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chang0910 wrote:
個人拙見賣車可以透過網路下單配合電話行銷的方式進行,例如:我對某車有興趣可以上網購買一個服務帳號(假設是3k),這個服務帳號內含該廠設定的最基本管銷費用及試車服務(限次及里程數),憑此id可以到營業看車試車
樓主的想法的確創新. 容我如此請教, 所謂的購買服務帳號, 是按車(大多數準車主的口袋名單, 至少都是從五六台起跳的吧?) 按廠(同車廠可能會有多台車準車主都會想試, 也許一台也許三台)收費, 還是類似標案的概念, 贏者(某個獲得訂單的業務)全拿?
前面的做法, 有點類似考插班大學. 每個學校每個科系獨立招生, 各別收取報名費. 在為了避免未來出現遺珠之憾的情況下, 準車主的痛苦可能會從"我會不會被當盤子買貴了?" 轉變成"我是不是該多付一筆服務費多試駕那台好像也值得試試的車?" 然後試駕一次普通的國產車, 收費多少算合理呢? 我的直覺啦, 如果沒有收個三四百塊, 恐怕也很難讓車廠提供這項服務吧...至於贏者全拿, 感覺上就跟各車廠現行的銷售策略差異不大, 頂多只能算是業務服務費透明化了而已. 而業務服務/售車折價透明化, 目前就我所知某些車廠有在推行, 不過看起來只有累積了若干正面評價, 並沒有等同地反映在市佔率/銷售量上面.
不管是上述哪種, 準車主為了購車前期準備所必須支付的服務費, 精算下來似乎也不會比現行國產車業務所謂"賣一台車能賺五千就很了不起"這樣一個普遍的水平要來得低. 於是在把所有的售後服務通通寄託給原廠授權維修廠的前提下, 按照現行市場上的遊戲規則來看, 還是準車主愛試哪台就試哪台, 選定了車款之後再上網求神單, 然後再找專收網路訂單的業代下訂, 這樣才對買方最有利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