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oomi wrote:
台灣已經沒救了 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說到日本 真的是個神奇國度
新宿是個大城市吧 但上班時間車流量卻沒很大
如果說因為電車很發達 所以不需要有私家車
這個可以理解 但他們連機車也很少 是非常少可能比汽車還少
他們的機車不是只有重機 如果是重機 很少人有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們也是有跟台灣一樣的小綿羊的
但就是很少 明明就是這麼方便的東西 卻很少人有?
沒有很神奇, 就是不方便才會很少, 台灣也辦的到啊
不然你騎機車去信義區看看, 方便嗎?
chadhuang wrote:
台灣就沒再控管車輛總數阿ww
倫敦好幾年前就在實施基單雙數車牌在不同天能進市區的規定哩。
Diego11599 wrote:
機車也需要這樣,台灣機車太多了
genshine wrote:
台灣只會怪政府怎麼沒有幫我多畫一些停車格。
台灣人一但上了駕駛座本性就暴露無遺。
054203 wrote:
台灣已經很好了 .. 所以才造成那麼多問題
在一些國家 汽機車總量管制 要買車要先有車牌 第二張車牌的價格 往往是天價
有車牌也不一定能買車 如果今年賣車的配額用完 請等明年
車牌號碼尾數 奇數只能1.3.5開 偶數只能 2.4.6 開
我們的最大問題 就是法規多如牛毛 但又罰不重 官員又多是紙上談兵
時間久了 法治觀念就差了 三寶就多了
maple7595 wrote:
不止汽車要車位才可以買
機車更需要強制規定有車位才能買
滿街滿坑的機車 大多數路邊車格又不收費
搞到騎樓都不是給人走的
亂七八糟
l6632154j wrote:
其實人們是會怪政府為什麼沒有幫我多畫一些"免費"停車格。
(很多人就算旁邊就有停車格或停車場,還是照樣違停.....因為停合法得要花錢)
Ayoomi wrote:
台灣已經沒救了 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說到日本 真的是個神奇國度
新宿是個大城市吧 但上班時間車流量卻沒很大
如果說因為電車很發達 所以不需要有私家車
這個可以理解 但他們連機車也很少 是非常少可能比汽車還少
他們的機車不是只有重機 如果是重機 很少人有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們也是有跟台灣一樣的小綿羊的
但就是很少 明明就是這麼方便的東西 卻很少人有?
jon8395 wrote:
不用神話日本,日本壓抑的的個性,私底下的日本人並不是這樣,
疫情為什麼會大爆發就是個案例,明的沒辦法就暗著來,人去了哪自然沒法管控
toocck wrote:
因為你分析的不夠多啊
日本高速公路收很貴,以圖表160KM收3500-5000日元,高收費讓很日本人到長大都沒出過自己的行政區。
日本家庭不是沒有私家車,甚至大多數家庭都有私家車,
但車子是用於有用的用途上,日本買車比台灣便宜多了,問題在使用很貴。
2006年時,寫下每戶家庭擁有 1.12 輛車的高峰,
然而截至2017年3月為止,每戶家庭擁有汽車比例為 1.06 輛,
東京擁有 310 萬輛的汽車登錄,
在日本 47 個一級行政區排名第三,僅次於愛知縣及埼玉縣,
但每戶家庭只有 0.45 輛汽車,在所有一級行政區中排名最後一名。
造成東京家庭擁有汽車比例低,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是主因,
塞車問題也降低擁有汽車比例,這不是跟台北很像?
解決車太多的方法是“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而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政策。
限制車牌限制停車位這種方法,就是用錢能解決的,事情就不公平了,提這種案的人心態可議
為什麼日韓美歐這些國家都有重機亦有小綿羊但都不是如台灣一般的拿來解決塞車問題?
去看看地圖,我上面打的地方,那個不下雪?雪地騎車????瘋子才做的事好嗎?
所以他們不是沒機車,而是最好用汽車,且人命值錢,命只有一條車再買就有。
再說消費環境,你住過國外就知到採買法跟台灣完全不同Costco好市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汽車才是主流,台灣有很多騎機車去好市多採買的嗎?
