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文長】長年中古車看車心得&心態建議

請問"原廠回收的民間中古車...."能說詳細一點嗎

要身寸了 wrote:
小弟這幾年來買了N部中古車
買來體驗一台車的特性
然後又賣掉再買其他的來體驗,
無限輪迴到現在也悟出了一些中古車的購車心得!
我自己是高雄人,但整個西岸從北到南的車行都有去看過,
在此分享一下這幾年來的心得

再看車之前
不懂車的朋友可以先做做中古車的功課
例如在youtube搜尋:分辨中古車 OR 看車基本功,或是一些中古車的影片相關資訊之類的
看完大部分的影片起碼對中古車有個底,
例如鈑件螺絲,原廠焊點封膠,大樑結構的認識等等...
功課做的越久,學到的知識越多,你越不容易吃虧哦~
如果你懶得做功課,那勸你千萬不要買中古車
切記,不做功課不要買中古車!!

首先消費者買車前要了解什麼樣的人會把車賣給車行?
1.貸款繳不出來or缺錢or沒錢養車
2.開久了單純想換車or小車換大車or大車換小車
3.撞壞了A到了,不想修乾脆賣掉換一台
4.其他原因(不想開車了、保養保固問題、車主過世)
這四個狀況的比率大概是2比3比3比2
上述1.2.4點而脫手的車,有很多也是撞過修好的
所以買中古車有4成或可能5成的機率會買到事故車
不管大事或小事故,就是4-5成機會買到曾經撞過的
這個機會真的很大,千萬不要賭這個
你要這麼會賭你早就發財了不用買中古車!

還有消費者要有個心態
不要盲目追求低價
中古車法則之一 : 一車一況一價
絕對不會有那種便宜又大碗又超值的車!
這種車出現,車商供應給親朋友好都來不及了
就算有也輪不到你!

所以價格不是最主要的購車因素
如果一台15年的魂動馬3只要45萬,那麼買他就要有隨時要顧路的心理準備
不要撿便宜,撿到之後又再哭說哪裡有問題~
低價不是真理,車況才是!
所以小弟看車只看行情價的車,甚至高於行情價我也願意跑一趟
那種低於行情價的我都直接忽略~
舉例我最近買一台車46萬(行情價大概40)
車在台北底價43.8,
加上車費+過戶+稅金+將近要46萬
為什麼我願意多花6萬買?
因為我懶的去買40的然後回去重新整理

看車之前消費者要知道有個隱性的車價是在你購車之後產生的!
例如一台8萬公里的vw Golf,車況極佳,無事故泡水之類的,但8萬差不多要換正時皮帶組了,水幫浦那些也是一併要換的,還有變速箱保養,加上正常小保養,再加上可能隨時出問題的冷氣,車價起碼要加個七八萬跑不掉!

如果你的預算是50萬,
那建議你買43-45萬行情價的車
如果你預算是25萬,
那建議你買21-22萬行情價的車
一定要預留一些預算給購車後的車價做準備
千萬不能有那種撿便宜的心態!你要撿便宜那你一定要吃虧!

中古車行在標車收車時
會有像HAA這樣的公司給車子做評鑑
ABCDEF,A是最好,F是最爛等等等...
會有滿多車行最愛收的就是CDEF車種
據我所知CD等級就是傷到大樑骨架的事故車了,車商收的價格非常便宜,隨便花個幾萬塊整理一下車跟你說沒事故,跟你說原車原鈑件

去年還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圈內人應該更懂)
有個傻男在追求一個護士,還買一台馬3送那護士,但那個護士跟其他小王有一腿...
之後傻男跟小王發生口角,傻男被亂棍打死,屍體丟到馬3後座,整台馬三滿滿都是血跡,這台車子還發生靈異事件等等...
馬3之後被扔到競標中心
很快的被車行收走,也很快的被買家買走....

這種車一樣以15年的馬3來舉例
車行大概只收30-40左右,然後賣你65,你給他砍到50他都肯賣!
你會以為你現賺15萬,但其實你是花50萬買一台靈車~這樣你懂了吧?

