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汽車業代存廢之我見


vcchang0910 wrote:
個人是只是個單純的消...(恕刪)


不需要業代+1,
就像家電可以在網路便宜賣,
不需要放在燦坤讓它吹冷氣還要請員工來賣!
Jamesasd wrote:
再來就是最重要的售後服務...(恕刪)


別鬧了! 哪需要啥售後服務!

我買過2台車

第一台車某廠當年代號稱一毛不減, 我真的也一毛不減的買了它某款車

結果下場就是我的業代交車完後就離職了, 接手的業代直到第二年要續保了才冒出來通知我

中間車子發生過碰撞進廠維修也都是自己跟原廠接待處哩, 業代從頭到尾都不見蛋!

所以買第2台車就只找神單買空車

真的也在網路上找到專賣該款車的業務拿到不錯的價錢

交車後也沒有再聯絡了, 也是直到續保才又冒了出來

以我的例子請問: 是要讓業代賺飽了不理我還是乾脆給我神單不理我好呢?!

人人有功練 wrote:
領牌也不是業務...(恕刪)

很多都是賺資訊不公開的地方
例如報廢車輛,車牌註消花10分鐘,車輛回收15分鐘
就結束
Raymondkuo wrote:
這樣的論點必須建立在業代能持續提供服務的基礎上,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業代口頭承諾的售後服務往往很難兌現。

"人員是會流動的"這說法絕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只是對於優秀的業務而言, 公司充其量就只是個成就自己的舞台而已. 真正優秀的業務, 絕對會把每一個客戶, 視為是自己的事業來經營, 走到哪帶到哪(更有可能的情況是, 業務走到哪, 客戶跟到哪). R大您想想, 如果業務每換一個工作就要重新經歷一次痛苦的開發過程, 重新建立一次人脈, 人生是能有幾次的砍掉重練啊...所謂的售後服務, 真的那些領牌交車, 定保出險一類跑腿送貨的小事, 根本離業務服務的精隨遙遠得很啊...

就直接拿在保固到期以前的業務行為來說吧, 您的業務能不能站在您的立場, 循著您的思維用您所能接受的話術, 釐清或解說那些您從朋友處聽來, 從網路上蒐集來, 甚至是您自己過去對這個品牌的負面經驗跟評價, 讓您會考慮甚至相信買這台車是正確的選擇?
能不能幫您拿捏在最有利的時機出保出險?
能不能在您愛車出問題的第一時間判斷可能的情況, 即刻擬出適當的對應方式, 並且協調經驗豐富的技師處理您愛車的問題, 而不是放任不專業的接待人員或是沒經驗的菜鳥技師糟蹋您敷衍您, 胡說八道惹您生氣?
能不能在某些原廠保固/不保固的模糊地帶裡讓您舒服地滑過去, 不用每次都要搞到叫廠長出來甚至上媒體爆料?

這些都是很小的眉角, 說穿了沒有業務也的確能完成. 但是這些眉角, 卻往往會累積出我們在這一次購車用車經驗中, 對於這台車, 這個車廠感到滿意與否的基調.

為了女王換車一事, 這兩三個月裡所有口袋名單的車款都算有認真爬過文, 自然也看過很多車主不愉快甚至是悲慘的購車經驗. 在很多的案例裡我都有著相同的喟嘆: "這不是很大條的事情啊, 業務第一時間就可以處理好啊, 怎會弄得這麼樣雞飛狗跳的?" 是的, 在有客訴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好損管避免事態擴大最後落得雙輸, 也是一個業務存在的價值.

所以對於"價格決定一切"的車主而言, "業務無用"可能的確是一種真實的感受; 可是那些對買車用車, 有著比價格更多出一些期待的車主呢? 我覺得就見仁見智了.

