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日本好像是有車位才能買車

Ayoomi wrote:
台灣已經沒救了 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說到日本 真的是個神奇國度
新宿是個大城市吧 但上班時間車流量卻沒很大
如果說因為電車很發達 所以不需要有私家車
這個可以理解 但他們連機車也很少 是非常少可能比汽車還少
他們的機車不是只有重機 如果是重機 很少人有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們也是有跟台灣一樣的小綿羊的
但就是很少 明明就是這麼方便的東西 卻很少人有?

沒有很神奇, 就是不方便才會很少, 台灣也辦的到啊
不然你騎機車去信義區看看, 方便嗎?
MDFKer wrote:
直白的說
落後的國家小機車都很多
機車多是因為大眾運輸與都市規劃落後
這就是事實

你是在暗諷台灣很落後嗎?
如果把車也考慮進來, 美國也很落後, 人車比接近1:1, 在美國沒車就等於沒腳
meridian wrote:
你是在暗諷台灣很落後...(恕刪)


大眾運輸發展落後
我寫事實 自然不是再暗諷
在日本 K-Car不用車位就能買

我看新聞報導,日本的考照難度費用很高,所以造就路上的三寶少之又少

如果台灣採取日本考照制度,我看路上大概2/3的駕駛都是無照駕駛
神魔亂舞 wrote:
台灣車都亂停有些人一...(恕刪)


應該是每買一台車,就要有一個車位證明,無論車位是買的或租的,但一個車位只能對應一台車做為登記。
chadhuang wrote:
台灣就沒再控管車輛總數阿ww

倫敦好幾年前就在實施基單雙數車牌在不同天能進市區的規定哩。


Diego11599 wrote:
機車也需要這樣,台灣機車太多了


如果管制下去,
會變成短期內機車領牌數量大增...
陣痛期會拉更長...

就像預告未來房屋與土地的稅金的調漲,
會造成現在的房價立刻上漲,
注意,是立刻哦~

本來潛在的買氣會一瞬間因為對未來管制的恐慌而馬上爆發!

genshine wrote:
台灣只會怪政府怎麼沒有幫我多畫一些停車格。
台灣人一但上了駕駛座本性就暴露無遺。

政府在規劃上本來就是以官僚方便為前提,
不要有奇怪的幻想會以你為前提去規劃...

但是你所說的這個問題,
其實根源就是區域發展的失衡...

而均衡的區域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就是連『非都會區』的房價地價都會大漲...
你或你的下一代要置產就更困難了
(因為已經發展起來了...

054203 wrote:
台灣已經很好了 .. 所以才造成那麼多問題
在一些國家 汽機車總量管制 要買車要先有車牌 第二張車牌的價格 往往是天價
有車牌也不一定能買車 如果今年賣車的配額用完 請等明年
車牌號碼尾數 奇數只能1.3.5開 偶數只能 2.4.6 開
我們的最大問題 就是法規多如牛毛 但又罰不重 官員又多是紙上談兵
時間久了 法治觀念就差了 三寶就多了


哈哈~我知道你在說對岸的現況...

maple7595 wrote:
不止汽車要車位才可以買

機車更需要強制規定有車位才能買

滿街滿坑的機車 大多數路邊車格又不收費

搞到騎樓都不是給人走的

亂七八糟


有車格沒用啊~那只是它回家的時候有地方停...
問題是它離開家之後,仍然沒地方停啊...

l6632154j wrote:
其實人們是會怪政府為什麼沒有幫我多畫一些"免費"停車格。
(很多人就算旁邊就有停車格或停車場,還是照樣違停.....因為停合法得要花錢)


撇開就是要貪便宜不進入停車場的這種少數案例,
政府還真的是不想多畫一些免費或付費的停車格...
因為交通違規收入屬於地方政府的財源之一,
而且是很好賺的那種..

Ayoomi wrote:
台灣已經沒救了 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說到日本 真的是個神奇國度

新宿是個大城市吧 但上班時間車流量卻沒很大

如果說因為電車很發達 所以不需要有私家車

這個可以理解 但他們連機車也很少 是非常少可能比汽車還少

他們的機車不是只有重機 如果是重機 很少人有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們也是有跟台灣一樣的小綿羊的

但就是很少 明明就是這麼方便的東西 卻很少人有?


