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回歸交通工具的本質


bridge98765 wrote:
昨天也將換車的同事問...(恕刪)


經濟與安全的最佳選擇 會是B180?
想必樓主也考慮了其他因素吧
bridge98765 wrote:
昨天也將換車的同事問我最後買了什麼車,我很喜悅地告訴他最後的選擇。他一臉吃驚、不屑的樣子,讓我很難過。於是我們開始辯論。(文末會揭曉我和他的車型)

拜讀小惡魔諸位先進的文章,是這二個月最讓人投入其中的網路活動。感謝MOBILE01,讓我閃過許多地雷,很快地找到目標,然後做出選擇,進一步為資本主義下的經濟活動做出具體的貢獻。

後現代主義告訴我們應該要多元而開放地創造、接受觀點,這種特徵大致反應在論友選擇座車的角度。

相當多的論友將馬力、扭力,視為選擇的第一要素。以「胚」車為尚,以「砲」為號。小弟很疑惑:在台灣,除了機場跑道可以加速至三百公里準備起飛,有哪個地方可以展現您的「飛行」速度?在監視器、測速器、龜車、三寶、路面坑洞、警察與多雨潮溼的環境,直上雲霄的馬力有用武之處嗎?

還有一些論友將車輛外型列為重要考量。的確,在圖像時代,視覺印象是選擇的重要因素,說得學術一些:這是自我療癒與「符號」構建的重要條件。但小弟也很疑惑:一般是坐在車內開車的吧?那麼空間需求是不是應該比外型重要些呢?

養車修車很花錢,耐不耐開更是重點。不可諱言:經濟因素是購車的重要考量。許多人瞧不起神車,恰好小弟家中有一台神車,父親、弟弟有擁有另二大國產品牌車。這三台車就算有諸多的悲哀,但是保養維修上的花費,讓我們相當放心,直至現在三台車皆超過十年,仍送至原廠維修。神車之神在於永恆:它的確耐開;神車之神在於慈愛:它不會讓你傾家蕩產。

交通工具的本質是什麼?應該是安全地運送人們至異地。所以安全性與妥善率才應該是最重要的考慮。理論上,鐵路運輸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我不相信有台灣有哪一台汽車的價格會比自強號貴)但是加入效率因素考量,汽車、機車、腳踏車成為必要輔助工具。實務上,藍寶堅尼與酷比具有相同的效率。所以,回歸交通工具的本質:安全與妥善,應該是選擇的重要因素。

很可惜:某牌神車有很高的妥善率,但是安全性較差。進口車有很高的安全性,可是價格(前面提到的經濟因素)與妥善率(其妥善率要用大把的銀子來維持)總令人擔心。

在論壇上經濟實力雄厚的論友車載斗量,很遺憾我只是受薪階級,遠不能與之比肩。幾經思量,我還是選擇安全性。我很愛家人,我還想健康地活著,多看看這光怪陸離的世界。雖然,安全性需要用較多的金錢來換取。但是,經濟學告訴我們:貨幣也是一種商品,只有進行交換,才能顯出商品的價值。


同事現車:馬自達,626。
同事預計換車:豐田或日產。
配備家人:配偶與二個小孩。
我的現車:豐田,阿提斯。
已訂購:賓士,B180。
配備家人:配偶與一個小孩。


...(恕刪)

其實虛榮心也佔大部分吧 說實在拿安全來說沒有說服力 大車一定撞贏小車 國產休旅車一定撞贏B class
不錯呀,買得起Benz B180比一堆人好了,不過樓主也真敢衝,買完不到三十萬的存款,佩服佩服。
不過回歸交通工具的本質的話,大家都去買Toyota就好啦,Toyota的車就是一部很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基本上雙B、1A、1L都不用賣啦(買上述的車子除了車子本質本來就比較好,另一個問題就是面子問題、爽度問題),如果要說到開車的樂趣的話,那可是另一回事了~~~
不是開Toyota的車跑山路就可以開窗吹吹風,開Toyota的車跑山路是開窗準備吐,不要炮我,我家有Toyota也有雙B,事實就是如此~~~
要談回歸本質,我覺得SKODA做得比較好,有先進的安全,但沒有花俏配備。

