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買車要耐撞,買有大樑的就是了~

不可說 wrote:
你趴下去看看,For...(恕刪)


這種正統的SUV本來就有大樑
喜歡玩文字遊戲嗎?

一般的汽車沒有大樑這種東西了
但一些SUV, 4X4有大樑

大家的中文程度都不一樣嗎???
前面都有網友講過了
怎麼還在玩文字遊戲???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剛性好也可以通過cr...(恕刪)

你說到重點就是怎麼設計!
剛性高在測試中是有得高分的例子
但是沒有相對較低分嗎?
得分高的五顆星車子剛性一定比得分較低的四顆星車高
一定不是!
不然不用作實車測試
直接測剛性就好

既然你曾做過研究
你就應該要很清楚知道
「剛性好對安全有幫助」
但絕對不能直接延伸為
「剛性好就一定安全」
那是絕對是邏輯錯誤(博班邏輯應該很重要)
(我還沒提有大樑剛性就好???)

而且請問剛性是哪部份剛性?
一般測試的torsional rigidity只是很簡單整體的數值
無法代表汽車各部份的剛性
但對於安全部份
只要有一個weak point(弱點)
就足以造成不小的傷害

剛性高就安全?
我記得看過一篇autospeed討論汽車底盤的文章
提到在1960左右的Austin 1800
底盤剛性高達18000Nm/degree
但安全上以現在標準來看一定慘不忍睹(原文用very poor)!

你有做過CAD方面的電腦設計的話
你應該更清楚電腦設計更本就是簡單到不行的初步模型
因為因子輸入太多
電腦更本跑不動
所以設計出的模型一定要製成初模做實體測試
因為實際複雜太多一定要修正
所以老話
沒有實車測試就不會知道安不安全
不然電腦跑一跑就好了

如果樓主想表示的是「剛性好就安全」
那只有部份對而且有誤導的嫌疑
也難怪台灣汽車知識一堆奇奇怪怪的說法
我言止於此就不多說

Cloudy Shiau wrote:
你說到重點就是怎麼設...(恕刪)


剛性好相對就比較安全是對的
以現代的汽車設計來說
車室應當要做為rigid body
車頭是crazy zone
沒錯
現在還會有剛性好但crash test poor的爛設計嗎???
還需要您提醒嗎???

crash test是去撞牆
這有盲點

國外有做過Accord 與Fit
Camry與Yaris
Fit與Yaris的下場都很慘

老實說你說的都是老生常談
老實說你在挑語弊
還牽涉到博班的邏輯
這有點人身攻擊呦~
模擬有太多的簡化
當然要實際的測試
這還要說嗎???

但在不對等的碰撞中
並不是會有crash test那樣的成績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在美國發生一次小車禍
我開的Accord不小心Kiss到前面的大卡車,速度不快,因在塞車
我的保桿與前引擎蓋都變形
卡車是完全沒事
司機只覺得有聲音下來看一下
我不想因小事影響到未來的保費
就跟老墨司機說小事不用找警察與保險公司
然後各自開走了

在美國Accord這種"小車",還是離卡車這種傢伙遠一點好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很多車廠在推新一代的車款時,總會說抗扭剛性增加XX%,車重卻減輕XX%...
沒有用電腦跑我倒是不會相信
有人說模擬跑不出來,我倒覺得未必
一般學術界的實驗室電腦能力不強
但pro級的,連氣象,核爆這種都可以用超級電腦模擬的出來大概
車廠有沒有非常強大的電腦設備我是不知
不是模擬就跑不出來
端看投下去的成本

當然汽車安全這種重要的事
還是要撞看看才會讓人信服

但要撞前
模具都已開好
數億的錢都已砸下
會是亂做的嗎???

像飛機這種數百萬的零件都可以做到無紙化的設計
安全等級比汽車更高
而且強度重量比更比汽車講究
會模擬不出來嗎?
我不會相信
以數億美金以上等級的開發案
不會這麼遜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在這個年代

基本上車廠已經可以用電腦來計算碰撞了

還包括冷暖空調

引擎散熱,熱分析

基本上能想到的都可以模擬到一個初步的輪廓了,

不要把台灣的傳產想的太LOW,

但是要模擬到甚麼程度,有學CFD的人應該知道我的講法

帶入的因子太多,電腦會跑不動,所以不需要的介入因子的就會拿掉

拿掉太多數據不真實~~~哈,所以實車測試還是要囉,

碰一下拿個數具作為修改或是下一台車的經驗參數

catanddog91 wrote:
在這個年代基本上車廠...
但是要模擬到甚麼程度,有學CFD的人應該知道我的講法
(恕刪)


我CFD不熟
但好像有CFD+ACE
結合物理與化學domain
TSMC與ITRI就有人在用

我曾用過某種軟體
可以cosolve解一些複雜多物理問題
企業版據說要千萬台幣~
台灣只有工研院等級的大戶才有買~

模擬不是我的專長
只是一個拿來用的一個設計工具而以~
設計+模擬+試作+驗證
現在這個年頭
設計不是用準的
還是靠一些設計工具輔助
現在我早已不下來動手,都是底下的人在做
我clean room窩過八年
現在一年難得進一次

有關於模擬
跑不跑得出來
我還是覺得看案子的大小
以美國來說,車廠與軍火公司,氣象局
本錢就很粗
核爆與天氣模擬
能驗證嗎?
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都不核試了
就是因模擬做的出來
所以不要以台灣的眼光來看美國

用數億美金燒的案子
嘿嘿~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照這位長官說的...原來實際撞擊測試是多餘的,只是演演戲,Euro NCAP、ARTC乾脆都委託給您在辦公室模擬就好,何必花大錢成立這種單位!? 原子彈是過去有很多試爆才收集了資料讓現在不用常試爆,若照您說的當初那些科學家都不如您的天才,幹嘛做試爆...應該有些人野人獻曝才是!

其實貴的軟體貴的有原因的,通常是因為他們有用實測或有其他實際資料去修正驗證模擬出來數據,常用擴散/爆炸模擬軟體也是這樣實測來的,理論只是理論,模擬的意義在降低實測次數而非取代實測,如同藥物一樣依定要臨床測試,照您的推論只要用藥物動力學理論就可估計出藥物特性,那要求臨床試驗的意義何在?

杜邦自己有一套擴散模擬軟體,他們是實際去沙漠放氯氣實驗來修正結果的,所以實測驗證還是很重要的,這樣模擬軟體才會越來越準,國家高速電腦中心的雲豹噪音/震動測試也都需要實測+模擬測試花很多錢,ITRI用的模擬軟體也都是要買經過驗證的才有說服力,不是只會在辦公室用軟體就天下無敵了,天下很大的!

別亂開...別亂撞才是王道...防撞只是被動安全...安全駕車才是主動的
kevin0410 wrote:
照這位長官說的......(恕刪)
沒有人說實際測試不重要
都是流程的一環
模擬中的参數設定也是要修正
只是一堆人說模擬不夠力
未必

我前面有說過
模具很貴的
試撞都是在後面的流程了
只是在驗證而以
那設計開發的依據在那?
如何減少開發時間降低試誤的成本???

一堆人自以為聰明的斷章取義
假日太閒嗎?

老實説天下很大
但有多大
連宇宙學家都不確定
宇宙是11維目前還不能確認
還多重宇宙哩
您應能告大家吧
目前模擬黑洞好像有些進展
big bang還差的遠
天下有多大
看您應是胸有成竹吧!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