看看這裡吧~
https://disp.cc/b/163-9QRt

錯!在東京等大都市由於交通方便以及車輛持有成本高,的確是較少有人騎機車。

此外日本海側縣市由於冬天會下雪,也較不適合機車行駛。

但扣除以上區域其實日本機車數量並不少。

日本還允許機車鑽車縫呢...

前陣子法國也想禁止機車鑽車縫,那就堵給你看啊...

法國人抗議的大絕招超多的,

機車天生體積小,讓它鑽才是務實的做法.


jon8395 wrote:
不用神話日本,日本壓抑的的個性,私底下的日本人並不是這樣,
疫情為什麼會大爆發就是個案例,明的沒辦法就暗著來,人去了哪自然沒法管控


壓抑久了會出病的,

壓力會找最脆弱的地方鑽...

所以日本...嗯...



toocck wrote:
因為你分析的不夠多啊
日本高速公路收很貴,以圖表160KM收3500-5000日元,高收費讓很日本人到長大都沒出過自己的行政區。

日本家庭不是沒有私家車,甚至大多數家庭都有私家車,

但車子是用於有用的用途上,日本買車比台灣便宜多了,問題在使用很貴。

2006年時,寫下每戶家庭擁有 1.12 輛車的高峰,

然而截至2017年3月為止,每戶家庭擁有汽車比例為 1.06 輛,

東京擁有 310 萬輛的汽車登錄,

在日本 47 個一級行政區排名第三,僅次於愛知縣及埼玉縣,

但每戶家庭只有 0.45 輛汽車,在所有一級行政區中排名最後一名。

造成東京家庭擁有汽車比例低,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是主因,

塞車問題也降低擁有汽車比例,這不是跟台北很像?

解決車太多的方法是“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而不是那些奇奇怪怪的政策。

限制車牌限制停車位這種方法,就是用錢能解決的,事情就不公平了,提這種案的人心態可議

為什麼日韓美歐這些國家都有重機亦有小綿羊但都不是如台灣一般的拿來解決塞車問題?

去看看地圖,我上面打的地方,那個不下雪?雪地騎車????瘋子才做的事好嗎?

所以他們不是沒機車,而是最好用汽車,且人命值錢,命只有一條車再買就有。

再說消費環境,你住過國外就知到採買法跟台灣完全不同Costco好市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汽車才是主流,台灣有很多騎機車去好市多採買的嗎?

10年前曾經入境在日本500萬人口的城市,

那個晚上8點要吃個晚餐,坐了半小時的計程車找又花了4000日元,

最後決定飯店的4000日元的餐吃一吃〈1條麵+1塊漢堡肉〉,

那種環境真的不要跟台灣比,我是覺得很辛苦的環境,其實台灣就是天堂,至少我是這樣覺得

人文.氣象.經濟.消費.生活多看才能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不用羨慕


2005年,我在日本,SUBARU的Impreza在電車上的廣告,1台售價百萬日元(約新台幣30萬元)。

台灣售價百萬台幣(買回來還大改的很多...)

愛知縣我不清楚,但是我朋友之前在日本留學,不管是唸語言學校或是正式學校,

他都住在埼玉縣,那就是蠟筆小新的故鄉。

你看野原廣志不是也有一台車,還有車庫呢...

但是廣志一樣是坐電車上下班啊...

雪地騎車也是有的啦...看看合歡山下雪,

一堆騎車的也是衝上去了!XDD

至於吃飯的問題,我那時候最便宜快速的選擇就是...

站食。

沒有椅子,點餐後直接站著吃完就丟碗筷...