更務實地說吧, 除非每個車廠同時不養業務, 都只靠行銷部門的文案, 網站介紹, 靜態展示這類的行銷活動賣車, 否則只要有一家車廠有養業務, 其他車廠一定會存在著"有意願買我車的潛在客戶, 很可能會被那車廠的業務給拉走耶"這樣的危機感, 彼此牽制的結果還是每家車廠都養了業務.

有個形容我覺得挺貼切的, 行銷活動, 像是空軍的地毯式轟炸. 會有一定程度的震撼效果跟殺傷力, 可到最後, 還是得靠步兵(其實就是業務啦), 把敵人(其實就是客戶啦)從碉堡, 坑道, 據點裡一個個挖出來捅死(下單), 才能稱得上成功佔領.

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看, 業務或許無用, 不過換做供應者的角度來看, 事情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樣貌了. 對我個人而言, 相較於期待/要求"車廠能建立一套良好的售後服務體系", 我還是會選擇找一個好業代來打點所有我購車用車的大小事項. 畢竟, 在現今的售後服務體系中, 如果"人"的因素不消失, 我覺得對享受良好售後服務體系的期待, 恐怕比對享受優秀業務服務的期待, 更難以被滿足.
當一個個行業都導入自動.無人化時....

下一個失業的就是你.


社交.溝通....難道不是維繫人---這個族群的重要因素?

當一切的一切,都變成冰冷的鍵盤電腦指令後,人活著還有甚麼意義?
照這種說法那很多工作都不需要了
其實業務的功能是讓不想買你車子
的客戶變成你的買方
去年我的同事去看了B牌與L牌的車
當時並無確定要買哪一家的車,但在
L牌的業務努力之下買了L牌的車
很多客戶並不是進了展示間就決定
好了如果沒有業務誰來追蹤客戶和
改變客戶的想法那豈不是白白浪費
許多成交機會
如果能夠不要業代就是銷售冠軍款
款車暢銷那經銷商還不樂的省成本
但前幾名的有那麼多嗎
但會不會降價那應該是不可能的能
賺豈能不賺
開版的有勇氣。你提出這想法真是讓他們難看。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不免有人會氣的說以後你也會失業啦。臺灣低薪就是你這樣人不給人賺啦。

FLY-SKY wrote:
當一個個行業都導入自動.無人化時....
下一個失業的就是你....(恕刪)


不要怕!

你要想為何可以導入自動化, 無人化

就是因為整個系統夠成熟穩定, 只要照流程走就不會出錯

這樣才能夠自動化, 無人化

那你會問: 大家都自動化, 我怎麼混?

上帝關一扇窗,自然會開另一扇窗

人就要去做一些創作開發的工作, 把人力放在這上面才能創造更多商機

在不然就化身自動系統維護者

總之, 要做一個重要的專用螺絲釘

不要做一個掉了, 我身旁隨便撈都可以取代你的通用螺絲釘

不然從以前農業時代進到工業時代, 應該會大多數的人力都沒工作做才對!

為何現在看起來不是這樣?! 好好想想!
車是工具, 提供使用者生活方便. 什麼都要斤斤計較到怕別人賺一塊錢, 樓主真的時間很多
我以後也會失業,但我可以去當大樓警衛,可以去拾荒,
還有作業員及工人一直缺工難道都不知道?
就算我在路邊伸手,都強過只會宰肥羊的業務。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工作你不去做?簡單的說就是這行比較輕鬆好賺嘛!
既然就是想宰肥羊了,那還不准網友排斥這工作?

為什麼大家唾棄?因為賣車業務口中賣的是服務,但長久的數十年間,
這件事大家都沒感受到,賣車尤其如此,幾乎上門的都已經是準客戶,
被氣走的遠比主動拉進來的多很多。

該消失的工作就該消失,以前還用人拉磨,有人專門抬轎,有很多已經消失的工作,
不巧這些工作都比賣車賣房的業代有用得多,轎夫的工作還是被賣車的搶了呢!

會有新的工作,而且社會福利也比以前好很多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