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最近買車的觀念真是怪~只在乎有幾顆氣囊

車禍不就是一個撞人,一個被撞,所以機率是二分之一,這樣你說重不重要。

何況6~7顆氣囊是基本的,連最基本的安全都偷掉,更不要說其他的,這是觀察

車廠對造車的態度,以及對消費者安全責任的態度。

工具人戰隊隊長 wrote:
再來很多人在討論氣囊時很喜歡講安全駕駛,
但安全駕駛不是基本的嗎?
什麼時候變成安全駕駛觀念不是上路的前提了?
這跟選車根本就不同層次的問題啊
還在安全駕駛無限上綱這邏輯不就是我可以拿雞腿去換駕照
然後買車試車就可以得到安全駕駛觀念?
這樣拿安全駕駛出來講根本就是
[每過了60秒,時間就流失一分鐘]、
[每天早上我起床,是因為我醒了]
這種屁話一樣。




你錯了喔!!

還是你沒住在台灣??

雞腿在台灣的銷售量一向都是很好的!!



安全駕駛是基本的是沒錯.

但是在台灣.

大部分的人卻都還不知道甚麼叫做 "安全駕駛" 呢.
我把氣囊的錢省下來,把買機車的錢也省下來,出門不管多遠,一律開車,車子只有2氣囊,我可能比較不怕死吧。
無聊的二分法
良好的駕駛習慣以及開車技巧與安全氣囊及主被動安全防護齊全的車子,為什麼要選一邊?
都擁有不是最好嗎??

禁錮之魂 wrote:
原來買新車就是要準備爆氣囊的.....
不管是主動式 非主動式的安全裝置
都比不上 良好的駕駛習慣以及開車技巧~.(恕刪)


你說到重點了,就是因為大家的開車技巧差才需要氣球來救命!
某種程度上算是稍微同意樓主的想法,

樓主意思應該不全然是“氣囊多,不好“,而是很多人太執著這點,

這就像機車版的“只有全罩才是真,其他都是垃圾”一樣的意思,

重視安全配備很好,但那種“不足幾顆就是垃圾,全罩才是王道”,那種心態就不是很舒服,

好像不跟你一樣就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然後死了自己看著辦,詛咒似的口吻很不厚道

啊不就是主被動安全的概念而已~有那麼難懂嗎

在台灣什麼最多:

馬路三寶 + 小屁孩 + 遊覽車 + 砂石車 + 計程車

就像保險一樣,

被動安全誰也不希望用到,

但是要用到時就不要後悔當初不在乎有幾顆氣囊

一個連安全配備中最基本的安全氣囊都給的斤斤計較的車廠
你說"底盤紮實程度"能有多好?
中華民國萬歲
期魂小桑 wrote:
安全有分兩種一種是主動式安全 另一種是被動式安全
一般消費者都比較在乎的是被動式安全 即氣囊 汽車耐不耐撞等等 少有人會去在意底盤操控性這種主動性的安全 其實主動性安全還不指底盤而已 還有一點一直被消費者忽略的就是 視角安全 亦即視線死角!

神車這方面就做得很爛 尤其是WISH A柱窄又刻意拉長 旁邊又加一支支撐 造成兩邊死角過大!

不要以為這沒什麼 有看到跟沒看到很多時候就直接關係到有撞到跟沒撞到



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配備的區分 主要是以發生意外時的撞擊做為區分

主動安全配備大略是指發生撞擊之前所做動的輔助裝置
這些裝置在車輛接近失控時便會開始作動 以各種方式介入駕駛的動作
希望能利用機械及電子裝置 保持車輛的操控狀態
全力讓駕駛人能夠恢復對於車輛的控制 避免車禍意外的發生

而所謂的被動安全裝置 則是在車禍意外發生 車輛已經失控的狀況之下
對於乘客進行被動的保護作用 希望透過固定裝置 讓車室內的乘員
固定在安全的位置 並利用結構上的導引與潰縮
盡量吸收撞擊的力量 確保車室內乘員的安全

常見的煞車系統 循跡防滑 車身動態穩定
等駕駛上的輔助裝置 便是屬於主動安全配備
還有這幾年比較成熟的預警系統(跟車 盲點 車道偏移)也屬於主動式
而安全帶 氣囊及籠型車體結構 便是被動安全配備與設計
簡單講 被動安全是最基本的配備
國外車商車輛售價高低(入門.豪華.旗艦)頂多是以消費性配備來區分
例如 DVD 皮椅 天窗 ..等等之類的(預警系統也列為選配)
其餘的主被動配備都不太敢偷..反觀國產化的車商
主被動配備拿來當選配 有些更是沒的選 只能說台灣的法令太過寬鬆
別樣比不過,只好多裝幾顆氣囊,不然是想吃土嗎
也還好神車大多2氣囊,算留口飯給別人
不然靠汽車業吃飯的幾萬人就抖
臺灣消費者也算不怕死,每天機車噴來噴去
難怪多數車商皮皮的
要是跟美國人一樣怕死,這種2安車賣誰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