有了些許生存空間。今天的市場,和10多年前完全不同了,今天中國外資企業,都把自己最新的產品拿過來生產,生怕自己來晚了。豐田汽車前幾年因為剎車門被美國人惡搞,豐田章男在美國國會聽證被修理得像孫子一樣,他剛剛在美國道歉完,立即直飛中國向中國消費者道歉。豐田章男本人似乎總共就只給美國和中國兩國消費者道歉。其實,當時中國並沒有給豐田壓力,豐田章男能主動飛過來道歉,你就可以想見中國市場的地位的提升。通用汽車更公開宣稱,他們最好的車型都投放在中國市場了。不僅高端市場外資企業競爭激烈,低端市場10萬元左右甚至10萬都不到的產品,外資企業也是競爭激烈。

2、消費者變化。一句話,消費者口袋深了很多。票子多了,眼光自然高了。

3、山寨的層次發生了變化。10多年前的山寨,大多是外形的山寨,關鍵的發動機,要麼是瀋陽產的合資的三菱發動機,要麼是天津的豐田8A發動機,中國企業自己玩發動機的很少;變速箱方面,幾乎清一色的MT。今天的山寨,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外形的山寨。我不否認,BYD的S6,還是有lexus RX的影子,但是,這真的只是個別情況。絕大部分中國本土產品,外形上都不是山寨了。長安、奇瑞的車型設計團隊,都有國外聘請的高人坐鎮。即便是BYD這個山寨王,它的秦以及E6,一點山寨味道都沒有。現在中國的汽車,在發動機、變速箱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奇瑞的發動機,出口數量已經很大了,好幾年前就有奇瑞發動機成批出口給菲亞特的新聞了。李書福,除了併購了沃爾沃,還併購了澳大利亞一家變速箱企業,吉利的發動機也是自產的了。發動機方面的山寨,比較容易在網上查到的是BYD山寨了大眾的發動機和DSG變速箱。BYD的發動機,技術含量其實相當高,全鋁合金的發動機機體、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這台1.5TI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13kW,峰值扭矩240N·m。舉例BYD的發動機,只是說明現在國內的汽車企業已經玩得比較深了,其他象長安、吉利也有小鋼炮發動機推出。長安的發動機也很搞笑,你馬自達有blue sky,我就有blue core,都是差不多的東西。

不管怎麼講,天道酬勤是真理,優勝劣汰是真理。同樣是山寨起步,有的人山寨僅僅是賺快錢,但是真的有人是有雄心壯志,別的不說,至少BYD和吉利是真的。2013年BYD投入的研發費用金額為28.7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43%。2012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為25.7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5.5%。2011年公司研發投入為27.7億元,占比營收比例為5.67%。吉利的研發投入也非常厲害,號稱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8%。

我10年前就覺得:汽車市場,終究有一天會和家電市場一樣。所謂和家電市場一樣就是:中國市場會變成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這已經成了現實了)。中國市場的汽車,會是全世界最便宜的汽車,中國會變成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汽車生產商,會成為全球汽車市場最重要的汽車供應商之一,在中國市占率排第一的本土汽車企業,會變成全球產量和銷量的NO1。這個NO1,到底是誰,今天我們看不出來,15年後一定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我的猜想未來(2034年)變不成現實,唯一能夠阻礙我的猜想變成現實的因素是谷歌公司(或者是和谷歌差不多的公司)玩出了特別特別新的新花樣,新得連騰訊和百度都學不會,目前很火的豐田和大眾包括什麼特斯拉都成不了障礙。
superiron wrote:
●不得不說豐田的老將...(恕刪)


S先生阿
要引用數字也要引個有統計報表的
你拿這個是要唬誰啊
新浪網的即時統計報表
人家還列每個月的統計數值出來,還可以用flash畫銷售曲線圖給你看
camry在今年上半年只是40名!
講句難聽的
每台車到了車訊網拆車坊
就用錄影紀錄每台車從前保桿拆到後保桿
人家不像台灣老一輩的用車人
要錢要面子不要命
自己去拆車坊看人家怎麼評論豐田吧
對岸若中意日系車寧可買nissan和honda也不買豐田
原因是啥就別在那邊唬爛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