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美國租車時,連取車都是自己去停車場找號碼取車,更別說有人帶檢查車況了,或許我租的都是平價車吧
美國車有的車標配甚至連倒車雷達都沒有的,其中有一次倒車時後保險桿A到後面中間有凸起物的石頭造景牆,因為倒車只有鬆煞車而以所以力道很輕只有一個很小很小不近看還看不到的凹痕
還車時,驗車人員也根本沒檢查車身只檢查我油箱加滿了沒,我怕信用卡事後會被亂扣就主動跟她說後面保險桿有小A到,結果她跟我說那沒什麼就走了
當然跟國情也有關,美國租車跟台灣租 ubike 一樣平常,只要沒什麼一眼就看出來的問題通常就算了,還不如賺你保險費跟油錢
台灣連保險桿下緣這種塑膠防刮材質的小刮痕居然也要收錢也真是太黑了
大概自高鐵通車後才開始陸續發展.
不像國外基本上加保個全險連還車都不用驗,車門鎖上鑰匙投入回收箱就走人.
在台灣租車 務必看清楚條款,
取車時務必仔細檢視車子內外狀況,
最好拍照,並會同租車公司人員標駐在租車合約上,
再簽名.
實際上路後, 尤其剛取車那幾分鐘, 留意一下車況, 除了注意儀表板是否有異常燈號外,
若有奇怪的聲音或狀況, 最好也立刻回去租車公司處理.
還車時也最好跟租車公司要張收據, 證明已經完成環車手續.
這沒辦法, 在國外有專門針對出租車輛提供的保險, 額外的保障 可供選購,
而台灣大部分出租公司有保也是保一般客車用的甲乙丙式險,
若真的發生擦撞或是事故, 要出險還是有很多爭議,
大一點的連鎖出租公司可能會自己訂一個標準,例如有報案最高賠償金多少錢,其他由出租公司負責,
但通常會要求務必報案並即刻與租車公司聯絡才算數.
當然不願意說保險公司藉故卡油一點點小刮傷順便做個整片重烤,
但是沒辦法,就是讓人抓到機會也沒轍.
保險制度不健全, 加上路上狀況太多 (停在路上合法車格都有可能被小屁孩腳踏車碰傷),
更遑論實際行使機車, 三寶一堆.
保險公司也是明哲保身(畢竟車身有撞傷,刮傷 影響客戶觀感),
所以變成承租人或是出租人有點諜對諜的狀態,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