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講話要適時適所同樣一句話,朋友講講,同學講講,沒關係但是保養廠的主管講出此話,就非常不適當,而且同句話有不同的口氣和表情表達,如果他的表情和態度是善意的開玩笑有鋪陳的情況下講出來,那情節就比較輕微,一句話,搭配不同的場合和表情以及語氣,表達出來的意義差很多如果換成是我,我也肯定會心裡不舒服,這跟出社會久不久沒關係,出社會很久的人更無法接受事實和說出口,以及說出口的場合,說出口的身分,也是完全不同並非 事實 =可以說出口 ,不要硬搭在一起
前面很多先進已經講到重點了,雖然當下感覺頗不是滋味,但這就是社會大學的歷練,一種米養百種人,說來奇怪,為何花越多錢買車,卻換不到對等的服務品質常常看到人抱怨,這種進口車廠服務令人詬病的地方猜測你應該日後也是公司的高階幹部之一吧,其實應該要感謝他有機會讓你練習,面對這種最低階的尻法,你應該要練到無感 ,笑臉以對,回尻於無形,因為以後要面對更多比這種高招的更陰險的話術不然現在立馬寫封投訴信,投訴他,一解怨念
有點慘, 被別人酸了, 還要鼻子摸摸..服務業可以這樣子亂講話就是了...那茹絲葵員工說: 同學, 帶馬子吃這麼貴的餐廳, 爸爸很有錢喔?機場地勤: 同學, 坐商務艙喔? 爸爸很有錢喔?大家也會一樣道理酸就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