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們的習性,我認為現今以排氣量課稅還是最公平沒爭議的,因為車廠送檢排氣量不好動手腳,國外原廠也有數據可查。以馬力,售價,油耗等等課稅??嘿嘿~這就精彩了,可動手腳的空間可大了~還可以分"送檢測版"跟"市售進化版"~至於台灣用車市場,政府是應該要引導,級距還要再更細一些,2000CC以上應該要再增加累進稅距,2000以下每100CC排氣量去減免,增加民眾使用小車的誘因,以夠用為原則。不然現在台灣大家都往2400CC,1800CC這兩個級距去擠,不超過就好。為何這麼說?以歐洲一些國家及日本的所得都比我們高,國家地理也都比台灣大,他們的小車市場卻比我們更加蓬勃,也就是沒道理以台灣的用車環境及市場的導向是北美市場。所以,我們的政府不管用任何的方式,加稅加油價也好,最終應該要能引導台灣的車市走向小車,低排氣量或柴油等等。不過大家還是不要誤會,我個人先前也是沒熟慮買了一台大排氣量的北美日系品牌,自己也是有點後悔,車很好,但就覺得自己胃口有段時間也被養大而沒考慮到實際的使用需求。
我覺得不應該適用CC數來課稅假如真的要課稅 那就以車量成交價來課稅1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5%=105萬1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7%=160.5萬2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10%=220萬2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14%=285萬3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19%=357萬3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25%=437.5萬4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31%=524萬4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38%=621萬5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46%=730萬5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55%=852.5萬6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65%=990萬6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76%=1140萬7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88%=1316萬75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101%=1507.5萬800萬以上的車徵收多115%=1720萬依此類推 越有錢可以買得起更高價的車子就繳更多稅而且買到1000萬以上的車子收更多稅 在某些有錢人的眼裡只是更彰顯他的身價不凡就像是某些人要喝一瓶10萬的紅酒一樣 這樣更顯得他的不平凡因為有錢人花錢就是要花得爽 大家都知道他很敢花一樣暗藏在這層後面的其他意義 我想就有錢人自己知道...以上課稅的制度如果真的實施 我保證台灣的政府荷包很快就會很滿而且信義區的賓士S350跟BMW740會馬上少很多 大家也會開始買小車空氣也會變得很好 這樣算是一個很好的方針反正車子 不就是代步工具 很多地區 像新加坡跟香港 這些繁華的地區買車繳稅也差不多這麼重阿所以奢侈稅應該要這樣搞比較有道理 這套也可以用在其他某些商品上像是精品或其他東西 反正真正的有錢人要的 就是拿一個東西出來炫耀用那這種炫耀性商品多收一些稅金 我個人覺得非常合理 也更彰顯了那個商品的價值 有錢人就可以更加炫耀他多有錢那一般人 沒那個屁股就別吃那個瀉藥 好好過生活就好 多收一些稅當社會福利 不是很好嗎?
teabox wrote:以我們的習性,我認為...(恕刪) 也可以避免像陸那樣大而無當的引擎橫行(5000cc兩百多輸出是怎樣,消滅汽油專用?)課別人的時候喊打喊殺課到自己的時候怎是一句怒暈可以了得...--也會課到我家,但我是讚成的喔~
rai wrote:台灣賓士剛卸任總裁葛福睿日前表示,奢侈稅若實施,可能會影響高級進口車買氣,導致政府減少這方面稅收;車主若因此不換新車,可能會有安全疑慮,且會增加油耗量,讓台灣必須進口很多石油。(恕刪) 講了這麼多就是沒講到會影響他們的業績、獎金、年終....這年頭阿.......
花花水木 wrote:有錢人逃稅的方式太多了,朋友關係又強,掛勾起來你想拆也很難沒你想像的這麼簡單用所得或財富來徵稅,他們總有辦法逃脫 (剛好許多就是你講的"不開發票,做兩套帳,賣發票,用人頭等等的人")用消費來徵稅, 除非他生活很低調,否則就逃不掉了。奢侈稅並不是歧視有錢人,反而正是課稅正義的一環。 賣雞排的算不算有錢人? 你買雞排人家有沒有給你發票?沒拿嗎? 那不就幫人逃稅?其實逃稅這種事又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做夜市的,做路邊攤的哪個不逃稅?說真的,只要有機會人就會逃稅 這點不分貧富稅收短少,逃稅全怪在有錢人身上,合理嗎?這個政策更是個臭不可聞的屁進口車會這麼貴有一大部份的原因就是因為關稅,貨物稅狗屁政府錢進口袋之後再反因為果"花這麼多錢買這麼貴的車?! 來來來! 先交個奢侈稅"要課奢侈稅? 可以啊,先把關稅貨物稅取消再來說啊...我看準政府沒小啦! 巧立名目,搞什麼稅上稅...買進口車就是炫耀就是奢侈?很多進口車主也只是想多花點錢買份安全就先被海關課了一次奢侈稅好的,結果已經乖乖繳了還要被酸人仇視成這樣...講到課稅就對有錢人喊打喊殺,結果自己賣雞排從來不開發票...人啊 永遠見不得人好
各位..各位..給敗家政府課了奢移稅以後..仍然不夠他敗家..再來就是會動到油價了..想想健保吧!..上次不是才調漲過一次..等你稍稍適應以後..現在不是又要再大漲一次?2年就舉債8千多億的政府..奢移稅補的了這個大洞嗎?
政府與其要課奢侈稅,不如先檢討進口車及國產車進口零組件的累進稅率,先取消累進稅率,督促車商降價,讓民眾有真正的平價車可使用,而非是讓車商以漲價為由來誘使消費者購買,車價降低了,車市自然就熱絡!再來,一大部分的高級車其實都是租賃或公司名義的"政府提供之免費車",享受到的也是那些富人,不僅沒收到應得的稅收,更顯現台灣更加顯明的貧富差距,真的應該予以取消或限定為貨卡車型!真正回歸到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