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租車與購車何者會比較划算?感謝回答

linpredator wrote:
每年固定12%的報酬...(恕刪)

有自用車很花錢,但有它的優點存在。
1,臨時:臨時接送老婆,小孩,臨時全家想要一起出短遊,臨時雨天出門接女朋友……很多的臨時,無法用錢衡量。
2,緊急:家中老人,小孩須緊急送醫,老婆懷孕陣痛,而救護車開到住家有段距離,此部份,無價。
3,生活:老公老婆一起洗車,全家開自己的車出遊(行李免除許多搬運),小孩上下學接送……生活中的共享,無價。

個人的心得。
車輛如果不是生財工具(工作性質需要開車),建議不要養車,太不划算了,需要用車時短租或坐計程車都會比較省,如果是跑業務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主要還是看你想買汽車是想用來做什麼的吧?如果是想偶爾出去玩自己開出,那我覺得就可以利用租車的方式去不一定一定需要買車,畢竟我就是常常和我朋友約好然後從台北租車到出開到處趴趴走,但如果是要用當做生財工具的話,那當然買車就一定划算,畢竟你每天都在耗損折舊。那假如就是偶而用的化,除了購車費用外你還要想到購車後的牌照稅阿又或者是停車費用....講到這就很想說台北很難停車QQ,除了衡量需求外最後就是想想自己的費用上是不是負擔的起,不要為了買而買。
ab0716 wrote:
請問租車與購車何者會比較划算?因為工作性質關係一個月只有休6天假.會用到車的時間最多只有休假的時間才會用.最近因為小孩即將要出生.所以才有了購車的打算(家中無車.預算大約80萬內).但又擔心車子的折舊跟負擔會不划算.所以才想要用個人長期租車的方式來取代購買新車.(想要省之後買房的頭期款錢)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煩請各位可以給小弟一點意見嗎?感恩..
樓主您住哪裡?我想說的是,請務必識破政府是鼓勵人民買車開車用車的,無論您是否買車,請共同倡導「全面而友善的步行環境」是所有交通建設的根本。

臺灣人在政府鼓勵買車開車用車的政策下,很多人都會買車,新的也好二手的也好,彷彿不買車就不算長大一樣。越多人買車,政商高層的利益越大。

當然,我的意見並非直接反對或不鼓勵買車。我反而要說,不論買不買車,你都有辦法繼續生活。我舉個真實例子:
有位在鴻海上班的爸爸,收入不錯,一家三口住在新竹市,小孩從出生到上了國小,全家不曾買過車。以後也沒有買車的打算,然翻開家庭相簿,他們出遊的精采度豐富度,並不輸有車的家庭。那些傳統上大家認為有了小孩、家庭出遊...這些支持買車的理由,其實都不算「非買不可」的理由。

回到樓主的問題,在台灣長期租車說起來仍然只有租來營業(生財)才可能划算,若是依照您所說一個月休六天,六天還不見得都要用車,根本不用考慮長期租車。

另外順便散播一些數據,全台灣自小客掛牌數已經破七百萬,這七百萬輛車根據交通部官方調查估算,平均有九成五的時間是停放著不動的。而其中又有約百萬輛自小客,其車主是不買不租車位,每天靠占用路肩、白線(常常超線造成會車困難)、公設不收費停車場...永久停免費的,這也是我所說鼓勵買車開車用車政策的一環(另外一個關鍵當然就是只准四輪以上汽車使用的高快速道路),這些九成五以上時間無償停放的車輛(還沒算無牌的),佔用了多少寶貴的市區空間?一個車位的成本多高,這些車主從大眾身上獲取了多大利益?

明明是自己每天要用的車位,卻可每天用免費的,這種行為不就跟到處去搜刮公廁免費衛生紙回家用一樣嗎?

原來「成本外部化」的習慣並不是只有排放廢水廢氣的黑心工廠老闆才有,而是深植人心、官民一致崇尚的台灣價值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