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還有很多企業,是被限制不能賣給大陸,否則大陸幾乎像蝗蟲過境,大品牌幾乎快被大陸收購一空,大家熟知的品牌,幾乎都有大陸資金,只是比例的高低而已。
大陸企業在全世界品牌收購戰中,扮演角色就是"人傻錢多",所以這也是大陸企業為何可以購買到知名品牌的大多數股權。而這些大陸公司因為旗下有了知名品牌股權,可以得到市場更多資金投資及銀行融資,膨脹成更大型公司,又有更多資金來做更多事....這個循環,公司越來越大,越來愈有錢!
MG品牌生產是中華汽車,也是裕隆集團成員,是很多人討厭的企業,所以被網路攻擊也是必然....在台灣的汽車製造廠很多家,領補助也都是,但是裕隆是台灣最早的汽車製造廠,受到政府扶持,所以早年享有補助是事實,但是台灣當年享有補助或特許的行業太多了,包含現在台塑,甚至國泰霖園富邦集團.....真的很多,但當年沒有政府扶持或特許,這些行業至今都未必會有人願意投資開始做。
如果開放大陸整車進口,雖然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多便宜的車,但很多的企業及從業人也會被消滅,失業人口更多,掙錢更難,這也是為何美國要與中國大陸啟動貿易戰,如果美國再不啟動貿易戰,大陸銳勢更無法抵擋,大多數傳統公司都要靠邊站。
大陸中芯半導體,已成功開始7奈米量產,這領域一旦被大陸開啟,半導體技術已經很難能阻止大陸更上一層樓,因為積體電路設計本來就是靠軟體運算來設計電路,再由人工優化,中芯願意花大錢從世界各國挖到更多人才,工程師很難抵擋金錢優勢。
很多人會以為全世界更多知名企業配合阻擋,會有效阻止大陸,但這會讓大陸企業從原來用買,轉成自主研發,因為大陸企業有錢又願意花幾倍到數十倍原來的年薪來吸引人才,雖然都只是簽約3年,而這些帶槍投靠的人才,就足夠讓大陸企業膨脹原來數十倍到幾百倍,這時的大陸企業無須再靠花大錢挖人才,就會有更多優秀人才投靠,這也是這幾年全世界的獨角獸公司,多數都來自於大陸的關鍵因素。
所以在將市場上只會見到更多更強的大陸品牌...台灣企業只能望塵莫及!


MG至所以被批評很多,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這打五星送獎品一樣的做法....說真的,站方之前沒隱版是個錯誤,難免造成版上困擾。

另一個就是自從中華吃到甜頭以後呢,就產生了彎彎能接受祖國車的事實之後就開始漲價哄抬自身。依照淪陷區的對岸同胞薪資水準,您敢把祖國車當高級車來賣何來的道理?彎彎人可沒那麼奴才又愛黨。

最後為什麼英國貓沒人抱怨 ? 簡單,黨跟阿三互瞄仇視,就像黨的軍機一直逼近彎彎一樣,有主權爭議,因此不難看出彎彎的民眾對阿三同情。更不說,阿三的汽車老早就在彎彎販售了。

另一個沒人講英國貓的原因是,英國貓依舊是病貓儘管是阿三在經營,養英國貓可是要真的要做很有忠心的貓奴,多數彎彎民眾可那個沒忠心都是去吃麵滷或喝米漿或吃蛙肉。

我就是屁,屁就是無罪。
翔仲科技 wrote:
如果開放大陸整車進口,雖然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多便宜的車,但很多的企業及從業人也會被消滅,失業人口更多,掙錢更難,這也是為何美國要與中國大陸啟動貿易戰,如果美國再不啟動貿易戰,大陸銳勢更無法抵擋,大多數傳統公司都要靠邊站。
归根到底还是tw本土车企太少,20多年前中国大陆vw桑塔纳20万rmb,
当时的合资车,基本是很贵的了。能想象吗,20多万人民币买二手雅阁,20多万当时可以在北京郊区买别墅了。
后来有了民营的奇瑞长城吉利byd,尤其奇瑞qq 3万人民币,奇瑞旗云只要6 7 万rmb,byd f3 5万rmb左右记不清了,长城h6 suv 10来万rmb
逼迫合资车降价。
没有低价的本地企业竞争,合资车是不可能降价,何况进口车。
电动车时代,引进特斯拉这条鲶鱼,同样有补助,而且tsl还是特殊优待的,拿地很便宜在shanghai。
所以关键还是有竞争力的本土民营车企起来,哪怕低价占领市场,慢慢苟活猥琐发育呢。
绝不回报,绝对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