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看到的是用零售價的漲跌%和原油比較但零售價的結構中,不管油價多少,政府拿走的貨物稅等金額幾乎都是固定的,所以以原油漲跌幅度來比較零售價漲跌幅度,這樣會以偏概全.要比較應該用不含稅的價格來計算才是,否則政府稅額固定,油價越低佔的比重越高,當然會有原油跌幅大於油價跌幅的差異囉.認真研究一下,大大應該可以瞭解.
tone621102 wrote:【公式有問題】台灣用的是漲跌%去計算(很怪)~~原油每桶80漲到100時,汽油漲25%當100跌回80時,只跌20%~~~~新聞有報導~~ 用極簡化的數字 你就知道這新聞是唬人的假設國際油價就是台灣油價好了國際油價100 台灣油價100國際油價80 台灣油價80跌20%國際油價100 台灣油價100漲25%國際油價80 台灣油價80跌20%國際油價100 台灣油價100漲25%國際油價80 台灣油價80跌20%國際油價100 台灣油價100漲25%國際油價80 台灣油價80跌20%國際油價100 台灣油價100漲25%你自己看 油價完全沒變耶怎麼跌幅一直都比漲幅低
中油的公式似乎真的會讓原油漲跌回到原點時, 汽油油價會比原先的高一些, 但也沒有大家說得那麼誇張啦. 以今年6/23的原油高點110到上週的76大概算一下, 不計匯率的差異, 油價回到110時, 我評估每公升油價大約會多0.5元.至於未來油價公式如何調整似乎也不難, 基本上就是100%反應原油市場價格波動, 同時把原先灌在批發油價裡面的中油管銷/利潤等費用灌在另外一項稅費(包括貨物稅, 能源稅, 環境負擔費, 營業稅, 通路利潤),這樣就不會有油價越來越高的問題.下面是模擬的公式, 數字不一定正確, 有興趣的人就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