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連署-調降原產地100萬元以下自小客車進口關稅及貨物稅 提案(目標連署人數5000人)


火焱5412 wrote:
坦白說…降稅之後如...(恕刪)

有一種東西叫水貨
水貨有一種叫台灣分公司
有原廠保固喔
沒想到小弟的聯署會在這引起這麼大的論戰
實在是有點出乎意料
但是小弟的本意是
在離開捷運、公車方便的都市
100萬元以下的自小客車應該是民生必需品
而不是奢移品
有不少鄉下或偏鄉的民眾真的要有自小客車
才能載家中行動不便的父母或幼兒去市區看醫生
而通常住在偏鄉或鄉下的人經濟能力比不上住在有捷運或公車的居民
但這些經濟較弱勢的人確必需負擔高額的汽車稅金
因為他們連公車都沒得坐

有不少人都想保護台灣汽車相關產業工人的工作機會
那是不是為了要保護農民,所以我們從國外進口的農產品都要課高額的關稅呢?
對於民生必需品
應該是以滿足國人生活所需為優先!
有必要為了保護賺飽飽的國產車商而犧牲全體國人應有的權益嗎?

另外其實小弟很早以前就發起過聯署:
希望燃料、牌照稅隨油徵收
提高油價減少耗油車輛污染環境
可惜當時支持的人太少就沒有成功

有些事或許做了不見得會成功
但如果沒人去試,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我願意當那個努力嘗試改變現狀的人
196 wrote:
感謝大大的用心.....(恕刪)


支持~已附議!
zxasqw102 wrote:
澳洲為例加入WTO...(恕刪)

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是個很好的借鏡
只要一放開 關稅/貨物稅就無法競爭,代表我們的人口數目撐不起汽車自主品牌
與其這樣為何要犧牲我們人民買便宜又安全進口車的權益
只要驗車標準跟美國一樣,不要亂搞,就可以請貿易商從美國自辦進口了,代理商敢漫天喊價?

我們這套扶持國產車的制度也很久了,看看現代汽車,即便人家可能技術上還沒辦法到歐日等級,但是人家也有顯著的進步
去掉技術不談,至少願意砸錢請設計師把外型設計的漂亮一些
有人也許會說南韓人口5000萬比我們多,那就又回到我上面說的,我們人口不夠扶持自主品牌幹嘛?

沒有要扶持自主品牌,那搞個像現在除了luxgen之外的汽車組裝業要幹嘛?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現在汽車組裝的自動化程度有多少,這麼多零件但用人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多,即便有也不需要很特殊的技能,因為在研發時就會考慮到裝配的難易度(印象中一輛汽車研發的成本是10億美金左右喔,都要攤提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XndksnyH4
看完有沒有很佩服XD

p.s.如果是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還可以考慮一下,研發零件還是要技術的,不過零件廠只賣給台灣也不夠,數目太少
引擎的問題是材料,這就要花更多錢了,台灣的材料技術讀這方面的就知道

我剛上honda澳洲去看,車子比我們便宜啊
而且先進國家因為車便宜,工資高(維修 保養)很多開個6-7年就換新車,油耗更低污染更少,大家應該更喜歡開新車啊
支持加一,

把老百姓當提款機,

根本就是不公不義,

開好車是基本人權...

inhualien wrote:
100萬元以下的自小客車應該是民生必需品
而不是奢移品


連幾百元的奶粉降了關稅之後還請廠商喝咖啡,

結果勒..巴拉巴拉一推理由漲價漲得更兇...

幾百元的東西都沒能力管了還期望啥!

台灣的政府喔是為財團服務的,不是為人民的,要有體認。
抑制進口貨物有國際收支帳上的目的,這包含了本地就業、外匯流出、國家稅收的多重考量,你想便宜買進口貨,但你有皮條賺那麼多的外匯嗎? 不要以為用自己印的新台幣就可以付款。
inhualien wrote:
沒想到小弟的聯署會...(恕刪)


以前的車沒半顆汽囊,現在的車至少有2顆,有的甚至有6顆以上。
以前的車有ABS就不錯了,現在車有ABS, EBD, BOS, ESP, TPMS ....
料變多了,車價變貴並不會太奇怪。
如果站在住在沒有良好大眾運輸工具地區的居民考量(台灣這種地方非常多),
要調降的應該是貨物稅。
在車子越來越多料而成本(售價)提高之下,適度調降貨物稅率並不會影響總體稅收,
反而有助於新科技的普及。畢竟台灣實質所得很多年沒增加,車價絕對是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果單是調降進口車關稅,對國產車的售價沒有幫助。
若站在汽車安全考量,應該要做的是NCAP,跟調降進口車關稅也沒太大關係。

重點是台灣很多地方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台灣不是只有新加坡那種大小。
把車子弄很貴,最後只會讓民眾去買安全配備較差的車,或是騎機車(肉包鐵整體來說還是較危險),
造成人命財產的損失
如果怕降稅造成汽車數量太多,政府的方法還有很多。燃料稅隨油徵收已經很多人提過了,
大眾運輸便利的地區也可以提高停車費、建設更多大眾運輸系統...
與其抑制車子的擁有,而讓車子的使用吃到飽,還不如從源頭減少使用車子的需求,
以及抑制可以少使用車子的地區(例如都會區)車子的使用。
BigBang th wrote:
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恕刪)
下面有深入的解説:澳洲的這種隱憂也早已出現在臺灣汽車的零件供應鍊上,君不見馬 3、馬 6 的零件漲到什麼離譜的程度?上一代馬 3 只有 2.5 的頭燈因為是 HID 魚眼附轉向所以價格破萬,現在馬自達除了國產的馬 5 以外,哪一個頭燈沒有破萬?有人會說,又不止進口的馬自達,國產 ALTIS、CAMRY Hybrid 的頭燈也是貴得一塌糊塗,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從零件賺回賣新車沒有賺到的,二來又能夠促使民眾換車週期變短(因為隨便一撞就得全損),只要臺灣沒有副廠在做這些頭燈,這些零件錢就可以落入外國人的口袋裡,差別在於國產車商還得養活那些組裝工人、旁邊的衛星工廠,進口車就可以直接進行剝噱,只要養幾個認證人員,幾個倉儲,幾個銷售人員就行,然後利潤又高,投入又低,誰不願意呢?
http://celsior.pixnet.net/blog/post/298405523-%E6%B1%BD%E8%BB%8A%E8%AC%9B%E5%BA%A7%EF%BC%9A%E8%B6%8A%E7%9C%8B%E8%B6%8A%E6%B2%92%E5%83%B9%E5%80%BC%E7%9A%84%E5%9C%8B%E7%94%A2%E8%BB%8A%EF%BC%9F
已上網附議,謝謝大大起了個頭。15151511515155


inhualien wrote:
小弟最近在公共政策...(恕刪)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