好了咱門進入正題
首先來談一下每個地區看車都會有不同的體驗
我把它稱為"地區特性"
【以下舉例只是多數遇到的,不是全部】
【以下舉例只是多數遇到的,不是全部】
【以下舉例只是多數遇到的,不是全部】

南部車行多數偏"隨興"
服務態度比起中北部沒這麼好
總是有種你愛買不買隨你的感覺
當然也是有很熱情的,但多數感覺比較隨興
也沒那麼認真的替你介紹車子
所以比較不懂車的朋友在南部看車會比較吃虧
因為不管哪裡好或哪裡不好他們也懶的的告訴你
大多數的車子你要自己看自己找問題
如果懂車的朋友在南部看車很棒
因為多數業務不會跟你廢話,你自己也懂車況
不買走人的話業務也比較不會酸你或是硬要留你之類的

中部車行多數在"騙"
騙你說有Yaris(舉例),結果現場是Vios
騙你說現場有車,結果沒車,然後介紹根本不相干的車種給你
騙你說只要30萬,結果現場開價到38萬
騙你說你帶25萬現金來買馬上成交
結果現場要你再貸款10萬,還不允許我35萬直接買!一定要我貸款(到底是再三小看不懂)

而且中部80%的車行"邪氣"很重
你自己去看車可能會被2-3個兄弟圍著談
不買不下訂會給你一種很難下台的感覺
我自己是不在意邪氣的部分,你要10個人圍著我也無所謂,你給我好車,我也會對你的邪氣表示尊重,但多數都是一群8+9的屁孩而已

談到中部我並不是要貶低這個地區
我在彰化台中地區住了五年,對中部很有情感
只是中部大多數的車行是在令人髮指
之後要再買的話我會直接跳過中部所有車行...
我知道中部還是有好的車行,但實在不想浪費時間在"碰運氣"

北部又分台北市跟桃園新北
桃園新北也是跟台中類似,
通常就是要騙你來居多...
只是就比較沒有所謂的邪氣存在,意外的是絕大多數態度滿好的
正當你不爽時他們又會很抱歉的跟你說對不起??
真的是搞得我一頭霧水

新北桃園大多車行也是一個騙字
(尤其新北大道)
一堆跟你說沒事故,
拿一張認證書再那招搖撞騙
有一台引擎蓋沒原廠貼紙
我問為啥沒有?
業務:那個本來就沒有再貼哦
(馬的真的是當我白癡)
我說:可是引擎蓋螺絲有拆過痕跡欸!
業務:可能就是單純換引擎蓋而已啦~~
我說:我問那為什麼前梁有焊接,而且三年四萬公里有需要換引擎腳嗎?
業務:小事故小擦撞啦,這個不是重大事故
然後拿出認証書出來再話唬爛
我二話不說,直接好的掰掰~

台北市地區大多車行沒什麼問題
從態度到車況都還算中規中矩,
但是車況比較好的價格偏高!
比行情價還高許多的那種高!
這反應到地價租金跟人事成本比較無話可說
所以台北市買車可能會比其他地區買還要貴~

最後一種車商在全台灣都有
就是去到現場只停幾台破車,然後到了跟你說有車有車,請你座一下,完了開始跟你說你要什麼車我現在幫你標!?
然後跟你說價格可以多低多低,
不用再給車行賺一筆,
只會幫你標A跟B等級的好車,然後跟你收一點服務費之類的,60萬的馬3我40萬幫你標到,服務費收5萬就好之類的,
馬的你以為我是網購買家嗎? 我花幾十萬要買車,你以為我在買衣服逆?
花幾十萬沒看到實品你敢買? 我是不敢啦

如果各位要看車,可以教大家幾個方式
我都是規劃一個看車之旅
高雄開到台北,途中邊看邊玩,邊旅遊
網路鎖定幾台車,不會事先通知車行然後開過去看,沒車就下一間

不方便開車或沒車的朋友:
假如你住桃園,網路上有10台你的理想車在桃園,那可以就找個假日規劃一下路線,直接殺到現場詢問有沒有,如果現場沒有,請轉頭離開!如果跟你說車在其他地方要帶你過去看,請轉頭離開!如果跟你說有,但開始巴拉巴拉講廢話,請轉頭離開!