大部份是麵食為主,一份大約600元日幣,這是我在東京吃到最便宜的店面現煮的東西了...



toocck wrote:
有利亦有弊

日本。你看不到如台灣的整個城市60%的一樓都是店家

你去日本,超級市場就跟台灣的連鎖大賣場一樣大型,

至少比台灣大多數的全聯大,而且不會出現跟台灣一樣1KM內就有2家全聯,開店是一種不容易的事

小店一般開在商店街,很少在住宅區,台灣到處都是店,騎樓還分早晚班,有些地方馬路晚上還再加一攤

店家提供停車位.你有想過這些嗎?日本有那種整條馬路挖空,地下商店街,

跟台北捷運一樣的地下商店街,但人家就是不在捷運車站這種地方,

這才是住宅跟商業分開,只想到停車,卻有人想過這本來就不該開店嗎?

甚至你能接受家裡附近的店全關了嗎?


我住日本的民宿的時候,在南千住,也是在電車站附近了,

距離最近的便利商店,走路15分鐘。

而且那時候的東西,微波熱食或泡麵...哇~難吃到我是不肯買第二次了XD


Ayoomi wrote:
下雪我不是沒想過 但東京下雪天數很少 這會構成機車少的原因嗎?

後來查了一下發現確實國情不同 很多原因

電車太發達

汽車很便宜 (汽車國產 外加他們有一種輕型方方車 他們的輕型方方車非常多)

價格差沒多少的情況下 願意買兩顆輪子 又不能遮風避雨的人就很少了

冬天下雪 (就算沒下雪 在10度以下天氣騎車也是很不ok的吧 )

機車駕照非常難考 即便上路後也有嚴格法規規範

國情不同的情況下 東南亞國家很好用的小綿羊 在日本這種地方就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考照真的很難考,手指頭沒事就是要放在煞車拉桿上面...

管你是什麼GP賽車手用中指刁煞車什麼的,

這是一般道路,除了大姆指之外,手指頭就是給我放上去就對了(日本的考照是這樣子)


挑戰自我 超越自己 wrote:
日本早在 1962 年,就思考過都市車輛停車的問題,
在當年實施俗稱「車庫法」的法律,這個法律對於要買車的人,有幾個條件要求:

第一, 在訂車、付訂金的時候,你必須提出一份「停車車位證明書」,這份證明書必須是你居住所在地的警察機關所出具的;

第二,「停車車位」不一定是要用買的, 用租用的也可以 。

第三,「停車車位」可以是住處的車庫,也可以是空地,也可利用住停車場的停車位,但是停車場要出具證明,證明你有租用。

第四,「停車車位」不一定是要你所居住的大樓或透天平房,只要是在居住地直線兩公里範圍內的停車空間,都可以。

第五, 日本並沒有一步到位的在全國即刻施行「車庫法」,而是先在東京都等大都會先施行,分十年時間、才逐步推行到其他地區。

所以,即使你的住處都沒有停車位,只要兩公里範圍內,你找得到可以租的車位,停車場出具證明,也可以。

而且, 最重要的是,這個法律的實施,並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分十年推行,主要先從大都會區開始 。同時,不僅是單靠「車庫法」一部法律,日本對於停車管理的規定、也連續制定在許多法規中,如建築基本法、停車場法、道路交通法、標準停車場條例、城市規劃法等。這些大抵涵蓋了停車場建設與停車管理的全部內容。比如說,要求建築物達幾平方公尺、就需要設置幾個車位、未達規定不得開工等等。

簡單說,「車庫法」同時搭配廣設車位、以及取締違規停車的法令一併執行,才能有效的讓民眾落實相關法令,達到紓解停車空間的目的。

日本買車基本都是要有車位才可以買,包含重機....

當然他們五年一過,驗車就超級嚴苛到不行,而且驗車費用也貴~.~

重點,日本交通法規超級嚴苛,沒有像我們鬼島超級鬆的...


