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拍P拍或是所謂的中古車網站上頭有標示的車
有9成現場都沒車(好笑吧~)
過年前陪老哥去看車
去到現場,不是說車被同行抓走,就是去保養
已經賣掉等等...什麼理由都有啦~(搞不好根本沒車)
用意在:把你騙來...
“那台沒有了耶~不過我們有年份新一點的要不要看..”
台灣人通常都懶...業務講講通常就信了...
一不小心就定了不是當初想買的車...
至於車況,老實說真的要多爬文或是多看中古車判定相關網路文章
尤其是車體判定部份,真的要多看多摸,或是找認識“懂車”的朋友一起去
之前在台中(算烏日吧?)某間紅招牌的連鎖車行看一臺Nissan Teana
一開始滔滔不覺的說車多好多好,全車無板無噴
結果...車門把手處烤漆有留鼻涕的痕跡
馬上問他說:這怎麼回事?
Sales就開始不爽:這車他們買回來就這樣,所以他不知道
試問一下,如果連車輛來源或者之前的狀況都不知道
那哪來的“保證原漆”或是“原板元件”?
後來在中青交流道某間也是掛紅色招牌的連鎖車商
一樣Teana,講到車況也是喊原板原件
後來從候車燈跟板件的接縫處看到烤漆痕跡(烤漆噴到燈殼上了,所以原廠出來就這樣?)
被抓包後改成“沒有啦,原車80~90%原漆,那種車拖回來都會去板烤一下...”
好個80~90%原漆...
講個經驗:
看車時注意幾個地方..
外觀先看,板件顏色是否相同(正面與斜角度看,有色差通常有板過)
板件轉折或是門板轉折處,看看有沒有“流鼻涕”
在仔細看烤漆表面是否呈現橘皮狀(直線變蚯蚓甚至是蝌蚪...)
各個燈殼的夾縫處塑膠燈殼處有沒有噴到漆
那種不僅有重新噴過,噴的品質還很糟糕!
再來就是每個門板、引擎蓋、後箱蓋等的接縫是否平直(一定要是一直線,有歪一定有拆過)
趴下來看看底盤有沒有漏油(鏽蝕的話,除非超過10年,不然很少會鏽到爛)
內裝部份,歐系車有環保材質會爛掉的問題,有剝落狀況就看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
內裝乾不乾淨、地毯掀起來看(後車箱地毯有沒有潮濕,有的話代表車子會漏水)
引擎蓋打開來看(電線有沒有重接、各項塑膠零件有沒有缺,有缺就別買了)
各項都完好,那就可以約試車跟請車廠頂起來看底盤了
不能試車的,直接就不用買了,通常都爛車
車夠好還怕人家試?
試車至少跑個10分鐘以上(油要完全熱,最好超過30分鐘,各種路段都跑過)
然後馬上去車廠頂起來看
有漏油或是問題通常就可以直接看得到
避震器漏油、輪框有沒有變形一並檢查
都正常就可以討論車價跟簽約了
不管車商怎麼講訂金一定要最後才給!!
什麼試車要給訂金的,可以叫他去吃XX好了!
車都沒試就買車?除非是瘋了!(現在連新車品質都很差了,何況中古車!)
簽契約時也麻煩看清楚合約
訂金交付多少,在多少時間內要購買車輛
如果在期限內車商把車子轉賣需賠償幾倍訂金
以及是否有“如無購買車輛,訂金原價返還”這樣的條文
沒有請他加註上去,他不加註,9成99都是要海噱你一筆訂金
契約一定要寫死
台灣人很“心軟”沒寫上的,你以為車商口頭契約講講以為會算數?
等車子交車了他根本都不理你
金額部份,最多不要超過一萬如果車商說這樣沒意思之類的芭樂話
你可以大聲嗆回去:都要買你的車了你在怕什麼?
以上,一點經驗跟大家分享~
給個經驗談
最好有懂車的人一起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