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關於妥善率


didisonyy wrote:
如果我考慮換進口新車, 有沒有這樣妥善率的

車可以選擇嗎? (150~250W 間) ,


Lexus GS 300h

基本上符合你的條件的只有Lexus而已。

可是我對於Lexus 或 Mazda 進口到台灣後

偷料的行為很感冒! 不是很想再買他們的車!

例如 GS300/馬6 換檔撥片,GS300 電動行李箱尾門...印象中不只這些


didisonyy wrote:
Hi 請問一下, 我...(恕刪)


高妥善率當然日製車優先阿

尤其是凌志

歐車可能比較耐撞 操控佳

但妥善率爭議多

nice68 wrote:
高妥善率當然日製車優...(恕刪)


日裔美規車的妥善率也是不惶多讓,像infinite還是美製雅歌,妥善率也是一流.
toyota常常把複雜的東西做得很簡單,極力追求利潤但保持一定品質水準,只有高價車才會把好料放在上面
歐洲車是常常把簡單的東西做得很複雜,極力追求精緻度但忽略整體的妥善率
看看引擎室的壅擠程度及管線配置也可窺探一二
兩者造車理念不同
選構造越簡單的妥善率越高

渦輪...no
直噴...no
雙離合器...no
車上有超多電腦的...no
電子配備太多的....no

年耗油量越低的分數越高(油只會越來越貴)

didisonyy wrote:
Hi

請問一下, 我目前開的車是 Camry 第五代 (上一代是進口的,第五改為國產)

這輛車行駛 33萬了 (11年) , 基本上狀況非常良好,除了2x萬公里換過一個發電機($5000)

31萬有點異音換後面一根避震器($2800), 30 萬換過火星塞上面四根好像點火的

東西 ($7000) 就沒再換過甚麼了,引擎在未開冷氣狀態下,打N檔停紅綠燈也感覺

不到引擎震動, 基本上非常的滿意, 如果我考慮換進口新車, 有沒有這樣妥善率的

車可以選擇嗎? (150~250W 間) , 以上請有經驗的大大分享一下

3Q~~
(恕刪)


歐系車要比妥善率...只有porsche比較般得上檯面了...
McCan快可以交車了,可以考慮。
powerfor wrote:
toyota常常把複...(恕刪)

設計簡單妥善率會高,只對一半

統計機率上,串聯愈多,整體良率會降,是真的,但是串聯就算只有一個零件,那個零件良率太低,一樣很慘

歐洲車真如你所說,設計很複雜,那也可以設計並聯系統,愈複雜反而良率更高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當然用並聯系統,成本高很多,不過歐洲車價格撐得起來,但很明顯沒有去做

油電車,系統夠複雜了,很多車廠都要和TOYOTA合作,就知有KNOW HOW在,沒那麼簡單
但油電車在妥善率的調查中,都排前幾,日本自己的調查也常拿第1
TOYOTA油電車是串聯系統,電和油的零件絕對比純汽柴油車多,串聯零件那麼多,還能高妥善率
原因為何?


去了解日本的品管歷史,你就知,日本的產品為何品質都很好
他們不是一天2天就有高品質的,二戰前日本產品很爛,他們不敢打MIJ ,還會偷打美國製造不然賣不出去

關鍵字,美國人 戴明



聽說歐系車放了很多的環保材質,幾年就要換一次

有人知道要換哪些東西嗎?
yyyfu wrote:
油電車,系統夠複雜了,很多車廠都要和TOYOTA合作,就知有KNOW HOW在,沒那麼簡單
但油電車在妥善率的調查中,都排前幾,日本自己的調查也常拿第1
TOYOTA油電車是串聯系統,電和油的零件絕對比純汽柴油車多,串聯零件那麼多,還能高妥善率
原因為何?


因為這個Toyota Hybrid System(THS)/Luxus Hybrid System(LHS)系統超簡單,一點都不複雜!
核心主要零件只有這四個:ICE、eCVT、MG1、MG2。

ICE也就是引擎,採阿金森循環。因此效能好,溫度也不高(跟大多數的otto循環引擎比起來)。
換句話說,引擎室的溫度不會因為在駕駛時大幅增加,進而造成車室零件因長期高溫而增加損壞的機率。

MG1、MG2則是馬達。由於內建有保護系統,因此正常使用下要搞掛馬達,難度也很高。

最重要的eCVT,相當於傳統內燃機車輛的變速箱,但它根本不是變速箱!
只是幾個太陽跟行星齒輪組合起來的天才傑作,想讓它正常狀況下用到故障還蠻困難的。

上面四個零件透過齒輪跟傳動軸組合起來,就是一套THS/LHS系統的HSD/PSD核心了,完全沒有什麼複雜度可言。

請參考這篇incar的文章與影片,有此系統的詳細原理說明:
Toyota Prius動力分配裝置(PSD)及e-CVT無段變速系統的作動原理

而且THS也不是串連系統,串連系統的Hybrid其實是增程電動車。
最有名的代表性車種是Chevrolet Volt,而最近發表的BMW i3加掛引擎版本也是這種Hybrid系統。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串連Hybrid系統只有馬達會實際輸出動力給車輛,ICE只是個發電機,以延長可行駛距離使用。
而THS拜eCVT之賜,卻是ICE也可以跟馬達同時進行出力的動作。

THS硬要歸類到串聯或並聯的話,它應該要獨立成「串並聯系統」一類。
因為THS的確兼有兩種系統的特性(串連增程、並聯增力),相當獨特。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因為這個Toyota...(恕刪)

沒複雜,那為何做不出來?

為何要和TOYOTA合作, 你在網路上看得到的東西基本上都不是商業機密,豐田又不笨
那不過是個大概原理,細部零件為何你知道嗎,那一個零件的每一個動作分解你知道嗎?

連你都看得懂,他還要賣?,等下不就被專業別廠偷學走了

用嘴巴講別人簡化過的原理還不簡單,我也可以講萊特兄弟飛行器的原理,多簡單啊,但我沒法做出747飛機
光那裡面的零件就多少了....

我講的就是零件的串聯 ,油電系統零件就是比較多,只要任一零件拿掉就不能動,就是串聯,你自己也列出來了,比汽油車多很多零件

我怎麼覺得你在講的東西和我想講的完全不同,我不過是講良率不是串愈多愈差,還要專注在單一零件良率

你跟我講機械原理....,還自已下定論那東西不太會壞,最好是那還要品管做啥,反正供應商亂找,亂裝就就好了,設計上的品管只是品質的一環,不是全部的品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