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criscii wrote:
是我眼睛有問題嗎 我沒有看到文章有提到「燃料稅」,只看到牌照稅,車使用車牌,政府收你牌照稅不合理嗎?不過我認為收的金額不合理就是了
(恕刪)



眼睛有問題的絕不是你



有問題的是 瞎看瞎問瞎回文的



電動車也要掛牌 收牌照稅 繳牌照稅 本來就合理
那篇新聞也確實沒有提到燃料費
小葉叔叔 wrote:
說個現實
目前台灣的發電總電量比用掉的電
還要多20-30%以上
簡單講
就算是全台灣一起用電(尖峰用電)
發電廠發出來的電
還是有10~20%的電被合法的浪費掉
還沒算到離峰用電
被浪費掉的電大概有30~40%左右
這種錯的離譜的觀念就別再說出來丟人現眼了...
電網是無時無刻都在保持發電/用電的動態平衡,放任發電不足跟過剩的結果都會造成頻率的晃動,最終結果就是發電機保護作動跳機。全台發電機組的裝置容量大於尖峰用電是絕對必要的,但不代表全台發電機組必需隨時都保持在全載發電,發電機組必須配合用電量去動態調整其負載。
就好比似騎機車,不是說引擎一起動只有全油門這個選擇,必須配合你的速度需求去調整油門開度,實際燒了多少汽油是依照引擎的作功需求,而不是單純用全油門最大馬力下的最大耗油量去估算。
能量是不會無故消失的,台電沒有那麼多的神奇機器可以消耗掉40%裝置容量的電力。
sonicswj wrote:
把同一類化石燃料,比如天燃氣,把它輸送到發電廠發電,會有60%的綜合燃燒效率,但如果放在加天然氣的內燃機中,目前為止最高的綜合燃燒效率只有20%,即使考慮到傳輸過程中電量的損耗,電動汽車加發電廠模式對內燃機直接燃燒也有著明顯的優勢,這還沒有考慮汽油、柴油、天然氣從石油中提煉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另外,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這些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對能源的利用率一直在顯著提升,換句話說,他們在總發電量的份額中所佔的比重會越來越大,而內燃機燃燒效率的提升,在很多年前就遇到了瓶頸。
內燃機沒有那麼不堪,拜渦輪;缸內直噴及稀薄燃燒等技術的發展
現代的內燃機效率已有40%
其次火力發電的碳排不應只思考天然氣,那個叫尖載電力
平常只安排在尖峰時間運轉,超過60%的時間是不發電的
燃氣發電在台灣每度電就要2~3元成本。
加上儲氣站目前全台只有二座,根本沒有那麼多天然氣給你燒
因為能源稀缺所以中油每個月都要派船穿過馬六甲海峽到中東去買人家的液化天然氣
更近的印尼馬來西亞產氣國家你要買人家還不願意賣
所以平常時間大家用的電是燒煤的。儲存容易供應國家也多
每度電只要1元;成本足足是天然氣的一半。
只是燃煤發電照樣有大量碳排用這種電充你的車子壓根算不上環保
太陽能則是聽起來好環保用起來好要命,算上設備攤提每度電成本高達9~10元。
如果台灣都是這種所謂綠能電力,當你看到你的電費帳單
想把插頭往車子裡充電的心都會冷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