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小型休旅CUV這麼多車-選擇障礙!!怎麼選!!

阿福大這專業的分析果然厲害
這級距的CUV,我跟01編輯選擇也一樣,把第一順位給Focus Active
甚至價格再貴的CX-30,在Focus Active面前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這幾年CUV如雨後春筍般一直出,各家車廠都想搶食市場
選擇很多,建議想買車的各位多比較
阿福的網宅II

[拇指向上]CX-30各方面確實很難再像2015年魂動Mazda 3剛上市,吃掉前東家福特Focus 一年1000~1300台驟降到MK3.5 一年500台吃夠夠,新Focus MK4戰力堅強。[讚]

2022-01-23 10:40
阿福的網宅II

前一代Focus MK3+MK3.5內外設計確實沒當年Mazda 3靚,這一代Focus MK4歐規設計就是帥,希望小改款別阿祿仔改倒退嚕,就便宜了對手了!![rock]

2022-01-23 10:43
期待鴻海電動車能打入國際+1
韓國車是真的進步很多也整個打入國際,國外其實都賣得不錯,覺得尤其是外型設計上也都特別突出
像是KIA Stonic給出1.0渦輪+48V輕油電+標配Level2進口小休旅不到80萬真的算是有端出牛肉
就差後勤據點真的相對日系大廠來說還是少很多(但畢竟現階段車也賣得比較少)
kken19

stonic 也是我的口袋名單之一,不過,空間跟動力,跟Focus 還是有段差距

2023-04-18 22:47
cnptony wrote:
期待鴻海電動車能打入(恕刪)


鴻海+裕隆所建的車廠要自創品牌,著眼市場訂哪,其實真的蠻重要。
大陸市場雖然離我們最近,文化也最接近,但因為政治環境因素的變動,現在不一定會有利於成為台灣企業的國際舞台延伸,尤其汽車產品,得砸大筆錢創建研發+佈產線+銷售鍊,三大環節,每一環都很吃老本,乾燒看不見底。

單純要論產品,就要看創建品牌量產車何時亮相、產線佈局在哪、市場佈局在哪!
左岸本土的自創品牌,現在尬一腳,不容易有價值性,因為產品過度氾濫。
從左岸汽車銷售白皮書,漂亮數字一路翻倍攀升,來到2017就出現問題,2018車市就過度生產,自主品牌過度生產的庫存量,堆疊超過單一品牌3個月銷售期破30萬輛,隨便算,都破百萬輛自主品牌新車賣不掉,4s店一堆無預警收攤,跟左岸的單車差不多症狀,偏鄉僻野,就堆一堆賣不掉的全新車,連中古車行都拒收。

新能源車泡沫,肯定會產生,畢竟莫名其妙冒出來的新能源品牌多到爆炸,騙補助的多、真幹事能做到量產上市沒幾根毛,在左岸車廠時,常關注每月各品牌銷售量,一堆單月掛蛋或個位數、十位數的多的是,納車吃敗仗,沒甚麼太奇怪,當地一堆沒銷量的,即使是國企大牌,生產轎車的幾乎都討不了好,只有生產SUV有甜頭。

新能源車那些每年打幾輛概念車的,都不存在真正的市場競爭力,收購或投資這樣的企業,很容易打水漂。
只有產品上市中、卻賣不好,需要新資源或整改的,是真的有本事把產品做出來的,要收或合資,也應找這種企業,量產卻賣不好的著手,才有基礎,至少它真的能搞到量產,在投產產品量產這一塊,已經不需花太多資源去驗證。
還在概念車階段的,就把它當作炒炒新聞,讓鄉民看看熱鬧即可。
鴻海投資裕隆,就能掌握產品端的優勢,那後面,就是看市場端排佈了。
Kamiq
kken19

不考慮後勤的話,這台是我的首選

2023-04-19 7:44
阿福的網宅II

kken19 後勤是撞損換料成本會比較高些。但保養據點,現在也算蠻不少,應夠用。

2023-04-19 16:2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