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安全配備問題不能歸咎於稅
價格是廠商制定,利潤是廠商所需
降稅或取消只是圖利廠商
不知版主有做過大數據統計或是有資料顯示或證明
這樣是可以達成你要的目的嗎?
個人感覺降稅沒用,現在我買幼兒奶粉越來越貴
你知道政府已經降低奶粉關說了嗎?
全世界奶價格處於低檔,但是廠商還是漲價
所以,板主的主張會讓廠商賺更飽,國庫更失血
helloelric wrote:
這個問題原因不在於調降關稅是沒用的,調降關稅沒用只是結果
在於政府沒有做好監督
今天政府明知道我調降關稅之後你的售價可以降低,但是卻沒有
今天政府會調降關稅是因為我跟你業者事前溝通好了,希望藉由降關稅能讓品質更好的東西價錢再降一些
讓社會大眾透過更低的價格得到品質好的商品,這是美意
問題在哪?
問題在政府不夠魄力,在於沒有罰則,導致商人事後將該調降的價錢轉化為自身的獲利
是不是圖利特定業者?是不是買通官員?
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政府監督廠商需要有法律根據,
不是像您說的事先溝通好就會有用,
廠商隨便換個花樣就可以藉口漲價了,
匯率上漲、運費上漲、一例一休、換更好更貴的零組件、國際油價攀升、基本工資調漲、水電房租上漲...
要漲價還怕想不到理由嗎?
政府能因為廠商這些理由漲價就處罰廠商嗎?
法律根據在哪?
就算進口車商願意給政府一個面子稍微降一點,
也只能維持幾個月,
讓政府可以跟民眾交代應付一下,
說廠商有降囉。
然後下個年度隨便玩個把戲就又找理由漲回來了,
這種方法只會讓政府疲於奔命卻仍然收效甚微,
所以降關稅不會讓廠商實質降價的。
除了土地這種不可再生的商品以外,
市場經濟還是得回歸市場考量才會有效,
廠商會降價的原因大致上就是沒人買了或是競爭者多了,
壓迫廠商去管制價格從來不會有效,
除了前面網友說的抵制之外,
讓競爭者變多才是實質有效的方法,
掃除個人或小商人進口車輛的各種障礙,
讓原本的進口代理商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
才會真的實質降價。
政府要做的還有防止這些人聯合起來搞壟斷,
避免聯合哄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