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討論:為何國產車要賣那麼貴?

jiahsien wrote:
簡單來說以農業來說..

但消費者卻希望零關稅
但有點小尷尬,台灣不知道該說技術差、土地差,還是怎樣....
價格硬是比國外進口含關稅的價格還來的更高........

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果國外進口零關稅,那鐵定比現在更便宜.....XD 既然吃起來差異不大,又可以吃,但為何不支持
結論就是,別人死活沒關係。重點價格跟品質。.(恕刪)

大多消費者都是領薪水的,或也是勞工,
贊成別的行業進口零關稅,自己買便宜,不管其他行業勞工的死活,
等到自己的行業或工作也變零關稅之後,又會唉唉叫。

以農業而言,台灣是因為土地貴!
買農地的成本根本沒法cover過農產品的產銷利潤,
買農地只能靠土地增值、養地、徵收後變更地目…來賺錢!
農產品的利潤當做補貼,等賣地之後再海撈一票。

土地面積、日照(太陽)、雨水也是天然資源,
澳洲土地面積夠大,放牛吃野草就好了,不必買飼料餵牛,
東南亞土地面積大,日照長,種稻一年可採收三四次,台灣只能採收兩次,成本要怎麼跟外國拼?

所以台灣的農產品,必須要無法海運進口的生鮮蔬果,外國來不及海運到台灣就會壞掉的農產品,在台灣才會有競爭力,但同樣難以外銷。

工業用地也一樣… 只是不太需要看日照、雨水吃飯而已。




RentHA wrote:
你又扯到和整車進口...(恕刪)


明明新聞也沒提到整車進口是否零關稅的問題,就你一個人在那邊跳針,想把你拉回來討論進口零件調降是否合理,你也只會扯整車進口,那就算了。

既然無法理性討論下去,就不再奉陪,你開心就好。
Fiestatitanium wrote:
明明新聞也沒提到整車進口是否零關稅的問題,就你一個人在那邊跳針,想把你拉回來討論進口零件調降是否合理,你也只會扯整車進口,那就算了...(恕刪)



整車進口的關稅、汽車零組件進口的關稅,是財團的事,
不干一般消費者或勞工屁事,也輪不到勞工發言!

勞工要爭取的就是全都不要降低關稅,保留工作權益就好!
領薪水的或勞工,討論這個就不合理,
被裁員後就只能換工作,要不然還能怎樣?
你還在那裡扯什麼拉回討論降低零組件關稅是不是合理?
土地貴,其實算是其次,重點是勞動力問題....

拿我故鄉嘉義來說,他是典型農業產業的鄉鎮,多數面積都是農業用地,但事實上,你會發現.....

不少是在休耕(休耕是有補助可以拿),又或者種植大量的玉米但又不採收= =(過年回去就看到一片片玉米都已經乾枯未採收)

會舉這個例子是,大部分農作都極度仰賴勞動力,像是屏東還是高雄還有農民請求國軍協助採收農產品.....

再來,極度看天吃飯,因為絕大部分都是露天種植,天氣如何,採收就是如何

另外就是,一窩蜂的哪個好賺就種哪個,導致突然一種菜價會崩盤,以至於投入的物資成本跟勞動成本回收困難....

從農業來說

農民缺乏技術、整合,不少是以哪個好賺就種植哪種,鮮少禿顯自己價值,不是颳風下雨就農產品損失,又或者種植太多導致價格跌落,又或者缺乏技術或設備去減少勞動力支出 (有播種機,但不是人人都會租或者買來用)

消費者...哪裡便宜就買哪個囉。

政府,無法有效管控蔬菜產量,調度產量等等

另外,水稻部分東南亞、熱帶地區依然也是2-3期,不會到4期,其實就跟台灣早期農業差不多,只是台灣進入工商時代,農業勞動人口嚴重流失........

無論如何XD 個人重點就是,三方都要改善,缺一不可

就我個人而言,是蠻支持國產貨,只要產品品質跟價格不要太誇張,一昧追求價格很可能買到就是品質低落,只是...