我個人喜歡安全、但陽春的車,我們的父母當年是靠雙眼跟手腳走過來的,而我們年紀輕輕憑什麼去用那些輔助設備?假如年輕人沒有倒車雷達就停不好車,這樣算是進化嗎?所謂進化科技,多數都只是讓人退化而已。

sheng62 wrote:
泥管他感不感冒! 自...(恕刪)

只一人感冒不過隱,貼文出來讓眾人感冒才爽,如果換的是國產車,想是不會寫這文章。
發這文要有被炮的心理準備~~
誰的車在大眾眼裡比較好自己因該知道~怎還上來發這種文
第一次聽到有人說自己沒啥錢但買賓士主要考量是安全代步⋯⋯樓主保重

onlymandy wrote:
實在不懂你同事為何會 "吃驚、不屑"..B180這輛車有很爛嗎??


其實這還蠻簡單的
大致上說來,喜歡速霸路的,喜歡福特的類似這樣的人都會很不屑B180的
這種不屑是說,我要有那個錢也不會買B180的......
印證在賓士版上,不外乎為何不選A180或是為何不直上C180等等論調
印證在別的版子,不外乎馬力差,最醜的賓士,或是這根本不是賓士等等的.....

但是,會買B180的人難到就是傻子?
同樣的錢可以買積梯唉啊.....
問題是,我在全台灣任何地方都不會開到超過時速120啊....
問題是,我不會很得意的宣布我開了1000公里以來,沒被人超過車啊....
問題是,我不會去問這台車上不上得了武嶺....(台灣賣的百萬級新車你告訴我哪台上不了的??問這話大概只是要問上得爽不爽吧?)

簡單講,他車格就是這樣,該選他的一定會選,通常不選他的話也一定講得難聽.....
D700/24-120 F4 VR/35mmF2D/50mmF1.4D/60mmF2.8Micro/70-300VR
b180!

選的好

試開過幾次,很不錯的車,空間也可以,價錢也可以談

當時首選是c30次選是b180(這兩個廠牌還沒開過)

陰錯陽差入手的是focus-mk3(唯一沒開過的國產廠牌)

反正再兩年就要換手!

不過現在看的是GLK!
沒必要把你的價值套用在所有人身上
你標題就已經把車定位在"交通工具"上面了
歐美國家(我們以經濟能負擔為前提好了~免得有人模糊焦點)
很多家庭都有兩台以上的車,而且有很大部分是一台vehicle跟一台fun car
開車是有樂趣(當然~也要你會開敢開)~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樂趣~那確如你所說~就只是單純的交通工具

bridge98765 wrote:
相當多的論友將馬力、扭力,視為選擇的第一要素。以「胚」車為尚,以「砲」為號。

如果你定位在"交通工具"~確實可以無視~這我們後面再談。
後面那句...你哪聽來的?

bridge98765 wrote:
小弟很疑惑:在台灣,除了機場跑道可以加速至三百公里準備起飛,有哪個地方可以展現您的「飛行」速度?在監視器、測速器、龜車、三寶、路面坑洞、警察與多雨潮溼的環境,直上雲霄的馬力有用武之處嗎?

這裡你就看得太狹隘了,你以為兩三百是所有喜歡開車的人追求的嗎?
相較於單純把方向盤握得緊緊的踩油門拉尾速,彎來彎去的路有趣多了...

駕駛的樂趣是很極端的~像你顯然就是完全沒有興趣
所以何不等你去了解對你來說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的駕車方式之後再來談本質

從單純"交通"面去分析,買車確實怎麼樣也划不來
不過如果是為了興趣呢?像我就覺得開車很好玩啊!

打個比方好了...
打棒球要買手套、買球棒
手套會軟、會破~球棒也會斷~那幹嘛買?
看電視轉播就好啦!
尼瑪啦!再怎麼看也沒有自己親自打出全壘打爽阿!

繞回來講車吧~只要自己負擔的起~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管他們哭爸什麼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