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懂汽車銷售業務?


你是澳洲客嗎? wrote:
我先自己承認,我是一...(恕刪)


怪了 你自己從北到南 透過關係在比價問價
還不是想貪圖便宜 這次你是消費者
這樣做就可以
換做我們是消費者就不可以?


小弟是對車界死心的離職業代
看到這篇心有戚戚焉
當然也有不少的不良業代來讓客戶心寒
但回歸正常
大家多走幾間營業所就能知道行情
而人心總是要比買便宜的
知道行情還要下殺1-2萬或是多凹配備
我只能跟大家這樣說
業代賠了錢
下殺1-2萬 業代怎麼賺回來
(希望不是下一台車多賺一點, 因為下一台車也賺不到, 而是該怎麼從賠錢的這台車偷一些配備起來, 或是換成副廠的配備來減少損失)
多凹配備 你認為那些配備是怎樣來的嗎
(以前菜的時候, 我給的條件已經算到連課所長獎金都殺下去了, 客人說別家加3000可以換原廠6合一CD,原廠裝價錢也要好幾萬, 別的業代看到我很苦惱才告訴我, 你去打給誰誰誰, 他就會弄來給你, 搞半天是請人去敲玻璃幹別人的....., 後來我將此據實以告知客戶, 取得信任才向我買車 )
總歸一句
希望大家不要讓業代賠到錢
賠到錢大家啥事情都做得出來 XD
作一行怨一行,要愛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才會給你合理的報酬.
客人被你賺錢還高高興興的把錢送到你手裡,這就表示你做業務夠成功,該盡的義務有做到,
簡單來說,就是言出必行,答應客戶的一定要做到.

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會賣東西的業務,商品本質不差就一定會有買主.
台灣汽車業務為何可以賺錢,就是因為還不夠透明的車價,模糊空間中賺取差價,

不是業務的錯,也不是業務不夠努力,是車商對賺多少錢的控制,就像中油的法定盈餘一樣,
定價讓一台車一定要有多少利潤,無奸不商,賺多賺少罷了....

除非改朝換代或是銷售量不如預期才會做比較大的折價,好讓各區業務能幫車商多賣車多衝數量.

欺騙得了一時,卻欺騙不了永遠,時間會幫你證明你是不是一個好業務.做得好,自然一個拉一個,
送錢到您手上.

消費者也要有認知,賠錢生意沒人做,現在凹業務的,很難講以後會不會被業務找機會凹回去.



車子要不要賣是你家的事

你說的話我要不要相信是我的事

你po這文擺明是來被炮的!

難道買個東西客人都不能殺價不能嫌???

汽車業代不好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其實有本事去做別的行業的業代,同樣也是不好做,只不過低薪比你們高一些而已。
老實說我買車時也遇到其它業代報低價來搶單,但我信得過我的業代,我還是跟我的業代買,雖然不見得是那種最低價或剎到見骨的單,牽車後所有的價格都出來了,有多出來的差額我也是沒跟我的業代要(不到一千塊),當給人家多一些的茶水錢賺,這樣我想日後有事要請業代幫忙也有臉去要求吧。(最後業代很阿沙力的多送我一隻晶片鑰匙)而且我還介紹了不少朋友跟我的業代買車。
我同學買了BMW後,也是介紹了三四個客戶跟他的業代買車,而且都成交的案例。
好好思考怎麼經營自已的人脈比較重要。

你是澳洲客嗎? wrote:
我先自己承認,我是一位汽車業務。
那我會選在消費者經驗分享這裡發文
原因是:
1.我最近自己買了一部國產小車
2.我不是來為我自己打廣告的
3.我不希望造成筆戰

我在9月底因為家人需要,所以我買了一部國產的小車(新車)
因為家人喜歡的車,並不是我現在所任職公司的車輛,所以我買了其他品牌
那這個品牌,我也有待過,也待了不少時間,所以對於這個品牌我是再熟悉也不過
所以也認識了許多主管,業代。
那當然,我有這樣的條件在,所以,我自然會去想,怎麼樣可以比較便宜的買車
最後我選了一台領牌車,因為價錢比較低。

