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逸 wrote:
政府擬『全面取消』進...(恕刪)
就拿台灣現有生產的車商來說吧!
Toyota=國瑞(豐田合資的子公司)
Honda=台灣本田(本田獨資的子公司)
Nissan=裕隆汽車(日產授權生產)
Ford=福特六和(福特合資的孫公司)
Hyundai=南陽工業(授權生產)
Luxgen=裕隆汽車(自有品牌)
也就是說豐田,本田,福特的工廠可能會賣掉處分(這部份還牽扯到賣誰的問題)或是繼續生產甚至轉型為外銷,當然直接關閉工廠也不是不無可能,至少對於原廠來說都是要審慎評估的。
而裕隆與三陽的處境才是真正的尷尬,少了關稅保護原廠確實有可能會直接採整車進口的方式運作。
再來,台灣與澳洲不同。台灣的車輛零件製造業相當發達,進幾年甚至出口金額還有超過整車出口。當然不能排除現在所有的國產車廠全部關閉產線的最壞情況,但是要生產的車輛還是那麼多,只是零件需求對廠商來說變成外銷需求而已。會倒嗎?一定會有廠商倒閉,但是不會全部,不過當然也可能發生產業外移的情況。
綜合來看,如果台灣能在取消進口車輛稅金前爭取整車出口到某些國家或共同市場有稅務優勢,加上減低零件進口稅率讓車廠產線能轉型成外銷,我不認為汽車製造產業會在台灣變成慘業。
舉個例子吧!目前最新消息福特focus mk4在美國銷售的車型級有可能是由中國生產出口,但是就現在川普對中國貿易政策下可能會有壓力,那為何福特六和不能吃下這些生產量呢?要怎麼吃呢?
產業發展與興衰起伏在全球化中本來就以不再是應該能夠完全控制的事情了,更何況台灣還沒有內燃機車輛成車設計與製造的能力。政府能做的就是利用稅率與補貼來調整產業方向,不過電動車的浪來了台灣能否站在浪頭上就要看個企業的本事了!好笑的是現階段看來台灣的電動車零件業比整車製造業更有可能站在浪頭上,期待我們能有廠商能成長成電動車界的Bosch!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