或是閒暇之餘騎機車到中古車一條街繞繞晃晃
高雄例如大順路,台北例如承德路七段之類的
,有看到你要的直接進去問,劈頭不要問價格
先用你做好的功課去探索那台車,再去決定這台車的車價比較好
例如開價or行情價在50萬,那大概可以得知底價大概43-45左右
如果底價被你殺到30-40,
那你就要有警覺性了~
像我開頭所說的,千萬不要覺得你賺到了
50可以殺到3.40,那麼是靈車或引擎變造車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靈車或引擎變造新手很難看的出來
如果一台車況真的極佳,50萬的車可以砍到3.40,我是絕對不會買!!
買車算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技術
好車肯定是有的,就看你願不願意做個功課自己探索囉~

對了
當你看到真的喜歡的車,價格也合理時
里程數也是一個小重點!!!
別忘了GOOGLE搜尋:里程數查詢
跟車行要一下出廠年月跟車牌號碼,馬上查詢驗車里程!
雖然不能百分百確認,
但起碼有個小保障也不錯
如果車行不給就別買囉~

good!
城市農夫 wrote:
看過很多對岸中古車的...(恕刪)


對岸中古車市場真是大的恐怖
透明度不說
但光是繞一天北京花鄉車市
就足以震撼到無法言語

要身寸了 wrote:
小弟這幾年來買了N...(恕刪)


好文怒推一波

最近有想買中古車

看到板大這篇獲益良多


要身寸了 wrote:
小弟這幾年來買了N...(恕刪)


01許久不見的優質好文,5分奉上,已收藏

樓上無須針對EF車輛比例爭執,樓主只是經驗分享,許多眉角對於新手來說都是很受用的

不拉不拉!!! wrote:
樓上無須針對EF車輛比例爭執,樓主只是經驗分享,許多眉角對於新手來說都是很受用的


小弟實事求是而已!!

我可是第一頁就給樓主鼓掌了!

願意經驗分享當然很好。

BUT:若在學術界,即使是一篇寫得很好的論文,就算只有一小部分是造假或虛構(或是作夢...)。

那整篇論文就會被人質疑甚至唾棄!

兩大競拍場每月"成交量"約4,5千台。委拍車更是破萬。

等於全台近半數的中古車都曾在競拍場裡流通。

是哪來那麼多重大事故泡水車?

wayne36183512 wrote:
小弟實事求是而已!...(恕刪)


記得三四年前有廠商統計2015台灣中古車年過戶約80萬輛
也有2016年的車齡比較
半數以上集中於10年以上車輛
而新車領牌數40餘萬
所以還是有為數不少車輛來自非拍賣途徑

huangtn wrote:
請問'原廠回收的民...(恕刪)


樓主可能要談的是
一般大家認為原廠中古車來自長期原廠保養車主
車主因購新車或其他因素有出售需求
原廠判斷車況而回購整理後出售
或是因業績領牌 展示 試駕等途徑
還有就是自營的租賃公司車

但原廠中古車為了多元掌控手上數量
有些車來自非上述來源
像是競標等等
這些車輛的資料就比較混亂
甚至可能進到等級較差的車輛等
但聽之前的版友說
原廠針對拍入比較差的車
銷售管道還是有取決
或是以聲明不保固來售出

wayne36183512 wrote:
小弟實事求是而已!...(恕刪)


學術研究有所謂的統計分析
把不同分組的數據做相關性的比較
然後列出分組間是否具有差異性

舉例之前沸沸揚揚的某生技公司乳癌疫苗進行人體實驗發表
最理想的狀態是實驗組跟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
在統計學的意義是95%的成績分布是不同的
對照組等於無效...疫苗組95%以上腫瘤縮小
實驗結果...無預期差異
但試驗者心中還是有亮光...
因為還是部分樣品有效
當有一絲絲機會...就像海中浮木
有人會願意賭上一睹

有些車商在風災結束後廣貼宣傳單
這些車有可能拆解零件處理
也有經過維修整理之後回到市場
當然也不排除借屍還魂的把戲
只是交易管道不太可能過於招搖


感謝分享
要身寸了 wrote:
小弟這幾年來買了N部...(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