我從等家人選車,選定車,到領車,我花了3天搞定
我可以用非常非常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車,有多便宜?
我大概看了一下在版上所謂的"神單"
我至少可以用比這些神單再便宜1-2萬以上買到車(以同款車,同等級,空車,保險領牌選號設定費都不算)
我可以從北問到南,看哪個所長他的營業所差一台達100%或120%的
問一下也就知道全台灣領牌車的價錢大概在哪,5分鐘就可以清楚了解到了
我自己是賣車的,現在的"來店客"品質是怎麼樣的,我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我很簡單,我確定要買時,我找個一個我現在還會配合調車的所長
那這位所長他也懂我知道行情
我只跟他說:我讓你賺一萬
等了3天 就交車了




我在版上看到了一篇讓我很生氣又很想笑的一段"回文"
回說:
折X萬又不怎麼樣,尾數還不會"自動"砍掉,這業務真不會做人

當下看到...我只有一句話浮現在我腦中
"你來賣車好了"

我很想知道,會回覆這種"酸文"的,你有沒有做過業務?有沒有做過銷售?你有沒有賣過任何一項產品?
今天如果這個業務他賺了你1萬,2萬,為了不要跟你囉嗦,要你趕緊下訂簽約
尾數自動砍掉,那有什麼問題? 但他為什麼不要?

很多資深的業務,都說現在的客人"真爛"罵的一個比一個兇
現在已經不是貨比三家的時代了,在01或者是PTT上發一篇"菜單請益"之類的購車文
就可以"貨比10家"了。

消費者們!
你們知道怎麼賣車嗎?
我們業務跟你說我空車獎金只有7萬,你們相信嗎?
現在的汽車市場價格非常的混亂,連進口車也是,除了某些品牌採用不二價策略以外
你們相信真的有業務賣車賣到去借信貸,房屋二胎的嗎?

為什麼會賠錢賣車
我舉某個廠牌的例子好了



假設銷售A車獎金: 總公司:30000元 經銷商20000元
營業所: 賣一台:5000 賣第二台:10000 賣第三台:15000 賣第四台:20000 賣第五台:30000(不回朔)

所以,你銷售第一台車,獎金是:30000+20000+5000=55000元
第二台車,獎金是:30000+20000+10000=60000元

那假設"奧客一號":他去了台北營業所,遇到的A業務還沒開市,只能便宜他55000元
他又去了高雄營業所,遇到的B業務已經賣4台了,他說,你跟我買可以便宜你8萬元整!


是的,如果照A業務這樣的成本計算,他是永遠賣不出車的
那要怎麼開市呢? 是的! 開始超出成本計算了。

可能先以第三台的台數來抓30000+20000+15000=65000元 當第一台求開市
或者是自己設定目標看這個月要做幾台,假設:我目標這個月要賣3台
賣三台的營業所總獎金是:5000+10000+15000=30000元
30000萬分三台,一台一萬!
好! 我每一台 我最多可以便宜給客人 30000+20000+10000=60000萬

那萬一當月沒賣到3台,只賣1台....
虧了多少?
正常賣一台是 30000+20000+5000=55000萬
結果自己成本抓 30000+20000+10000=60000萬

已經便宜出去了,你覺得公司會補給你嗎?想得美
就是整整虧了5000元!



以上的例子我只是用很間單很簡單的方式做個舉例,並不是每間公司都是這樣
但...........我想應該是大同小異了吧...
有時可能A所所長有加碼 B所所長沒有
營業所當月業績是做80%還是100%
總公司給這間營業所多少錢
都會有差的!
真的有營業所因為賣得很差虧了10幾萬,而且這還是現在很常見的!!

消費者們以為我們穿著西裝每天光鮮亮麗好像賺很多
你知道西裝的內袋裡,只有發不完的名片跟零錢嗎?

