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俠Eric wrote:賣家完全不覺得是他...(恕刪) 就跟你說走民事訴訟啊!用契約的瑕疵擔保責任去請求,而不是侵權行為,老車就不要請求太多了!能要個五萬元回來就不錯了!能夠庭外和解是上上策,以刑逼民雖然是常見手段,但在你的例子不適用,你只能走民事訴訟,輸贏難料,但總是有機會,我再強調一次,店家說不是他調表是他的事,請他去跟前手求償,跟你沒關係。我舉一個例子,你去店家買到一個有瑕疵的商品,然後你跟店家反應,店家說這是廠商出貨時就有的瑕疵,跟我沒關係,我只負責賣你東西,不保證東西好壞,這個邏輯是不是很奇怪。
你車買多少錢啊? 2002年的車照理也沒多少錢了。你先想想你願意為這案子多付出多少的時間和人力、金錢成本。雖然你用APP看到車輛的里程資訊,但這只是證明了這車輛和賣家聲稱的里程保證不符,可以請求退車或是賠償,告民事求償,但要告刑事則是沒辦法的,刑事上因為這要主客觀上的認定加上佐證,證明對方動手調表來賣,以獲得更大利益,賣家本身已經是第二手,調表是不是在第一手就做了?2002年的車了,你能否確定他是二手,還是說早已三手甚至四手?你可以想辦法試著看能否聯繫上前一手的車主,如果他是第一手,而且他沒有搞鬼,是誠實的賣車給車商,你去跟問他手上有無賣車時,能夠證明里程的照片;保養資訊;賣車的時間;當初賣車給這車商的契約等等,保養資訊可以問前車主大概都去什麼地方保養,有回原廠可調原廠記錄,最接近賣車時間時候的里程,這些原廠都有,如果是民間保養廠,如金弘笙、車麗屋或是黃帽這種的,其實也都會有里程紀錄。如果可以從上面的間接證明第一手車主當初賣給這車商時的里程,然後車商賣出來後里程就變了,這便可以間接證明車商有動手腳,你蒐集好這些證據,以刑事詐欺等這種方式再告看看,如果情況對你有利,車商態度可能就會軟化,以戰逼合,就是如此。這種情況下你告刑事才有機會,如果沒有明確證明,等與一切都是你個人心證的結果,檢查官的確是以不起訴結案的機會較大的。PS 或許有人會說因為個資法,車廠不會把前任車主的紀錄給你,但你以車主本人的身份說要調紀錄,是這台車的保養紀錄,其實很多車廠都還是會給的,只要你出示行照和身份證證明你是車主本人。實務上可行。我舉我協助朋友處理過的案子,當初車商也是一昧耍賴,什麼資訊都不透露,我就用碰運氣的方式,從這台車的地緣關係一家一家去問,例如說馬自達的車,就從這台車藉所在的地緣上去向馬自達原廠詢問,反正每個地區就那邊幾家,很好找,果真還被我查到之前這台車的資料,然後我以車主的身份要求說要保養紀錄,車廠就全給了,上頭換過什麼東西,時間、里程一目了然,再拿這個去打原中古車商的臉,最後對方同意退車。
好 我知道了 謝謝 qiyunn wrote: 就跟你說走民事訴訟...(恕刪) 前面經手多人 研究了一下判決書大概是A跟B購買後把車送到拍賣場C向拍賣場標下後賣給我(拍賣場查定表也是顯示他賣給保證的里程)而B是跟D購買的B買回去後也有回原廠也發現了里程數不實開了不知道多久後賣給A 整個循環大概是這樣AB有出庭當證人C也有出庭red violin wrote:你車買多少錢啊? ...(恕刪)
小飛俠Eric wrote:我去原廠保養車子的時候保養完成時要登記里程 他來告訴我上一次保養是18萬5 這次保養沒辦法登記10萬。小姐違反個資法了? 抱歉 後來我又查了資料以前許多原廠有個資法疑慮 所以除非原車主同意 否則是不會透露任何保養訊息不過去年法務部作出明確見解 若原廠只是告知保養里程 沒違反個資法所以賣你車子的車商 應該知道調表 只是沒證據
那你就再告上一手的人搞不好上一手的人,合約書 一拿出來 就是18萬因為你告的是中古車行,他的確也有拿到查詢的里程數現在是你去原廠保養,原廠保養說 這台車之前是18萬那問題來了,是原廠保養出錯?還是監理站出錯?這個笑話,讓我想起之前有篇文章寫,買了1年的tiida,里程數只有35公里然後去原廠時,說已經1萬了~後來處理的結果是說 原廠說是他們登記錯了~~~
小飛俠Eric wrote:最近遇到一個問題1....(恕刪) 很多車商會在驗車前就先調好錶了,這樣他們就可以証明驗車的哩程數,還可以躲掉責任,除非你能查到再前一手車主的驗車記錄和保養記錄現在驗車都有記錄哩程數在監理站,以後要再調錶就很難了,五年以上的車很容易就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