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原來...這就是為什麼有兩個V-KOOL的原因!

jiern wrote:
我又不是全統的業務,...
若有人說全統不好,維固好,這就很奇怪了
因為這二家的貨源都來自同一家V-KOOL

(恕刪)


我也很希望 全統能公開說明
全統的v-70, v-40=維固的v-70,v-40(來源和材質一樣)
畢竟先推出V-70, V-40的是維固(照樓主的敘述)
如果真的一模一樣又比較便宜, 小弟也可以義務幫全統打廣告

問題是從沒聽過全統公開說明過
如果擋GPS的程度不同, 兩者的材質會一樣嗎?
icewung wrote:
所以;
兩邊的v-kool產品是不一樣的?
還是說一個是代理,一個是水貨?
我糊塗了


大大您好:

並不是一邊是代理商.一邊是水貨商
若"台灣之光"使用的是v-kool工廠或平行輸入的產品
才有可能叫做水貨

去年在壹週刊的踢爆下
"台灣之光"的負責人王x民先生就在週刊上表示全統使用的產品
並非美國Southwall的產品

來源呢?負責人王x民先生表示不便說明

以上可至壹週刊查詢!
若壹週刊報導不實~
那恭喜全統可以向壹週刊求償!




球德洛 wrote:
所以板大的意思是維固的才是正牌V-KOOL囉

啊不然哩?你上美國原廠網站http://www.v-kool.com 點選台灣地區,難道會跑出台灣全統的連結嗎?
不知道哪裡搞出來的,連真品平行輸入的水貨都稱不上,所以說是“台灣之光”囉!X版猖獗嘛!
jimmy-he wrote:
在使用FT-IR 時...(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尤其是VKOOL是濺鍍的金屬膜,要用FTIR準確測其成分也會更困難。而且FTIR也不是只能測有機物,不然只測到基材應該沒什麼意義,主要是要測上面的鍍的無機膜。UV-VIS-NIR應該不是只有定性分析,分析數據計算後也可做定量。

以上只是題外話,這種業代文到底能不能把他趕出去阿。之前是全統的來亂,現在變成維固的來參一腳,還給這個討論版一個乾淨的環境,東西好人家自然就會去貼,在這邊互相攻訐我不相信可以提高多少你們的業績,拿出誠意服務去找你們的客人會比較實在。

jiern wrote:
後來還得知原來V70的隔熱效果,只有55%
還好沒花大錢去貼這種主推的隔熱紙,又貴隔熱效果也普通
數據來源:http://www.v-kool.com/solitaire.html


若是 "總" 隔熱率, 應該沒有任何一家可以作到 9x% 以上, 且還看得出去吧?
若要到總隔熱率 99%, 車窗可能需要裝保溫瓶, 而不是玻璃了...
我已經搞混了, 全統現在還在使用V-KOOL啊!
如果全統可以使用V-KOOL這商標, 但壹週刊說他是山寨版, 為何全統不告壹週刊?
如果全統不能使用V-KOOL這商標, 為何維固不告全統?

看完這一篇

當下做了決定

這兩家的通通不買 買3M或是別家的好了
chubi wrote:
若是 "總" 隔熱率, 應該沒有任何一家可以作到 9x% 以上, 且還看得出去吧?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家可是有本事推翻可見光的基本物理特性,將可見光轉化為不帶熱能,
只是還沒空去領諾貝爾獎而已....

jiern wrote:
之前維固有向全統提告,但...輸了 →現在只能靠網路攻勢
不然全統那會賣到至今還頭好壯壯


大大您好
冒昧請教一下您提到維固告輸是指....?
若您指的是商標法
請參閱上面壹週刊

再者我想大大若有空可至各大網站或奇摩知識觀賞
維固似乎沒有在做您所謂的網路攻勢

但也一直因為沒有在網路上回應
所以"台灣之光"搞得自己好像是真的




珍愛妮 wrote:
大大您好冒昧請教一下...(恕刪)


那我也冒味的請教一下
樓主發的這篇文章不是網路攻勢不然是什麼?
個人覺得做人讓三步,做生意別弄成這樣
當然這是你們業者之間的問題,我也管不到


題外話:
薄膜業界,個人還沒聽過有在使用UV光譜
因薄膜是在塑膠上面加些化學品,有的會做些花樣,然後Curing
不過使用熱分析居多,只有出現莫名其妙的東西才會用Microscope-IR或TG-GC/MS分析
薄膜有分很多種,我指的只有光學膜、反射膜、保護膜、硬化膜...等

鍍膜(隔熱紙的生產跟ITO濺鍍方式差不多)......好像使用AA或ICP-MS機會居多
當然也有其它高檔的儀器,個人也沒聽說他們有買UV光譜儀
FT-IR能不能測,個人建議實際測看看就知道
以前我也認為金屬材質不能測,但有次被客戶堅持要測....結果真的有明顯的PEAK
因為樣品不是純金屬,是“含有”金屬元素

至於官能基建議先確認了解一下,才明白為什麼我會講只能測有機物~~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