在你訂約到交車這段期間,幫你寫資料,排車,貸款對保,作帳,出保險,領牌,整理車,檢查配件是否到位,到花1 2個小時浪費口水交你車,如果中間出錯還要被客人罵得半死,結果獎金全部便宜給你一毛都沒賺只做業績,還要花油錢,電話錢,吃飯錢。

消費者們你們知道嗎?全台的汽車業務有多少人過著這樣的生活?有多少人是領著18XXX的基本底薪在過活?
如您不相信我上述所言,麻煩您寄個信給我,我幫你安排好一個"業務代表"的空缺讓你試試


看到這裡,一定不免有些人會想說,那你別幹阿!做這麼辛苦
沒錯,現在的汽車業務真的是很累很苦

我賣車的第一年,我印象中也是虧了10幾萬元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我賣的車越來越多,客人也會幫我介紹客人,每個月還有保險可以收,中古車兼著賣
我轉虧為營...到了現在。
每個月穩穩的,沒有賺得特別多,過得去,過得充實就好。

我出來工作,本來就是要賺錢,我為什麼要賣你車要不賺錢要打平甚至虧錢?
你給我的感覺好,我覺得你的介紹能力強,我賣車多便宜你一萬,我覺得可以接受

曾經有個來店客,當晚我值班,來的時候拿了一張單子,見面第一句話我連名片都沒給他
他就問我:這些配件這個價錢,你要不要做? 看了一下,我都用最高最高的籌碼算了,還是差了1萬5...
我說你找別人吧...我不要做。
之後打聽到這個客人沒買到車,買別牌去了,他問了好多間沒人願意賣他。


其實...客人會用什麼方法來比價...我們業務人員是很清楚的




現在的資訊網路這麼的發達,當你決定要買車選定車型時
上個網,花15分鐘打個字,把您的需求都說出來,就會有很多的業務找上門
電話打一下,問一下,花個1小時問6 7個業代
再到門市看個實車,坐下來談個30分鐘,如果有時間跑個1、2間營業所
我相信,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你要的車底價在哪了。

挑個感覺不錯的業務,多少讓人家賺一點,不要都這麼硬,比了又比比了又比比了又比.........
你讓業務賺到錢,我相信業務也會給你很好的服務。
你讓業務沒賺錢還虧錢,我相信他簽完約回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開始#&$%@#(*^
這樣,如果你知道了你會開心嗎.......

都是出來混口飯吃.........給個機會好嗎?



以上,只是我自己做汽車業務的一些感想
希望這篇可以讓最近有想購車的人看看
如有違反版上的規定,再麻煩管理者自行刪除...感激不盡

寫的不錯
先標記一下再慢慢看~
消費者幹嘛要去"真的"懂汽車銷售業務?
那消費者要懂的東西還真多,買衣服、鞋子、手機、保險、靈骨塔...,都要去懂銷售業務?
有錢沒閒的人,只要你服務好,貴一點對有錢人是沒差的。
沒錢有閒的人,還是會花點時間貨比三家,畢竟現在景氣這麼差。
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懂汽車銷售業務

我不用懂,也不想懂,我又沒要賣車......

各行各業都有苦的一面,要做就不要抱怨,不然換個工作好嗎!

本來賣車跟買車,立場就不同,期待別人站在你的立場想,太好笑了。
看來版大比價的功力比版上的神單還優~~~~

賣你車都能賺一萬了~~~

那其他消費者不就被當凱子敲竹槓了(包括神單買主)~~~

版大既然是汽車業務~~~成本算一算也來個只賺一萬的神單造福01的網友吧

所以澳客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有請神人開釋了

你是澳洲客嗎? wrote:
我先自己承認,我是一...(恕刪)


總歸就是
1.業務不希望大家比價
2.業務希望大家覺得業務很辛苦、服務很好
3.業務自己要買車是可以比價的
RFC小江 http://sinyichiang.blogspot.tw/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