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神車是corolla ,中國市場曾經有一款神車,叫桑塔納,其實是passat第4代,B4。這款車,是上海大眾生產的,前後長達20多年生產這一款神車。當中還經歷了兩次大幅度拉皮,拉皮之後改名桑塔納2000和桑塔納3000。現在上海最常見的計程車就是桑塔納3000。當然,即便是拉皮換馬甲,原汁原味的桑塔納一直都沒有停,同時銷售。桑塔納的優點:起步衝勁大,零件豐富且便宜,車子很皮實不容易出故障,底盤比其他車高很多(有一次我在新疆看見前面的桑塔納當成SUV開的),看起來有臉有屁股(三廂)。現在上海大眾終於把桑塔納停了,不過,桑塔納這3個字還是很值錢,上海大眾出了一款」新桑塔納」,這個其實和桑塔納沒有什麼傳承關係,完全是搶救桑塔納三個字的無形資產。
日本車好用,耐用,省油,這是事實。可是,在大陸,這個印象並未深入人心,主要是日本車進來得太晚了,比歐洲車晚了足足15年。各地從80年代(1990年之前)用桑塔納、捷達、富康(PSA下面的一款家用兩廂車)做計程車,這3款車的耐用形象太深入人心了。熟悉大陸的人都知道,大陸的這些計程車,早期全部是兩個人輪著開的,一天24小時幾乎輪子不停轉,人歇車不歇,每天開個400公里以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部計程車,只要開個5年的,誰不是60萬公里朝上?100萬公里的計程車也一點不稀奇的。我知道,日本豐田車在香港和台灣,很多是用來做計程車的。做計程車,其實是這款車經濟耐用的活廣告!可是日本車在中國,做計程車的還是太少了。
雖然是職業駕駛也不懂交通規則的 , 晚上都開霧燈 , 甚至 前後霧燈一起來 ,
有的 不開大燈 , 只開霧燈 , 這種水準 , 是守法有教養的人 要去學習的嗎 ? 其他不少的駕駛行為水準就不提了?
只要是國產車 ,其他 日產 , 中華三菱 , 福特 ,喜美 雅歌 零件都容易取得, 有平行輸入 , 或是通用代用品 , 在臺灣本地哪家有技術水準的修車廠不會處理 ?
計程車的榜樣 , 用不著被洗腦當口頭禪 , 自我感覺良好。
說個不好聽的, 計程車用多的零件, 要找馬路上的同型車拆下來零件 殺肉 , 風險更大
當年 裕隆被 "國產汽車" 停止經銷擺一道 之後, 計程車都是福特全壘打 , 怎麼不提一下 ?
桑塔納 不是正規德國嫡裔 VW, 是巴西 VW 專屬使用的車輛 , SANTANA 是巴西字 , 以前是 直列L4 的引擎 , 20年前VW 把第三世界的好車, 拿去中國賣,都足以嚇嚇叫 , 以致留下地位口碑到今日 , 才是滿街的 "桑塔納" 出租車 的士。
barbielinda wrote:
計程車用 ALTIS...(恕刪)
我的意思是一款車,如果計程車司機一直用得比較好,就說明這款車真的是性能可靠,成本經濟。有的車做計程車,可是司機後來換車的時候就改用其他車了,這就說明有問題了,要麼是性能、可靠性的問題,要麼就是經濟性的問題。
剛剛查了一下資料,桑塔納是passat B2,不是B4。桑塔納這個名字是來自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座山谷的名字。該山谷以出產葡萄而聞名於世。在這山谷里,還經常颳起一股強勁的旋風,當地人把這種旋風稱做「桑塔納」。1981年,當第一輛新型轎車從西德大眾公司生產出廠時,公司立即決定以「桑塔納」為其車名。意在希望大眾公司生產的這種新車型轎車如同「桑塔納」山谷一樣聞名於世,像「桑塔納」旋風一樣風靡全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