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建高速公路的原意本為促進經濟繁榮,本來就不應收費以提高利用率,"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完全不適用於公共建設,需要包容,犧牲, 無法完全反應成本來收費的建設才需要由公家來推動.經常長途行駛於高速公路的網友們, 你們辛苦了,尤其在經過都會區又遇到塞車真是苦不堪言, 一條由私人興建;行駛哩程越多通行費越便宜的高速公路可能更符合你們的需求.
我是短程的使用者,偶爾才會開一大段,短程收不收費對我來說沒差啦,這就像汽油,漲了你要不要用?就算短程收費,但是方便,你要不要用?現代人時間就是金錢,所以短程收費會讓一些人減少上高速公路這個說法,我持保留態度,至於說長程要打折,見鬼了,是在舉辦開車比賽嗎?最好還可以得到一塊 " 功在國道 " 的匾額啦,整個氣氛看下來,似乎都在想辦法減少塞車,我覺得這個跟收不收費沒關係耶,汽車數量太多才是關鍵啦,一個家庭兩台車的多的是喔,我不是說大家不能買車,而是覺得偏離了 " 解決塞車 " 的焦點。再來,我覺得里程計費政府會收到破表,我不是不支持喔,我是說按照現在政府亂花錢的方式,我真擔心這筆龐大的錢會被拿去養活某些人,這個費率要好好訂,如果超收,可以回饋到牌照稅、燃料稅、還是油錢之類的啊,但我認為是很難啦。
本來就應該要有某些路段不用計費最直接的就是:桃園國際機場我今天要去機場載人就是要上國道能提供一條到機場卻不用走國道的路嗎?如果不能,憑什麼要一上國道就收基本費用我也想去機場不走國道影響到"你"的用路順暢度呀但就是沒辦法,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