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TOYOTA在台灣銷售量長紅的原因到底是車好還是對手太爛?

我談談自己的經驗,我之前都開TOYOTA,第一台是TERCEL、第二台是COROLLA,最近買車考慮三台車一台是馬五、一台是I-MAX、一台是WISH,之前都是看馬五跟IMAX,最沒考慮的是WISH(因為之前坐過舊WISH覺得吵),有試乘過馬五開起來很不錯也很喜歡但我老婆嫌第三排太小了,後來也有試乘過WISH的確是懸吊比較軟但比舊WISH安靜,,最後我買車時買的卻是我一開始最沒考慮的WISH,購買原因有以下幾點
1.第三排WISH較好坐(較大)
2.維修零件會較便宜且維修方便(計程車多一定會有副廠件,零件取得容易)
3.目前開的車的確真的沒什麼大問題(14年老車每年開三萬多家住台北在桃園上班)
4.九月買有五年保固
5.二手車價較好

我買車時考慮順序
1.價格:
要衡量自己買得起的範圍我的預算是80萬內辦到好
2.安全性
其實在台灣買車真的蠻可憐的沒有什麼選擇,如果馬五跟IMAX有ESP及四顆安全氣囊的話我一定不會考慮
WISH
3.維修保養
沒有什麼車是不會壞的,車上有一堆耗材要更換,零件也有使用期限,維修方便、零件取得容易價格便宜是
最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最後再度選擇TOYOTA的原因,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需求的東西不同,只要選擇的是你所需求的那就會是一部最好的車不管是哪個品牌,最後希望立委們能修法讓ESP及六顆氣囊為標配,因為要讓車廠拿出良心呵呵是不可能的
最後祝大家都行車平安喔
這種狀況,能用一些狀況來比喻:
1人是真的知道他自己要的哪種商品,符合自己的用車需求及預算(例如買菜車 小孩市區接送車)
1人是買最便宜的商品作商用用途,反正載的別人;開的是員工(計程車 公司外務車)
1人是有所專研,綜合前2人的買車心態,加上了解商品設計簡單,黑手學徒出身的修車廠就能維修.就選它了.
1人是看在有3人已經選了它,連想都沒想跟選準沒錯,
1人是,買車時很猶豫,評估A,B,C,D,牌之後,看了市佔率表之後,已知有4人選它.家人朋友又非T牌不可.就選它了.
Toyota=窮人(或說一般收入的人)的車,他的所有優點,都是窮人愛的。這世上窮人>>有錢人,當然賣的數量多囉
一台wish新車現金價不到八十萬
三年後還賣快60

五年居然還賣40多萬


altis新車現金六十萬出頭
開了三年還賣快45
開了五年還賣快35


camry現金八十出頭萬
開了三年還賣58萬
開了5年還賣42萬

他牌能賣那麼好的價錢
實在沒幾台

對面的叔叔買了一台克萊斯勒
現金九十多萬
開了三年賣30萬
幹到沒力




TOYOTA爲什麽長紅,這還用問嘛?

四個字

選擇太少。。。

難道不是麼

roy2311198 wrote:
捷豹 寶獅 愛快 飛雅特 蘭吉雅 歐寶 福特 你說他們車的本質...會比豐田差麼?...(恕刪)


以上這些歐系車妥善率都很差, 也不耐用. 歐系車比較耐用的是 Mercedes-Benz. BMW零件也不耐用, 開個五年也是方向機故障. 看夠久你就會知道. 不知道, 問問修車廠就知道, 問老計程車司機也知道.

歐洲鄉間小道很多大R角的上上下下的彎道, 因此底盤設計比較硬. 東南亞國家路面狀況差, 因此底盤設計比較軟. 這跟本質一點關係都沒有. 純粹是設計的不同.




陳在天 wrote:
惟一可以被拿出來噹的...(恕刪)

+1..
還是大大說的話"酥糊"!!!
我大伯9年camry 開10幾萬公里
二手車行收28萬,2.0最低階版本...

沒錢當然加減開
有錢牽新車...toyota 絕對不是我的選擇
省那點錢,哪天真的被撞了...
付出的成本絕不不是車價差可以彌補的
Toyota的養、套、殺策略用的比其他品牌好很多。

先用Corona、Corolla兩車系分進合擊奠定家庭房車市場的地位
Corona 1.6國產上市時大量用日本零件,靠品質得到好口碑
後繼的Corona Premio、Exsior 1.6/ 2.0開始有cost down,但是一樣秉持便宜大碗的路線

Corolla 1.8一開始進口,幾乎是唯一1.8平價進口車款,很長一段時間成了進口車排行的榜首

養了一段時間之後,兩個車系Corona、Corolla路線結束,只保留一個Corolla Altis產品線
請了布萊德彼特打廣告,明明是國產車塑造成進口感,這個廣告還有幾人記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HoWwwniOWs

逐年Cost Down簡化零件降低成本,但是車身尺碼放大到中型房車尺寸,相對便宜又大碗

同時期的他廠

福特:Ford Liata 1.8、Tierra 1.8一樣是稅制問題吃悶虧,一直到Focus 1.8終於進入同稅級競爭,為時晚矣
馬自達:Mazda 323、Mazda 3都是Ford雙生車,甚至Mazda 3 2.0這個級距是為了讓位給Focus 1.8而存在的
南陽:Honda Civic自成一格,但是後來被Honda原廠收回自營,走高毛利路線,不求市占率
三菱:Mitsubishi Lancer 1.8一樣稅制高了一級,對於這個等級的買家影響很大,後來都轉而力推1.6
。後繼車Fortis 2.0出了一段時間,銷售量hold不住終於出了Fortis 1.8,時機太晚了
裕隆:最妙的廠商。
一路下來 Nissan Sentra 1.6、Sentra HV、Sentra 180,面對Altis都有後座空間太小的問題
BlueBird出來終於改善空間問題,但是為了讓位給將來上市的Luxgen Neova 1.8,所以堅持只有BlueBird 2.0
然後用掀背級距的Tidda 1.6/ 1.8來跟Altis叫陣..

結論:對手不夠強、加上Toyota產品定位成功,演變到現在每月2、3、4名銷售量加起來比不過第一名的Altis 1.8

rogerwer wrote:
你要護衛H車可以去H...(恕刪)


沒錯 我是外型和內裝至上派的

別那麼兇嘛 回個文也要被罵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