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outlander2.4 4wd VS FORESTER 2.0 該選擇哪台呢?

intercosmo wrote:
製作出來不見得就叫做...(恕刪)


麻煩您去翻翻SUBARU的歷史吧...
小弟不想跟你打嘴砲,小弟是在解釋SUBARU AWD的歷史。要打嘴砲的話,請您自便吧...
事實上SUBARU依然在生產FF的車款,例如入門版的EXIGA跟IMPREZA都有FF的。
BOXER ENGINE因為缸體比較寬,所以對於前懸吊的設計確實會有影響,不過絕對沒有BOXER ENGINE不適合FF車這種論調。
nagasitori wrote:
麻煩您去翻翻SUBA...(恕刪)


還是要提醒您 製作出來不見得就叫做適合呀..
BOXER ENGINE用在FF車款的設計較其他引擎形式本來就擁有比較少的優勢

小弟不想跟你打嘴砲...
intercosmo wrote:
小弟不想跟你打嘴砲....(恕刪)


那就好,其實SUBARU 1000是標竿性的車種,因為SUBARU是在FR車為主流的時代中開發了FF車。它同時兼顧了車室空間及運動性能,算是SUBARU歷史上的名車。其實使用BOXER ENGINE的FF車,在配重上依舊有低重心的優勢,跟一般橫置引擎的FF車相比,它並沒有特別不利之處。
nagasitori wrote:
跟一般橫置引擎的FF車相比,它並沒有特別不利之處...(恕刪)


喔.這你也敢講 ....小弟懶的跟妳嘴砲
intercosmo wrote:
喔.這你也敢講 .....(恕刪)


那就麻煩您把理由列出來,為何BOXER ENGINE會不適合撘載在FF車上?小弟趁著天氣好,先去幫老狗洗個澡,待會再來拜讀您的大作。
nagasitori wrote:
先去幫老狗洗個澡,...(恕刪)


那就麻煩您把理由列出來,為何BOXER ENGINE會適合撘載在FF車上?小弟趁著精神好 先去幫女友洗個澡...
有空再來"審閱"您的500字報告。
其實原廠誰說沒有強調他的AWD特性了,難道拿去跑越野拉力賽的都非這一套AWD系統??難道那些拿下3連霸的都不是這套AWD??另外意美集團所拿下的原廠組三連霸也都不是出自這套AWD而是另外去改的嗎??少笨了好嗎!!SUBARU的AWD都是同一種配置,只是某些車款會加上更精密的配置而以,其實主要都是出自同一套模式去改變,難道越野賽全部都是輕度而非offroad的越野等級??包括X-GAME也是??
intercosmo wrote:
那就麻煩您把理由列出...(恕刪)


為何boxer engine不適合FF? 我也想知道原因....

或者這樣問, 為何某種引擎不適合某種驅動方式? 有理論上的根據嗎?
開了幾年的 SUBAUR 1.8 na subaru
只有幾個心得

1.油耗不漂亮,(1.8 na 台東市<>高雄市, 時間2.5Hr,油耗11km/L )
2.直線加速較慢.

但對樓上幾位大大的言論是有點不同的想法.

水平對臥引擎有直四所沒有的特點.
1.低重心,轉彎時滾動重心較低.對於鄉間和山區的連續彎路側頃程度較低.
2.降低引擎震動.


AWD 結構較複雜,車重較重,但相對因結構較複雜,也相對帶車體結構較佳 >原理請參考結構學.

同樣原廠NA, subaru 直線加速較慢,但轉彎較快.山路順順開就知道.

而 AWD ( 非4WD) 在全路況下,雨天,高速公路超車,過彎,或一般碎石路.
其安全性是比FF或FR高.缺點是多三跟傳動軸,後差,中差,所以成本較高.

為什麼 SUBARU 板很少口水戰?
因為同等級內,除了 油耗不漂亮,內裝陽春外
在所謂安全性,操控性有那樣會輸的?





intercosmo wrote:
那就麻煩您把理由列出...(恕刪)


讓您久等了,其實這一段SUBARU 1000的故事,等於就是SUBARU兩大核心技術的的誕生史,對SUBARU有興趣的人不妨看一看。
當SUBARU靠著SUBARU 360一舉打開知名度之後,日本的汽車市場也隨著經濟成長而漸漸產生了變化。60年代的主流設計,大部分仍是以FR車為主。當時身為SUBARU首席設計師的百瀨晉六,則很希望能改善FR車的兩大缺點。首先是中傳軸縱貫了車室,佔據了不少乘坐空間。二來是中傳軸的旋轉會產生震動及噪音,對於乘車的舒適性會有不小的影響。尤其當時SUBARU傾向使用單體構造(Monocoque)跟四輪獨立懸吊,所以更無法忽視中傳軸帶來的影響。
為了避免上述的缺點,百瀨開始研究起了FF的配置。相對於FR的設計,FF車的前輪必須同時兼顧傳動與轉向,所以結構上確實較為複雜。然而,FF車擁有著較佳的直進安定性,而且能夠將噪音及震動隔絕於車室外,再加上較大的車室空間,這些都是當時FR車所欠缺的。不過對於當時的設計師來說,由於缺少等速萬向節Rzeppa joint的技術,因此很難兼度到順暢的驅動及轉向。
1963年2月代號A-5的試作車完成,成為日本第一輛撘載水平對臥引擎的FF乘用車。不過礙於技術尚未成熟,A-5最後並沒有能進入量產。繼承A-5設計理念的63-A,在改良了A-5的缺點之後,就以SUBARU 1000的名稱問世。
SUBARU之所以會在眾多的引擎設計中選擇了水平對臥的設計,理由不外乎是它的重心低、體積小、運轉平衡性佳,完全符合他們追求最佳性能的偏好。依據當時的資料,SUBARU 1000登場時,大家對於它的引擎蓋高度非常感興趣。因為跟直列引擎相比,BOXER ENGINE的高度低得多了,SUBARU甚至還把備胎安放在引擎本體上。
由於大量使用了高價的鋁合金組件,因此代號EA-41Y的水平對臥引擎重量非常輕,加上單體構造車身所具有的輕量化優勢,當時SUBARU 1000的性能,據說已直逼1500CC等級。
在正式上市之後,SUBARU 1000獲得了自動車專家及評論家們高度的評價。除了具有高度的惡路走破性跟高速穩定性之外,FF配置才能達成的全平面車室地板跟超大行李廂空間,更是引起了相當大的迴響。
寫到這裡先歇一下,待會再來談SYMMETRICAL AWD的誕生...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