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政府搞ECT時,就是國道要繼續收費,而且會往以計里程的方向走,現在抗議的,有幾個當時有抗議?
台灣太多事情,都因為是不是自己支持的黨做的,而有不同的是非標準。
thoth wrote:
依據使用者付費原則,...(恕刪)
我建議
1. 不要有免費里程,但可採使用愈多折扣愈多的方式
2. 因為每個路段的品質不同,每段路的費率應該不一樣,有愈多線道費率愈高
3. 特定時段如連假或上下班時段可調高費率,不用再搞什麼高承載管制了
4. 系統國有化管理,但每個用路人可以選擇遠通卡,悠遊卡,富邦卡,或中華電信卡等,自由市場競爭才不會圖利特定財團
5. 服務品質降低,如修路封閉車道或交流道,應該調降費率甚至免費,一個切身的痛,我從台北回家回楊梅,結果楊梅交流道修路封閉,我得開到湖口交流道再繞回楊梅,多了里程又多了過路費,像這種情況真的求助無門
6. 可以用手機 app 的方式,動態公佈各路段費率
7. 像手機費一樣,採月結方式,而且可以選擇用不同方式繳費 (各家信用卡,超商,轉帳等)
8. 考慮偏遠地區,2/4/6/8/10 國道及快速道路可降低費率或不收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