車庫法案當初是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汽車產業而誕生的。

包括在1500cc以下的進口車課徵高額關稅(這是195X年的事),

各政府機關官用車只能用國產,包括警車。

民用車也一樣。

可以參考50年代的日本政府制定實行了《企業合理化促進法》、《機械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振興法),

1950年代~1960年代,日本政府為了保護本國汽車產業,對進口車徵收高關稅以及限制汽車進口數量

1960年~1969年的10年間,世界汽車生產總量增加了約1.9倍,

其中:美國增加約1.3倍;

西德和法國增加約1.8倍;(那時候德國還未合併,還在東德+西德的年代)

義大利增加約2.5倍。

日本10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35.1%

1965年10月,日本進口車自由化,不再限制進口車,不過關稅依舊很高。(大約是35%~40%)

應美國的再三要求,
1968年降為36%;1970年降為20%;1972年降為10%;1978年降為0%。

從現在來看,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之中,
唯一一個對於成品汽車不徵收關稅的國家,其開發的汽車市場也是世界僅有。

因為日本國產車的品質已經完全追上進口車,此其一。

日本的車庫政策讓人民想買進口車的慾望熄火,此其二。
(但是日本自己就擅長生產小車,它們叫 K-CAR,
可以參考宮崎駿的電影『波妞』,裡面男主角的媽媽開的就是 K-CAR)
(K-AR是統稱,像是台灣舊MARCH,YARIS,SOLIO這一類,就很有K-CAR的感覺)
(在歐洲這種車會被叫小鋼炮,但是在日本,這種對於主婦採買+接送小孩很好用)

有了這些配合,就算政府對進口大車是0關稅,人民也不想買,此其三。


小雞飯 wrote:
說到底都是政治與選票
誰推動鐵腕政策誰就注定會下台
再不然就是被對立政黨批評你這是專制獨裁


以民為主啊。XDDD

總不能以你或以我為主吧?XD

MDFKer wrote:
這位大大分析的透徹...
以前我問過日本人韓國人為什麼你們不騎車?
差不多都說在結霜的路上騎車 是想死嗎...之類的

直白的說
落後的國家小機車都很多
機車多是因為大眾運輸與都市規劃落後
這就是事實

但... 這兩個國家真的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尤其是那種群體的社會壓力
去常住一段時間便知


不不不,如果擅用自己的優勢,也能打出一片天。

而不是看人家好,就拼命學,那不就跟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一樣?
神魔亂舞 wrote:
台灣車都亂停有些人一(恕刪)


日本是一個群體意識非常強的國家,大家都做同樣的一件事情、穿著同樣色調的衣服。
去日本東京街頭搭個電車就會發現,大家清一色制服。

更不用說如果做了一些違規的事情、恥辱的事情那可是會被同事、上司、身邊周圍的人看不慣
甚至成為拒絕往來戶。

名聲這玩意很重要,台灣永遠不會這樣,不是因為台灣人不重視自身品行。

是因為整個社會氛圍都是投機取巧、曬鈔票、走偏鋒,大家都想錢多、事少、離家近。
看政府、立法院就可以知道,或者軍隊就是整個社會的縮影,是一樣的。
沒辦法嚕~
其實我也想問日本 歐洲 美國 韓國 那麼多女人從事AV,為何台灣遲遲跟不上國際...甚至發揚光大開班AV大學讓各地有志學子踴躍加入?

所以是被日本亮麗外表洗腦而日本低俗或負面形象卻看不到?

日本人又不是到處買停車位.....在台灣會違停的到了外縣市照常違停

在台灣房產一人持有而一家三四部車多的是這就是台灣大多家庭。
且在台灣大多數販售屋 都標配車位已行之有年了 ,違規跟本跟買車位沒有絕對100%關係 ,除非強制限制身分證字號每人名下有兩房以上之後才能購車且只准持有一部車還可以增加屯房稅一舉兩得(這時候出來反的就是車商了),以上才能有改善居家車位問題但是 旅遊購物類違停也無法完全獲得改善,樓主敢出這種重手就快點去從政跟車商幹!

日本高速公路如果以台灣人概念都算 龜速行駛 身為台灣人的你能接受嗎日本模式嗎? 連在台灣弄個區間測速都有一大群人鬼叫了...要不要去看看日本社區山路如何龜?
人比人是相對的

以守法性

日本人十個大概一兩個渣

台灣人大概三成多是不守法的渣


最主要的差異是羞恥心程度

台灣人很多人違法,一樣臉皮厚

日本人可能就要搬家了


strayvet wrote:
有車位證明才能買車我(恕刪)
標準天龍國的想法!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