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ji121 wrote:
..製作費用應該不會差太多才是.....(恕刪)
那是因為你沒做過生產作業,用你的想像在猜。
你以為都是差不多大的鋼板,所以單價應該差不多。
但偏偏事實不是如此。
多數的汽車差不多在一噸上下。
一噸的鐵塊在國際上多少錢你猜?!
大約在70-200美元之間,比你買礦泉水還便宜。
不同車階之間的價差,顯然不是在原料,因為原料根本不值錢。
那價差是差在哪邊?
答案是「加工」。
低階鈑件用500萬的機器做一次沖壓、
中階鈑件用5000萬的機器二次、三次沖壓、
高階鈑用5億的機器沖壓四、五、六、七次…
每沖壓一次就要換一個模子,每個模子的成本從數十萬到數千萬、甚至數億。
一片低階鈑件可能一個70萬的模子就打出來了。
一片高階鈑件可能要六個三千萬的模子才打得出來。
你認為成本差多少?
為什麼要沖那麼多次?
因為不是每一種造型曲線都可以一次沖得出來,
你想用越少的加工成本製造出來,設計的造型就會越受限。這種線條不行、那種造型不行....最後出來就是所謂「平價車的線條」。
這還是指同是鐵材金屬鈑件,如果你想換用容許更多造型的材料,比如碳纖維,那連成料成本都要開始飆了。
就算是碳纖維也有很多加工方式,最便宜的用鈑材下去切、最貴的用人工一片一片貼。
講簡單一點叫做「平價車負擔不起高價車的造型加工成本」。
工業品的造型可不是拿筆畫一畫就有的,要不然也不用工業設計師了,叫漫畫家來畫車子好了,又炫又酷,每台吸塵器都可以長得像鋼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