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家裡的人不太會用到車, 為了節省開支, 又快要接近換正時皮帶的大保養, 忍痛就報廢了,
新車掛牌6個月內進行報廢, 可以辦理舊換新,退5萬的稅,
還可以領環保署補助, 申請強制險與車險部分退錢, 燃料費牌照稅退稅,
報廢前里程來到23萬公里, 冷氣也是夠冷, 加速也夠力, 兩年前才換KR30輪胎才跑兩萬五千公里,
就是越來越耗油, 車子一動就有磨擦音(應該是輪胎軸承壞了), 原本中壢新竹上下班油耗公升有16.x KM/L,
後來只剩下14 km/L
老車開多年了最後的模樣就是:
左前葉子板撞凹, ABS亮燈,還有低盤嘰嘰叫(三年前才換避震器一樣叫), 倒車雷達掛點, 椅子泡棉變硬不舒服
平常都停室外, 金油層三年前也裂化了
其實這台車真的開不壞, 也很好修, 記得2006年九月, 我跟車主買一手車24萬元有找(4年九個月,五萬公里),
剛拿到車沒多久就跑了幾次新竹宜蘭, 高速油耗接近18KM/L, 里程誤差約2%, 時速誤差約6%
2008年為了測試某個電瓶的電量, 結果喇叭狂叫, 試著發動, 都沒反應, 試了幾次才知道極性接反,
以為車子電腦會燒壞,結果換回自己的電瓶也沒事, 聽說過福X牌的,電池接反,電腦就燒了
優點是室內空間大, 後車箱也很能裝, 省油好養, 個人認為造型贏過同期的Altis
開了17年就是換耗材, 例如:機油(每一萬), 變速箱油(每兩萬), 煞車油(十萬公里), 水箱水(十萬公里),
電動窗升降機(十萬公里後開始換, 每窗都換過一次), 六角鎖(20萬公里左右每個門都換一次),
電動窗駕駛座控制電路(16萬公里), 啟動馬達(22萬公里),發電機(17萬), 引擎進氣濾網(每兩萬),
發電機皮帶(22萬公里), VTEC控制器油封(15萬公里), 來令片, 電瓶(每五萬公里), 散熱風扇(20萬公里),
方向機泵漏油(15萬之後很明顯), 音響高頻音(2009年DIY換成國產FIT的音響),
後輪煞車總成(十萬公里, 長期停車不拉手煞車之後就不再發生)
ABS亮燈是因為前年發電機皮帶在路上斷了(其實嘰嘰叫半年我懶得修), 電瓶燈亮跟ABS燈同時亮燈,
之後也不會熄滅, 自己試過消除,還是復亮, 乾脆就不修了,
每年保養修理費用大概在六到七千元, 還蠻省的
停路邊沒有停車月租的支出
保險看心情, 有時沒保第三責任險, 就是當年開車出門要小心,
報廢時, 觸媒轉換器還在, 平鎮關爺南路這一家回收老闆給我報價16,000元(很多家電話報價12,000元)
討論串中有Altis可以報廢實拿21000, 實在羨慕,
報廢當天,現場有個印度大叔當場跟報廢場大叫要買這台車的引擎, 我的車只有殺肉的份了
其實到報廢場的車輛,如果車輛狀況不錯, 應該都是整車出口了,
寫了一堆我的養車心得, 最後建議:
家裡會需要車就留著開, 短程或市區是不錯的選擇, 上高速公路, 安全性跟舒適性就稍微差了點,
乘客不抱怨也OK, 一兩年內想換車, 還可以拿退稅, 確實是不錯的做法,
超過兩年不會換車,且也用不到車, 建議就別養了, 拿到臉書Ferio社團去賣看看
與買賣車輛無關
大意是政府的5五舊換新政策
讓很多車況不錯的老車, 直接進入汽車墳場。
另外, 一些經濟非常弱勢, 需要一台能動能遮風避雨,能在山上,在深夜,能臨時載家人去醫院.之類的人。
他們只需要一台「有4輪的車子」,
以往可以2~3萬塊買到一台堪用的車,
政府舊換新折5萬的政策後, 讓他們更難買到一台便宜的代步車。
都起碼要5萬塊以上才能買到一台代步車。 2~3萬塊錢和5萬元,在高手雲集的這裡, 很多人眼裡就如2元和5元的的差別。
但在很不好過的人眼裡, 2萬和5萬元, 是差了2.5倍呀。 3萬和5萬也差了超過1.5倍。
如果車況不錯, 在10萬塊以內代步車 的社團自售。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我那一台大概新車開了6~7年後開始不定時行進中熄火(幾次在快速道路上,好險沒出事),嚇死,
至外廠修了好幾次都修不好,後來網路上越來越多車主反應這問題,也確定是感知器有問題,
但原廠也都沒甚麼動作,只好在原廠自費維修更換,更換完就不會熄火了,
後來又過了幾年,honda原廠終於召回免費更換了(https://www.car-safety.org.tw/car_safety/VehicleRecallContent?PID=2817),後來打電話去問之前有付費更換的怎麼處理?
原廠回覆確認維修紀錄後會退費,後面也收到退費了,
一台車從新車開了超過10年原廠才對零件瑕疵做召回處理,也不知道這算負責任還是不負責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