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謂的新舊大略用2008年1月1日來分。
因為2008年1月1日以後出廠的汽油車要符合第四期排放標準。
MARCH,TIERRA,SENTRA 180 ,老LANCER,PREMIO......這些都是屬於三期車。
這些雖然引擎變速箱都是20年前科技。
但是反而是好養的,零件多且便宜,幾乎每個修車廠都會修,殺肉廠也一堆材料,比較不會有奇奇怪怪的毛病。
這些車大都10萬內可買到,只要五油三水顧好,車子幾乎不會出啥大毛病!
缺點就是世代舊,安全性較差。
至於一代MAZDA 3,二代FOCUS,初代TIIDA,初代FORTIS,都是比較新的四期車。
大部分都改為電子節氣門,電腦控制&限制的項目也多,但車老了常會有亮引擎故障燈的毛病,EX:含氧感知器,觸媒故障之類的。
同樣的毛病維修起來反而比起老車會高一點。
但是外觀較新,安全性也高一點!
價位也大約落在10來萬!
魚與熊掌難兼得,就看每個人的需求。
Wayne89501588 wrote:
常常台北宜蘭往返主要...(恕刪)
2000年出廠
2014年時14萬公里。朋友跟認識的二手車商買4萬(車裡外尚未整理,自行整理),然後用一樣的價錢賣我。
開到目前2021年,26.7萬公里。
想買便宜二手車
1. 選日本車
2. 車自己整理(你可能要會拆內裝才能清乾淨)
3. 選自然進氣引擎
4. 15萬公里時,把水箱/水管/鐵水管/水幫浦/水箱蓋/節溫器,全部換新(冷卻水漏光,要是把引擎燒壞,車就去了)
5. 最好對車有點概念,要有打開引擎蓋檢查的習慣跟能力
6. 每台車都可能會有特殊的「脾氣」,甚至是新車、保固期內就會有,如果不是嚴重影響行駛能力,那建議要有那個肚量去接受。
如果沒有以上條件,建議多花點錢買Toyota原廠認證中古車,或是買新車
HONDA Civic 6th









這台開到現在還沒花過什麼大條的。持續的保養及整理,外觀反而是愈來愈新。
除了兩次明明知道副水箱有少水卻沒積極處理,讓水漏漏到快光(水溫過高,引擎蓋冒水蒸氣,但引擎沒熄火),兩次各花8千元做汽缸座上修(俗稱衝缸頭的維修)。
平常的保養零件,都是耗材,喜美的零件非常便宜。真要說比較貴的就是冷氣壓縮機(台灣的壓縮機稅很貴),整新品一顆好像5千。第一次換壓縮機後沒有洗冷媒管路,管路內壓力大,壓縮機用了一年多又壞,第二次換的時候有順便洗冷媒管路,壓縮機就用很久了。
另外就是換方向機,印象中整新品也是幾千元,反正就是用到漏油磨損不能用就再換個整新的,但方向機也不是這麼容易壞的,但要看運氣,但反正整新品不貴。
老車的科技沒這麼多,相對的也好顧。手機連藍芽連音響,時速抬頭顯示器,行車記錄器,手機充電,胎內式胎壓監測,這些全都可以自己加裝,都不是問題。可能車的結構跟鋼材沒這麼硬,但我覺得路上是三寶比較危險啦。
本田的自然進氣引擎真的是耐用,經歷被我兩次失水高溫虐待後還是很正常,偶爾要開快點趕路也還行。但要開過保的車,最好還是要有點汽車知識及能力,比較不會困擾沒有方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