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德國汽車工業為什麼那麼強?

PSP wrote:
中鋼印象中還蠻強的,...(恕刪)


可惜小弟無法給您加分

但小弟可以可以像FB一樣

給你個''讚''

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
uk0607 wrote:
聽你們在豪洨 台灣...(恕刪)


腦殘是你吧

台灣晶片佔全球70%~台灣這麼小就70%了

如果是以國家大小來分強弱~那你才是腦殘吧
tsaichisheng wrote:
腦殘是你吧

台灣晶片佔全球70%~台灣這麼小就70%了

如果是以國家大小來分強弱~那你才是腦殘吧...(恕刪)


70%又怎樣
還不是代工而已

岡山的交流道淹水.
螺絲無法出口...價錢至少漲了1-5%
那又怎樣~~~
時間久了.他國的技術人員技術也上來了.
誰還到台灣來找代工.
現階段很多晶圓廠都已登陸中國
台灣接單.,中國出貨
早已是檯面上在運作的事實了~~
就是等著全面開放而已~~
應該過不了幾年的時間~~
中國就可能取代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的地位...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oneman8713 wrote:
德國汽車工業為什麼那...(恕刪)


作事情態度的日積月累
這是一種很難複製和超越的競爭優勢

好比: MIJ的sony筆電,硬是比同規格的MIC筆電貴上兩倍
drewl wrote:

好比: MIJ的sony筆電,硬是比同規格的MIC筆電貴上兩倍


現在還有MIJ的SONY筆電!?!?!?!?!?


CTfrank wrote:
中國就可能取代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的地位...


這就是為什麼政府一直綁住晶圓廠的緣故...不然會有和艦案出現??

中芯技術還是整整差了台積電跟聯電一大截....

非常感謝PSP大的分享
但小弟在這邊有一個疑問
中鋼所使用的冶煉設備 為自製 或是進口?

例如台灣的工具機
許多都是台灣皮 日本骨
核心組件還是掌握在別人手上

聽說牙板比較耐用的也是進口貨

台灣要再加油
不要各領域拆開來看很強
合起來就不怎樣.......
bluecorner wrote:
我國的cost down能力.(恕刪)


這一句話,聽起來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PSP wrote:

..(恕刪)


這位大大真是太偉大了,這種事情我第一次看到有人願意講的鉅細靡遺給那麼一堆外行人看。
給你拍拍手
PSP wrote:
這... 讓你誤會了...(恕刪)


PSP 大的文章我非常非常同意, 小弟在美工作的公司所用的就是台灣製的螺絲. 我也好奇問了我們的螺絲供應商說, 中國或印度的螺絲不是更便宜嗎? 但我們的供應商sales跟我說, 台灣的螺絲品質好且穩定, 價格也沒差多少, 不過有人會為了差幾 cent 的價格, 去燒了一台車嗎?

再者, 螺絲有等級之別, 還有配合度之別, 且有安裝工具不同要求, 等等多項參數. 也許大家只看他不起眼, 但是其中的學問很大. 原因也在於大多數人不是那麼講就細節. 會有人說:螺絲就是那樣阿,能裝就好, 但我們是真的了解其中細節嗎? 但而工作上所有的的細節造就"專業". 如果大家都那麼專業, 相信很快的, 沒啥人會覺得台灣不行. 但是, 有多少人能堅持"細節"呢? 會不會有人相信選錯螺絲的配合度或強度等級是會出人命的? 這些差別就是在細節上.

汽車工業講簡單好像只是汽車, 但是汽車工業包含了許多輕工業, 重工業, 化學工業....等等你想不到的產業.

用世紀帝國這遊戲當例子, 要生產某種超強兵種,想攻擊力強, 命長, 耐打, 又射的準, 要升級超多東西.
汽車工業就是這樣....這些升級要市場, 資金, 技術, 工人素質..等等.
A4 2.8 quattro V6 S-line(退役), Q5 2.0TQ, Q7 3.0TQ
PSP wrote:
中鋼印象中還蠻強的,...(恕刪)


你的文章拜讀完了,讓我對鋼鐵業有些粗淺的認識,謝謝你的發表 ....

但是一樣改變不了,台灣做不出一輛像樣車子的事實。

其實在各個領域都是如此,國際知名的高級商品,零件或多或少有有台灣貨,但那又如何呢? 現在大陸貨不是更多 ? 那有何好沾沾自喜的?

很多年前我們也是在驕傲,說nike 等等國際知名鞋子都是我們台灣做的,玩具,電視電器等等不勝枚舉......
這麼多年過去了,鞋廠,玩具廠都倒了,我們還是在代工,只是代工的大宗變成是電子類商品。 而這些代工的單流到對岸去也只是早晚的事....

代工的工廠是倒了,但是人家的品牌不但沒有倒,卻是越做越大...

你可以說1A2B 有台灣製的車燈,某某飛機有台灣製的螺絲,某某手機有台灣的晶片,但我們設計不出雙B ,也設計不出apple ,更不要提飛機.....

台灣不比別人晚起步,但是現在已經在韓國之後,大陸都要趕上了.....

不是在唱哸台灣,而是台灣人自己多想想吧!

這麼多年都過去了,某某國際知名商品有台灣製的零件這種事,不要再拿出來現了,真的沒甚麼好驕傲的...
CTfrank wrote:
70%又怎樣
還不是代工而已

岡山的交流道淹水.
螺絲無法出口...價錢至少漲了1-5%
那又怎樣~~~
時間久了.他國的技術人員技術也上來了.
誰還到台灣來找代工.
現階段很多晶圓廠都已登陸中國
台灣接單.,中國出貨
早已是檯面上在運作的事實了~~
就是等著全面開放而已~~
應該過不了幾年的時間~~
中國就可能取代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的地位...


廣達、仁寶與鴻海是代工沒錯,但我們口中所說的"晶圓代工"實際上不是真正的代工產業。
就以台積電來講,IC設計公司幾乎沒有比它大的,這與一般代工廠商常比品牌廠商還小是不一樣的,而且一般代工廠商大多是勞力密集產業,但晶圓代工是資本密集產業,所以在大陸生產沒有優勢。有興趣,向產業中的人打聽一下最近中芯半導體的近況就曉得了。

至於說到有很多晶圓廠都已登陸中國,我想請你舉個例吧! 看看除了中芯半導體外,還有那個晶圓廠已成氣候? 大陸在這方面要追上台灣,至少還要等個二十年才有機會。

還有,過去有多少公司說要取代台積電代工的地位,不乏美日韓中的晶圓大廠,那一個成功了? 目前最接近的只有Global Foundry,但它是集合IBM、CHARTERED與AMD的晶圓廠合併而成,而且合併後也只有略勝聯電而已,其規模連台積電的一半都不到。晶圓代工的產業,台灣深耕太久了,不是其他後進者可以輕易介入的。

至於前面有網友提到世界有70%的晶片來自台灣,這是錯誤的,若說晶圓代工的市佔率超過70%,這有可能,但光是Intel 與Samsung的晶片產量,可能就超過台灣的產能了,所以不要把晶圓代工想的太偉大,目前它是最被世界看好的半導體營收成長的部分,但在半導體產業上仍只是一小部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