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建議稅要怎麼改的都是那個莫名其妙的黑機關 "賦稅改革委員會"
成員大都是那些 "所謂的專家和學者" 和那些陪席官員
官員 : 坐公務車, 油錢加司機, 政府買單, 1公升30元還是50元, 對他們來說都只是數字的變化而已, 不三不五時這邊弄弄, 那邊改改, 人家會以為他沒在做事, 所以不管30還是50, 都不關他們的事
學者 : 大都是所謂知名大學的教授, 只會出一張嘴翹著二郎腿指東畫西, 全世界都不對只有他最行; 這些市區的菁英上下班都是捷運和公車, 加油站是他的字典裡是個陌生的印象, 非執行單位卻又最多意見, 理論和實務永遠是他們的悲哀, 射後不理反而卻經常有的事
專家 : 最神祕和不為人知的一群, 頂著XX基金會或者XX研究單位的藏鏡人, 經費來源不詳, 卻有著公費補助的奧援, 平時不見人影, 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登媒體罵東罵西, 吵久了人家就會找他去做官; 醉翁之意不再酒才是他們的本意, 30還是50, 明天再問他, 他老早忘了, 因為做官後每天都是一分鐘幾百萬上下, 那些皮毛油錢算啥, 等不做官之後再來抗議不公, 要求改回來就是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