10年前曾經入境在日本500萬人口的城市,
那個晚上8點要吃個晚餐,坐了半小時的計程車找又花了4000日元,
最後決定飯店的4000日元的餐吃一吃〈1條麵+1塊漢堡肉〉,
那種環境真的不要跟台灣比,我是覺得很辛苦的環境,其實台灣就是天堂,至少我是這樣覺得
人文.氣象.經濟.消費.生活多看才能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不用羨慕
toocck wrote:
有利亦有弊
日本。你看不到如台灣的整個城市60%的一樓都是店家
你去日本,超級市場就跟台灣的連鎖大賣場一樣大型,
至少比台灣大多數的全聯大,而且不會出現跟台灣一樣1KM內就有2家全聯,開店是一種不容易的事
小店一般開在商店街,很少在住宅區,台灣到處都是店,騎樓還分早晚班,有些地方馬路晚上還再加一攤
店家提供停車位.你有想過這些嗎?日本有那種整條馬路挖空,地下商店街,
跟台北捷運一樣的地下商店街,但人家就是不在捷運車站這種地方,
這才是住宅跟商業分開,只想到停車,卻有人想過這本來就不該開店嗎?
甚至你能接受家裡附近的店全關了嗎?
Ayoomi wrote:
下雪我不是沒想過 但東京下雪天數很少 這會構成機車少的原因嗎?
後來查了一下發現確實國情不同 很多原因
電車太發達
汽車很便宜 (汽車國產 外加他們有一種輕型方方車 他們的輕型方方車非常多)
價格差沒多少的情況下 願意買兩顆輪子 又不能遮風避雨的人就很少了
冬天下雪 (就算沒下雪 在10度以下天氣騎車也是很不ok的吧 )
機車駕照非常難考 即便上路後也有嚴格法規規範
國情不同的情況下 東南亞國家很好用的小綿羊 在日本這種地方就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挑戰自我 超越自己 wrote:
日本早在 1962 年,就思考過都市車輛停車的問題,
在當年實施俗稱「車庫法」的法律,這個法律對於要買車的人,有幾個條件要求:
第一, 在訂車、付訂金的時候,你必須提出一份「停車車位證明書」,這份證明書必須是你居住所在地的警察機關所出具的;
第二,「停車車位」不一定是要用買的, 用租用的也可以 。
第三,「停車車位」可以是住處的車庫,也可以是空地,也可利用住停車場的停車位,但是停車場要出具證明,證明你有租用。
第四,「停車車位」不一定是要你所居住的大樓或透天平房,只要是在居住地直線兩公里範圍內的停車空間,都可以。
第五, 日本並沒有一步到位的在全國即刻施行「車庫法」,而是先在東京都等大都會先施行,分十年時間、才逐步推行到其他地區。
所以,即使你的住處都沒有停車位,只要兩公里範圍內,你找得到可以租的車位,停車場出具證明,也可以。
而且, 最重要的是,這個法律的實施,並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分十年推行,主要先從大都會區開始 。同時,不僅是單靠「車庫法」一部法律,日本對於停車管理的規定、也連續制定在許多法規中,如建築基本法、停車場法、道路交通法、標準停車場條例、城市規劃法等。這些大抵涵蓋了停車場建設與停車管理的全部內容。比如說,要求建築物達幾平方公尺、就需要設置幾個車位、未達規定不得開工等等。
簡單說,「車庫法」同時搭配廣設車位、以及取締違規停車的法令一併執行,才能有效的讓民眾落實相關法令,達到紓解停車空間的目的。
日本買車基本都是要有車位才可以買,包含重機....
當然他們五年一過,驗車就超級嚴苛到不行,而且驗車費用也貴~.~
重點,日本交通法規超級嚴苛,沒有像我們鬼島超級鬆的...
小雞飯 wrote:
說到底都是政治與選票
誰推動鐵腕政策誰就注定會下台
再不然就是被對立政黨批評你這是專制獨裁
MDFKer wrote:
這位大大分析的透徹...
以前我問過日本人韓國人為什麼你們不騎車?
差不多都說在結霜的路上騎車 是想死嗎...之類的
直白的說
落後的國家小機車都很多
機車多是因為大眾運輸與都市規劃落後
這就是事實
但... 這兩個國家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尤其是那種群體的社會壓力
去常住一段時間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