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789002 wrote:
不是沒那麼慘...是已經慘到沒法再慘了...
問題是它是可以隨時加嚴的,實施後第一階段機車和柴油車都要符合4期標準,
是問你車出廠時是1~3期標準,現在要用4期標準檢驗你的車...,
或許3期還有機會過...但...第二階段就要用5期、6期...有多嚴就用多嚴...
其實這只是政府的怠惰造成的,
要是環保標準制定時開始,就以每10~20年往前推動一期標準,
而不是一次從1期跳到4期,
就沒人會痛了。
雖然低價通常找不到好車,
不過價格高不等於品質好,
我之前的購買經驗,樓上有人提過,
要你直接去店裡看車,當你去了,
就會說車不在或這台賣掉了,
然後推銷你別台~
也有網路刊登3萬,
但你去現場他跟你說要賣8萬,
我之前第一次要買,上網作功課有發現這點,
所以打電話確認是全部辦到好3萬,不會有啥餘款、尾款,
當時店家承諾對,就是3萬,
到現場業務接待時洗腦說這台不是3萬啦,還是要看看別台(說了大概10分鐘),
我堅決不要,後來沒辦法他轉請上司要再來說,
上司過來說兩句後,我知道看來是被晃點了,
於是我直接站起來,說那不用聊了,
本來他們還想攔我,看我樣子很堅決於是後面那個說那就算了,
如果你決定要買,除了做足功課之外,最好有人陪你一起去看車,
而價錢的部分,除了已經完成過戶、交車,不然千萬別輕易地以為電話承諾是真的~
然後,車況,一定要試車,
引擎室、底盤都要檢查清楚~
車價的部分,
一台賣家賣3萬的車,
如果你找到賣家大約4~5萬可以買到,
車行賣則會賣6~8萬~
h942142 wrote:
回樓主:中古車不是...(恕刪)
划不划算我第一是看本身實用性~再來比價格~ 假設買車20萬~大整理10萬加上雜七雜八費用=35萬 可是這35萬可以讓我穩穩開10年~ 划不划算??我認為是非常划算啦~
非常認同這觀點,
1.台灣人愛車的程度堪稱世界第一。所以台灣很多中古車還是完整度跟妥善率非常高。
同樣年份的車款,在台灣人手上10年跟其他地區的使用對照,
台灣的車會比較值得買。因為以前新車買了就要開10幾20年,
所以如果不到10年賣出的中古車很大機率是好的。
2.台灣人對中古車的價值觀大概= 別人用過的“新車”。
問過身邊想買中古車的朋友,都說為什麼車買來還要整理?那就買整理好的就行啊。
這才是在中古車市場買賣之間最大的價值觀差異。
車商認為只要整理到“可以賣”的程度就好,反正賣出後的問題好解決,
車款已經入袋,要再掏出去談何容易?
買方認為車買來X年內出問題,除了換油水保養之外,不該再有額外支出在中古車上。
這非常矛盾的價值觀差異導致買賣雙方陷入猜心的無限迴圈。
3.台灣的中古車市場價格日趨畸形,
熱門車貴到死,天書價往上加幾成,不怕賣不掉;
冷門車虧到死,天書價往下砍,用低價買進抵消庫存成本。
所以,在台灣的中古車可以買,但心態要正確,
找冷門車會顯得比較有划算,殺價折扣空間很大,
再用買車省下的折扣來整理車況,這是我的做法。
++++++++++++++++++++++++++++++++++++++++++++++++++++++++++++++++++
當然冷門車就有基本的風險存在,也必須多花時間經神去維護。
當你看到5年的喜美跟10年的BENZ一樣價格的時候,
不知道會選哪一台??
我是選後者那種人,
每個人選擇不同,但選了就別讓自己後悔,
畢竟是自己選的。
常看見有人問A/B/C/D/.....車哪一台好?
我心裡笑著,別人說的你能盡信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