台灣已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企業為了獲利而品質下降,並且獲利不發放給員工,而缺少自我要求、成長

消費者只在乎價格,或者嚴重品牌迷思,又或者薪資嚴重與物價脫離,無實質購買力

政府無能力監管、或未制定相關規則等等

三方一起改善才可以...單方面要求企業多給薪資,或者提升品質,但消費者卻不支持,那哪來獲利可言?
單方面要求政府制定好、監督好,但企業不長進,開發爛產品爛品質,又或者薪資結構依然與物價脫鉤跟不上,要消費者如何接受?
單方面要求消費者多支持價格較高的國產品,但品質不如低價,以及薪資跟物價嚴重脫節跟不上

這...不管哪個都很難單一要求就能改變

以上囉~


RentHA wrote:
大多消費者都是領薪...(恕刪)
不是太貴
是薪水太低
房價漲了,物價、車價也要反映一下啊
對應方式只有兩種:
1.賺更多錢 或 2.車子開20年

壞掉了 wrote:
進口車售價一直在下降...(恕刪)
Fiestatitanium wrote:
如果養好養滿,需要調降進口零件關稅?

我不反對調降喔,如果福斯零件可以變便宜的話。不調降,國產車商唉唉叫,調降了,換國內零件商唉唉叫。至於你說有養零件商,那調降屁啊,一定是針對原本就在國外買的零件,才想調降的不是嗎?

那今天,國內6家國產車商,各有各的進口零件,真的調降也是全部零件調降,那原本的零件商不會受影響嗎?

新聞內也指出:六和機械工會理事長高劍龍就說,他們的利潤已經不到5%,一方面每年被國內車廠砍價,現在又要面臨進口零件降稅,「等於台灣所有汽車零件業,都沒有生存空間,只能回家吃自己,」他無奈說。


福斯是進口車...零件普遍都是進口引進居多 要便宜自己找管道買...

對國產車而言 並非所有零件都是國產 簡單說 國產車引進後 部分零件會導入國內廠商配合開模生產...

也有可能第一批是進口的接著就開模生產導入國產零件 這個部分 很多貿易商都吃過虧...

再者 以原廠來講 你覺得會佛心到跟著調到底?? 我看是很難

然後我說的養零件商 是國產車普遍有配合的零件供應商 例如 大億 健生 TYC 瑞利 永彰 這類的OEM廠商 找配合的廠商開模生產國產化零件...量產製造 當然少部分自己有子公司的就是了...

不調降,國產車商唉唉叫,調降了,換國內零件商唉唉叫

也要國內零件商有跟原廠配合阿 沒配合 他根本沒參賽權 有唉的必要??

沒配合的零件商 只能說是副廠零件 影響也沒那麼大...

那今天,國內6家國產車商,各有各的進口零件,真的調降也是全部零件調降,那原本的零件商不會受影響嗎?


如果原本的零件商是進口 那會便宜一點 如果已經導入國產 那要看調降幅度...

不過前提是國內廠商能生產...

但是為何不導入國產最大的原因是 市場量沒那麼多 導入也未必便宜...


YT.Tseng wrote:
福斯是進口車......(恕刪)

台灣是自由經濟,想買國慘、進口都有理由,就任由市場決定存活吧!
我則選擇進口車,這麼接近的價格沒理由選國慘車。
台灣賺薪水很辛苦,政府還是倚賴受薪階級繳稅,買車是大金額開支,
沒理由還要顧慮「照顧」號稱「幾萬」國慘車、零件商。
商人只顧慮「利潤」,他們顧慮消費者荷包嗎?絕無可能。
各自打拼最實在。
jeff0720 wrote:
台灣是自由經濟,想買...(恕刪)

台灣的保護主義及各種貿易障礙非常嚴重
真的全部開放,只有一種結局
就是所有的市場被大陸吃光光
不管汽車機車或農產品全部變成大陸貨

Oaktree wrote:
台灣的保護主義及各種貿易障礙非常嚴重
真的全部開放,只有一種結局
就是所有的市場被大陸吃光光
不管汽車機車或農產品全部變成大陸貨

你說的很對,但台灣還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生產的都是爛貨!
該面對的還是要去面對,中國已經讓美國害怕到迫不及待捏死他。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